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記載:聖味基天使戰勝魔鬼,把惡魔從天上驅走。人們以聖味基天使之名命名這座墳場,也許是希望藉由天使護送着去世的先人,不受魔鬼打擾,順利到達天堂。
聖味基墳場位於西墳馬路,鄰近塔石廣場。在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興建後,澳門市民為了便於區分,多把聖味基墳場稱為舊西洋墳場。
該墳場面積超15000平方米,環境清幽,多座墓碑都有着精美的雕刻,宛如一件件藝術品,亦反映出西方人浪漫的生死觀。自1854年11月2日啓用至今,很多歷史名人都以此為歸宿。
墳場附近還有極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如藍屋仔、望德堂街區,在澳門歷史城區成功加入世遺後,它們與聖味基墳場一起,均被認為應列入“緩衝保護地帶”的範圍之內,成為了歷史古蹟。
一、歷史背景
澳門最早的幾座墳場,並非為華人而設,它們的對象都是外國人。而外國人之中,不同的宗教,所下葬的墳場亦不一樣,白頭墳場、伊斯蘭教、舊基督教墳場都只限該宗教人士下葬。當時在澳門的外國人中以葡人居多,葡國奉天主教為國教,因此信奉天主教的人數最多。
在聖味基墳場興建之前,古聖堂附設的小墓園、大三巴牌坊後面的遺址都曾先後作為澳門天主教洋人教徒下葬的地方。在大三巴牌坊用作墳場時,還曾險被毁壞。1862年,當時的工務局查奧利維中校(Ivo Celestino Gomes de Oliveira)與澳門的宗教領袖發生摩擦,以城市化發展為由,打算遷移聖保祿墳場的墳墓,並清拆附近所有的歷史建築物,包括著名的牌坊和前面的石階,所幸這個決定在一眾神父的強烈反對下沒有實行,大三巴牌坊才得以留存至今。
由於土地不敷應用,墳場內的墳墓擁擠不堪,影響環境衛生,1852年10月10日,基馬拉士總督下令,通過募捐集資修建新墳場,並把地點選在當時的郊區,即城牆外塔石的大片土地。1854年11月2日,聖味基墳場落成。
當時澳葡政府的“聖辣匝祿麻瘋病院”亦是設在塔石山南麓,為了杜絕麻瘋病傳染,院中病患去世後,他們的遺體都要火化,火化場就設在現時聖味基墳場的南端。
聖味基墳場的興建,也與澳葡政府推行的殖民管治有關。鴉片戰爭後,澳葡政府宣佈澳門成為“自由港”,開始在澳推行殖民擴張,強佔或廉價收買澳門城牆以外的土地。他們的第一步就是佔領塔石區,在這裡設一個專供西方人士、土生葡人下葬的墳場,導致了今天墳場位於澳門半島市中心,被民居包圍的特殊景觀。
聖味基墳場最初由教區負責管理,只安葬信奉天主教的居澳葡人及其他外國人,後來經望德堂司鐸余安道神父向澳葡政府據理力爭,才允許信奉天主教的華人下葬。
1868年11月27日,聖味基墳場轉交給澳門議事會管理,其章程將墓地分為永遠墓地和租用墓地,並且規定只有天主教徒死後才有資格下葬在該墳場。所以不少非天主教徒為了要將先人安葬於該處,就在親人病危時才申請入教,由神父替他做臨終禱告,正式成為天主教徒。
1911年10月21日,市政廳頒佈告示將聖味基墳場向非天主教徒開放。自此,這座墳場成了一座公共市政墳場。儘管如此,在當時的聖味基墳場,對於非天主教徒人士的安葬仍有很多限制,也不允許在墳場內焚燒香燭、進行法事等等。
今天,聖味基墳場由民政總署(編者按:現“市政署”)管理,由於墳場內墓地已接近飽和,所以民政總署取消了墳場內的自置地,一般很少會有新墳下葬,有的也只是昔日被買下的墓地。事實上,這個問題並非在近年才出現,早在1932年10月15日第42期的《政府公報》就曾任命一委員會,研究解決聖味基墳場場地不足的方案,並提出開闢新地的設想。
二、墳場特色
聖味基墳場竣工兩年後四周又建起了圍牆,最近的一次大修是在1990年。它與一般墳場很不一樣,沒有傳統觀念中墳場的陰森恐怖,這裡環境幽美,綠樹成蔭,更像一座花園。興建早期場內植有不少果樹,吸引了一些青少年冒險越過圍牆,偷嚐樹上的蘋果和梨子,為改善管理,墳場於1867年移走原有的果樹,以寓哀悼之意的柏樹取代。
墳場的墓碑也各有特色,中西混合、繁簡兼備。美士基打墓前的軍人立像把他的軍人形像永久留存,呂和隆的中式圓拱形的“鐵丘墳”在一片西式墓碑中突出卻不突兀。很多墳墓上鑲嵌着十字架,從圍牆外經過也能看見,有的墳墓雕有天使、花卉,為這片死人居所增添了一絲浪漫氣息。
墓地中還有一些政府機關設立的公墓,以及各種紀念碑,包括:澳門已故消防員骨殖紀念碑、陸軍俱樂部紀念碑、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碑、已故海關人員及水警稽查人員紀念碑、保安部隊紀念碑。每年追思節,政府均會在這舉辦儀式,紀念因公殉職的官員,向他們的墳墓獻上花環,並行禮致敬。
墳場內四周有骨殖樓,從門口直走,可看見一座小教堂,名為聖彌額爾小堂(Capela de Miguel),又叫聖味基墳場教堂,作為葬禮彌撒之用。1873年,市政廳撥款建造聖彌額爾小堂,次年教堂動工,1875年建成,在此以前,一切與殯葬有關的宗教儀式均在望德堂舉行。1911年,該教堂才正式開放給各界人士公用。
這座小教堂是澳門目前保存得最好的古老建築物之一,建築面積約三百五十平方米,外觀為哥特復興式建築風格,教堂的基石上刻有設計師塞爾卡爾(Barao do Cercal)男爵的名字,內外均粉刷成綠色和白色,地上主體建築為一層,入口內部有夾層,正面中間有鐘塔。
教堂內供奉天使聖味基,又譯作聖彌額爾。據聖經記載:聖彌額爾總領天使(St. Michael, the Archangel)率領眾天使與撒旦及其隨從戰爭,是撒旦的大敵,並把他描述成“戰勝地獄勢力的天上領軍者”。從宗徒時代開始,這位總領天使就特別為教會所崇敬,且常視他為教會的主保和煉靈升入天國的引導者。同時,雜貨商、水手、傘兵、警察和病人亦尊他為主保。今天在民政總署大樓內,也可以見到聖彌額爾天使的雕刻,他一手握劍,一手持天秤,意指公平審判善惡者,抑惡揚善。
圖7 聖彌額爾小堂內的聖彌額爾總領天使像。陳顯耀攝及提供。
三、名人檔案
見證着澳門墳場重要發展軌跡的聖味基墳場內,葬有不少與澳門歷史息息相關的名人,它除了作為墳場的基本功能仍在繼續之外,隨着時間的流逝,它的旅遊功能也日漸突出,成為遊客追尋名人足跡的終站。
(一)美士基打(Nicolau Vincente de Mesquita, 1818-1880):又譯作味士基打軍曹,澳門土生葡人軍人。
進入墳場左轉,便可看見一尊嚴肅的軍人半身雕像,那就是美士基打,現在澳門半島、氹仔多條街道名稱中的“美副將”是也。1910年10月28日,澳門政府將他的遺骸從大堂遷到了聖味基墳場。
有趣的是,一些與美副將上校敵對的人士,亦安葬在同一座墳場內,其中一位是19 世紀後半期重要的人物梅洛(António Alexandrino de Mello)。他是一位工程師,曾設計多座標誌當時風格的建築物,例如舊仁伯爵醫院、陸軍俱樂部、港務局、竹仔室總督官邸、前南灣澳督府(今澳門特區政府總部),亦修葺崗頂劇院。
(二)呂和隆(1815-1864):清朝奉政大夫。
在聖味基墳場中,呂和隆的中國傳統環拱形墓地格外惹人注目,它外設有鐵欄保護,這就是俗稱的“ 鐵丘墳”,墓上立有十字架。此墓為呂和隆與妻子梁氏的合葬墓,也是墳場內有年份記載的最早的華人墓穴。
呂和隆是名天主教徒,家境富裕,據說當年澳葡當局也曾向他借糧餉。在殖民統治時期,澳門以華人名字命名的街道為數甚少,除非是居住在澳門的富有華人,在澳門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在望德堂坊就有一條“ 和隆街”(Rua do Volong),是以呂和隆之名命名的。
(三)卡梅洛‧庇山耶(Camilo Pessanha, 1867-1926):著名葡萄牙詩人和象徵主義作家。
庇山耶出生於葡萄牙科英布拉,他在科英布拉大學獲得法律學位後,於1894 年4 月16 日就任澳門前利宵中學教員,教授哲學,後來也曾擔任法區掛號官、代理法官(Juiz Substituto)等職務。
作為一位葡萄牙詩人和象徵主義作家,庇山耶著有詩集《漏鐘》(Clepsidra)和雜文集《中國》。同時,他對中國歷史和語言頗有研究,熱衷收藏中國藝術品,曾將其收藏的一些中國名畫贈予葡萄牙政府,這些名畫現分別藏於里斯本和科英布拉博物館內。
1926年,庇山耶於澳門逝世。澳門政府為紀念這一葡萄牙詩人,將原爐石塘街分為兩部分,靠近福隆新街之部分改稱為爐石塘巷,另一部分則命名為庇山耶街。另外,1982年澳門大西洋銀行發行的100圓澳門幣也以其肖像為圖版。
(四)何賢(1908-1983):澳門無冕之王。
第一、二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的父親與祖父─何賢與何澄溪,均葬於聖味基墳場內,其中何賢對澳門社會的貢獻很大。他1908年出生於廣東番禺縣,中日戰爭爆發、香港淪陷後移居澳門,在大豐銀號(當時未改組為銀行)當經理,曾任中華總商會會長。1955年,他繼盧榮錫之後,被委任為澳門政府政務委員會華人代表,也是當時唯一代表澳門華人出席政府之政務會議的人,地位顯赫。
何賢的名言是“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他一向仗義疏財、扶危濟貧,致力於工商行業、社會慈善工作。在“一二. 三事件”中,何賢出面向澳葡政府抗爭、談判,終取得勝利;在中國抗美援朝期間,他突破禁運封鎖,將軍用物資從澳門運入內地。
1983年12月6日,何賢因癌病在港不治,同月9日其靈柩從香港移返澳門。當時社會各界都深感哀痛,澳門政府下半旗三天,公務員放假參加喪禮,殯儀隊伍由新口岸碼頭一直到聖味基墳場,沿途市民夾道送別,更有不少人跪在路邊飲泣叩拜,深切哀悼何賢的逝世。澳門政府為了紀念他,1996年11月將新口岸的香山公園易名為何賢公園。他為國為澳所作出的貢獻,至今仍受到老一輩澳門居民的懷念。
除以上提及的名人,清末第四批留美幼童、回國後多次出使國外的劉玉麟,澳門著名社會活動家、南光公司創辦人柯正平,澳門資深報人、著名詩人、作家佟立章,澳門賭王何鴻燊元配夫人及其家族,香港特首曾蔭權的岳母等,亦長眠於聖味基墳場。
清末民初詩人汪兆鏞《澳門雜詩‧竹枝詞四十首》中的一首有云:
紅毛白頭西洋墳,衰楊蕭瑟搖斜曛。
從來墟墓足悽愴,何事遊客常紛紛。
詩下有附注:
西人墳,有西洋、紅毛、白頭三處,冢石上皆刻文字,或琢石為神像,或作十字架,形式不一,雕鏤精潔,時有遊人往觀。
西洋墳即聖味基墳場,從詩中看出,該處墳場在當時已成一旅遊景點,也由此可見它與中國傳統墳場的差別——不但無“悽愴”之感,反而“遊客紛紛”。
本文整理自梁錦英、蕭潔銘《澳門墳場》,部分圖片為澳門記憶編輯部新增,標題及段落並經調整。
本文出自《澳門墳場》,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王俊彥《澳門的故事》,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3. 王寅城,魏秀堂《澳門風物》,珠海出版社,1999年。
4. 方言《澳門問題始末》,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5. 李志剛《基督教在澳門》,澳門基督徒文字協會,2006年。
6. 林發欽主編《澳門街道的故事》,澳門培道中學歷史學會,2004年。
7. 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基金會,1999年。
8.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澳門基金會,1995年。
9.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九世紀》,澳門基金會,1998年。
10.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 (1900-1949)》,澳門基金會,1999年。
11.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 (1950-1988)》,澳門基金會,1999年。
12. 唐思《澳門風物志》,澳門基金會,1994年。
13. 唐思《澳門風物志:續篇》,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14. 常青《百年澳門》,作家出版社,1999年。
15. 郭永亮《澳門香港之早期關係》,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16. 麥百道《緬懷之園——聖味基墳場》,民政總署,2008年。
17. 張卓夫《氹仔墳場辛酸史》,載《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1999年。
18. 陳致平《2005澳門年鑑》,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2005年。
19. 陳澤成《澳門白頭墳場(瑣羅亞斯德教墓地)的保護》,載《文化雜誌》第47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03年。
20. 陳偉恆《路氹掌故》,臨時海島市政局,2000年。
21. 黃德鴻《澳門掌故》,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22. 湯開建、吳志良《澳門憲報.中文資料輯錄(1850-1911)》,澳門基金會,2002年。
23. 黎小江,莫世祥《澳門大辭典》,廣州出版社,1999年。
24. 鄭德華《澳門路環九澳村 一條濱海客家村的歷史探索》,載《文化雜誌》第62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07年。
25. 劉先覺、陳澤成《澳門建築文化遺產》,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26. 鄧開頌、謝後和《澳門歷史與社會發展》,珠海出版社,1999年。
27.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1997年。
28. 關振東、陳樹榮《何賢傳》,澳門出版社,1999年。
29. 《紅藍史地》第10期,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30. 《紅藍史地》第12期,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31. 《大眾報》
32. 《澳門日報》
33. 慧科電子新聞數據庫
34. 澳門虛擬圖書館:http://www.macaudata.com/
35. 澳門文物網:http://www.macauheritage.net/
36.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http://www.macautourism.gov.mo/
37. 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http://www.iacm.gov.mo/
38.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印務局︰http://cn.io.gov.mo/
39.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http://www.faom.org.mo/
40.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http://www.ugamm.org.mo/
41. 維基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
更新日期:2022/04/02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