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是舊時澳門最主要和最大的產業之一。1945年和平後,澳門有五間火柴廠:東興、大光、萬國、昌明、大邦等,其中昌明火柴廠是其中最大的,最興盛時有工人一千二百多個。
圖為昌明火柴廠的火花,即火柴盒上的包裝貼紙。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20
火柴是舊時澳門最主要和最大的產業之一。1945年和平後,澳門有五間火柴廠:東興、大光、萬國、昌明、大邦等,其中昌明火柴廠是其中最大的,最興盛時有工人一千二百多個。
圖為昌明火柴廠的火花,即火柴盒上的包裝貼紙。
更新日期:2019/11/20
民國二十九年 (1940年1月1日-1940年12月31日)萬國火柴廠、香港同記火柴廠在澳門設立,萬國廠位於青洲大馬路2號;香港同記廠位於台山菜園涌邊街2號。澳門博物館編:《澳門貨》,澳門博物館,1999年。
萬國火柴廠、香港同記火柴廠在澳門設立
民國三十五年 (1946年1月1日-1946年12月31日)5月1日,澳門火柴業職業公會正式成立。該會在國民黨的領導之下選出第一屆理監事,會員達600餘人,會址在提督馬路41號2樓。《澳門火柴業職業公會史略》,載《澳門今日之僑運》,第46頁。
澳門火柴業職業公會正式成立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1927年12月31日) 3月22日,澳門政府批准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火柴有限公司”遠東經理羅爾夫.馬格松(Rolf Eskil Maghsson)在關閘以西的新填地上興建一火柴廠。後因別故,該廠未能開辦,特將該地轉讓給一家中國公司,改設炮竹廠。澳門歷史檔案館藏民政管理檔,第217號卷宗,第S-F號文件,轉引自施白蒂:《澳門編年史:20世紀(1900─1949)》,第208頁;1932年《澳門指南》之《澳門的實業》。
批准羅爾夫.馬格松興建一火柴廠
民國十二年(1923年1月1日─1923年12月31日)本年,昌明火柴廠由董慶堂創辦,在澳門惠愛街(Rua da Alegria)設立工廠,有工人百餘人。生產三角牌、昌明牌、單鹿牌、V字牌、田角牌、雙環牌、中國牌、OK牌及國民牌等九種火柴,還在香港德輔道西115號設立辦事處,分銷火柴。昌明號應是澳門最早創辦的火柴廠。按:1947年《香港工業調查》,稱昌明設於1928年,當誤。轉引自李龍潛:《關於影火鏡和火柴的歷史》,載《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第8期,1977年7月15日,第1─3頁。按:何大章、繆鴻基《澳門地理》第71頁稱,昌明火柴廠創立於1923年,每年營業值達5000萬元,原料多為國貨,產品主要銷售南洋、港澳等地。1932年《澳門指南》之《澳門的實業》亦稱:“火柴實業,創自1923年。”《澳門貨》亦認為昌明創自1923年。
昌明火柴廠由董慶堂創辦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1927年12月31日)本年,東興火柴廠信成有限公司成立,公司設在連勝馬路28號,經理李勝超(Li sheng Cao)。後東興火柴廠亦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取得英屬各地特惠稅運銷南洋各地。澳門博物館編:《澳門貨》,澳門博物館,1999年;陳大同《香港百年商業》第43頁。
東興火柴廠信成有限公司成立
民國三十二年 (1943年1月1日-1943年12月31日)10月30日,澳門政府頒佈關於發售及出口火柴必須遵守之規定:一、每盒火柴必有九十枝,零售價不得超過澳門西洋銀行紙幣1毫,火柴種類必須遵照統制委員之貨辦,製造廠必須供足市面上所有銷售流通額數;二、將來有新出產之火柴貨品高於上述之種類,其價值不得超過一點五毫;三、按照第一、二條之火柴系在本地發售,每盒面必須注明價值及在本地銷售字樣,此類火柴不准出口;四、向統制委員會請求火柴出口之請求書必須由製造廠司理負責簽名蓋章,若簽名蓋章時該司理要求特別酬勞,按例處罰;五、商業字按照所定之規則將貨物出口,即負責用統制委員會名義存儲該貨價值五成用中儲券為本位或負責運回需用糧食價值比;六、所有商業零售或運出商店於違犯之佈告之規定,統制委員會按照適合律例處罰。《澳門政府憲報》1943年第23號,第541-542、558頁。
澳門政府頒佈關於發售及出口火柴必須遵守之規定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