建在澳門半島中部柿山上的大砲台,盤坐島中,策應四方,監控著內、外港及市中心,歷來是澳門的制高點。砲台始建於1617年,完工於1626年。在1622年擊退荷蘭人進犯的戰鬥中起了決定性作用。1966年以前,砲台被長期列為軍事禁區。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8
建在澳門半島中部柿山上的大砲台,盤坐島中,策應四方,監控著內、外港及市中心,歷來是澳門的制高點。砲台始建於1617年,完工於1626年。在1622年擊退荷蘭人進犯的戰鬥中起了決定性作用。1966年以前,砲台被長期列為軍事禁區。
更新日期:2019/11/18
崇禎十一年(1638年2月14日─1639年2月2日)本年,在海牙的荷蘭人已收到澳門城牆及炮台的詳圖,並對其火力部署進行了仔細分析:澳門建有城牆,位於三座山上的3個炮台成三角之勢。最重要最強大的是大三巴炮台,馬士加路也擔任總督期間就住在那里,配備有34門金屬大炮。第二個是西望洋炮台,中間有一小禮拜堂,擁有輕型火炮6門。第三個是東望洋炮台,突出於外,不太有利,但在高度上優於另外兩個:它擁有大炮四五門,圍牆內也有一個小禮拜堂。從山上和炮台望見有兵船開來,即鳴鐘警報。除此之外,本市還有位於山下的四個炮台,那里是傍靠船隻的地方。第一個炮台十分堅固而且美觀。從這方看像是另一座城市,因為里面有高大的建築和士兵們住的房屋,上面是位於山頂的掩體。這里有16門重炮,炮口很粗,用來發射石塊,其他都是普通鐵炮。炮台內還有另一個掩體,圍有圍牆,有6門遠射程炮,所有要進入此地的船隻必須經過這個狹窄的水道,因為葡萄牙人封鎖了所有其他入口。這個主要炮台的兵頭由國王或以國王的名義任命,除非在兵頭不在時將軍才可為其任命臨時兵頭,而且須經國王批准。這一炮台位於南端。第二個叫燒灰爐炮台,位於西南部,擁有8門金屬火炮,在西望洋山一邊。離它有滑膛槍射程一半遠的地方有座火藥廠,為大炮生產火藥。這里是個月牙形的海岸,中間有個突出部分,在有危險時可安放3門火炮。周圍建有不太高的圍牆,一直延伸到嘉思欄炮台,兩個炮台之間遍佈漂亮的建築物,海灘上則是木林市場。第三個是嘉思欄炮台,比前者大一些,配備有l2門金屬火炮。這一炮台有一點伸入海中。1632年,在這一炮台基礎上建一個炮台,安放1門48毫米的大炮,可以射到位於1. 5海里以外的一個島上。這一炮台的圍牆一直延伸到陸地,標示出本市在海邊的邊界。第四個叫伯多祿炮台,朝內路延伸;在稱為拉紮羅的陸上大門附近有三門火炮:其圍牆沿山向上延伸,直至大三巴炮台,然後又通到一座耶穌會士修道院。外面建起了許多牆壁很厚、很結實的院落,使之免於暴露於海上。還有一塊土地伸入海中,那里有礁石,必要時可安放大炮,充當炮台。但在退潮情況下沒有必要,因為,大船不能在這里靠岸。萊薩:《澳門人口:一個混合社會的起源和發展》,載《文化雜誌》第20期,1994年,第138頁注59全文。
在海牙的荷蘭人已收到澳門城牆及炮台的詳圖,並對其火力部署進行了仔細分析
天啟二年(1622年2月10日─1623年1月30日)一副繪製於1622年前後的《澳門要塞圖》顯示,澳門北部的城牆大致修成,東南面沿海,從若憲山至嘉思欄的南灣起點,又從南灣終點至西望洋山,再從燒灰爐炮台至媽閣炮台均有城牆相連。炮台的設置地有東望洋炮台、大三巴炮台、嘉思欄炮台、聖伯多祿小炮台、燒灰爐炮台、媽閣炮台等7座炮台,除聖伯多祿小炮台和嘉思欄炮台架炮外,其他各處炮台均未見架炮,特別是大三巴炮台,炮台基礎已基本建好,但明顯還在興建。這張圖應該是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設計的澳門城市防禦圖,城牆與炮台均為計劃建設工事。Faria e Sousa, Asia, p.362, 轉自Jorge Graça,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 p.33.
《澳門要塞圖》顯示澳門城牆和炮台的設置
天啟六年(1626年1月28日─1627年2月15日)澳門大三巴炮台經過10年的修建於本年正式竣工。該炮台始建於1617年,當時是按照羅伯斯•卡拉斯科(Francisco Lopes Carrasco)兵頭和老駱入祿巡視員的設計,要建成澳門最大最重要的炮台。大三巴炮台又稱聖保祿炮台(Fortaleza de S. Paulo do Monte)或漫地炮台或大炮台。這座炮台為正方形,各邊長100步,占地約10平方呎,每邊有同樣長的圍牆,4個角上各有一座垛式堡壘。它是由4排房子圍起的城堡,一排房子由澳督居住,3排房子由士兵居住,城堡中間是分為三層的堡壘,每層都有火炮,各18門,由金屬製造,分別佈置在城堡和上述4個垛形堡壘中。炮台門里邊駐有一支衛隊,門內兩邊可以上山,山上的凹處建有數座軍火庫,其軍火足夠進行任何戰爭之用。該炮台台正門向南,門上方嵌有石浮雕碑。該碑上半部分是聖伯多祿像,下半部分是葡國國徽,徽號下方有:“Annodni1626”字樣,表明大炮台落成的時間。龍思泰:《早期澳門史》,第32頁;Jorge Graça,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 pp. 50—52.Jorge Graça,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 pp. 50—52; 博卡羅:《要塞圖冊》,載《16和17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里的中國景觀》,第222頁;金豐居士:《風水星移斗轉,“大炮台”氣運與澳葡同步》,載《新報》2005年11月17日。
澳門大三巴炮台經過10年的修建正式竣工
時間: | 建國之後(1949-1999年) |
約1965年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王堂區 |
大炮台(中央炮台) | |
大炮台(中央炮台) | |
關鍵字: | 軍事設施 |
炮台 | |
大三巴牌坊 | |
山岳 | |
房屋 |
資料來源: | 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08, 第231頁。精裝ISBN 978-99937-927-1-0;平裝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
權限範圍: | 利冠棉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軍事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圖片 |
明信片 | |
彩色 | |
鳥瞰圖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1768x1194, 14.97MB |
登錄號碼: | p0007359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