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雖然窮,沒有資格像老闆般經常到茶樓飲茶,但只要口袋裏的錢比較富裕時,偶爾一餐兩毫的淨麵,或者是到十月初五日街的冠男茶樓吃一碟肥美的叉燒飯,就已經感到很滿足了。
每個人都有着一份屬於自己的過去,或快樂或悲哀。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個過去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片斷都蘊含着非凡的價值。在漫長的成長歲月裏,每一個步伐都給路途留下了深深的足印,無數個足印將會構成一個又一個傳奇的故事。在澳門這個和諧的小城裏,每個角落都充滿着無數的動人故事,每個故事都有着值得我們賞識與敬佩之處。今次,這個故事的主人翁,在澳門這片土地上見證了無數個歷史時刻。一份親身經歷過的故事又會給我們帶來甚麼樣的啟示呢?這裏,又是一個故事的開始。
生於農村 以田為伴
鄧安出生於1930年代廣東新會一農戶,與父母兄弟同住。求學時期,還是孩童的鄧安必須每天趕在還未旭日初升之時起床,然後徒步到鄰村上學。當時農村的教學條件不足,鄧安所就讀的“學校”,也只不過是村內祠堂的內側。數十位來自附近村落的孩子聚首一堂,不分年紀大少,一起循着老師的指導學習知識。礙於學習環境,老師並沒有給予他們任何作業或考試,所以鄧安每天放學回家後,便會落田工作,時而割草時而砍柴,然後背着它們徒步到巿集售賣,所得來的錢便用於購買鹹魚和青菜等,生活極之艱苦。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任何可以玩樂的遊戲,田地就是他們的樂土,也是他們餬口之母。鄧安的童年生活就在農村裏無憂地度過。
別鄉來澳 與母永訣
夢想,每個人都曾經擁有。以改善生活為目標,漂泊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尋覓一種新的生活,也是不少農家孩子的夢想。
19歲那年,鄧安聽取母親勸說,為求生計,決定隻身到澳門闖一闖。離家需要多大的勇氣?鄧安自小在農村長大,沒有任何接觸城巿的機會,這次的決定卻改變了他以後的人生。遺憾的是,當時的鄧安並沒想到,這一次跟母親的道別,也就是永遠的再見。鄧安的母親於他離家一年後便過世,身處他鄉的鄧安便抱着母親對他的期望,努力地在澳門生活下去。
鄧安展示他的舊照片
定居新橋 以廠為家
鄧安來到澳門後,在新橋區定居下來,並在集成木箱工作,主要製作木箱用以運送鞭炮和火柴等。雖然當時這是一門相當昌盛的行業,但作為每天都忙過不停的工人,每月的薪金也就只有6元。與大多數新來澳工人一樣,鄧安每天的午膳和晚膳都由工廠提供。晚上,在澳門無家可歸的員工也只能在工廠裏找個舒適的地方躺下睡覺。無疑,工廠便是鄧安和同伴遠在他鄉的另一個“家”。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澳門的生活環境雖然艱苦,但鄧安也養成了知足性格。每月微薄的收入,鄧安用以購買麵包、衣服和理髮。鄧安說:“當年雖然窮,沒有資格像老闆般經常到茶樓飲茶,但只要口袋裏的錢比較富裕時,偶爾一餐兩毫的淨麵,或者是到十月初五日街的冠男茶樓吃一碟肥美的叉燒飯,就已經感到很滿足了。”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好得多了。
鄧安與兩名子女攝於工作的集成鎅木廠前
成家立室 創造幸福
鄧安於29歲成家,婚後育有3個孩子。隨着澳門環境的轉變,鄧安在集成木箱工作的工廠,後轉營為收買舊物料業務。因此,鄧安也隨着工廠的經營模式的不同而改變。鄧安與他的太太憑藉兩雙手收買舊物料業務,將三個孩子撫養成人。直至15年前,鄧安才接納各方的勸告,辭退收買舊物的工作,安心地享受得來不易的福氣。
夫妻照
鄧安的過去,也就代表着成千上萬移民到澳門尋找更安定生活的足跡。流過無數的汗水,依靠一雙手和無盡的毅力,締造出自己光明的道路。
鄧安雖然不是出生於澳門,但無可否認,他見證着澳門各個重大的歷史時刻。由新中國的成立起、澳葡政府打壓澳門居民、澳門華人反抗澳葡政府、中國落實收回澳門的具體時間與澳門回歸中國等一系列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不容忽視的大事。每一個步伐都代表着澳門歷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鄧安雖然讀書不多,但身為中國的一分子,絕對有理由為中國的和平統一作出努力。更何況,經過多年來居住在澳門所形成的生活洗禮,鄧安儼如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澳門人,一個成功地在澳門找到了奇蹟,創造了許多新移民夢想的澳門人。
家庭照
新橋巨變 人情依舊
一直居於新橋區的鄧安,儼如是一位時間的見證人,見證着新橋區一樹一木的發展。
鄧安憶起新橋,有無盡的感慨,娓娓道來:整個新橋區由從前的一大片泥濘之路,成為今天的康莊大道;區內永樂戲院、新橋花園的落成;每年華光誕在蓮溪廟舉行的廟會,上演的神功戲;每年新橋區的水浸情況等。
今非昔比,縱使今天的新橋面貌和昔日的不能作比較,但是,作為一位居住此地50多年的人來說,情,始終沒變。鄧安說,新橋縱使滄海桑田,但那份古樸的街坊鄰舍關係,一如從前。如果要問鄧安對於澳門,對於他所一直居住的新橋區的感情有多深厚,恐怕這個問題已沒法得到答案了。因為在新橋區居住了50多年,與鄧安分不開的,是這裏的氣味、人情味,和這兒熟悉的一切。
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過去,或快樂或悲哀。鄧安的過去雖然沒有雄厚的財富,沒有蜚聲國際的名聲,但是,沉厚樸實的做事作風為鄧安贏來了平穩安定的生活。
每一個足印都是實實在在地用努力和汗水替換回來的,沒有半點浮誇。鄧安堅信人要活得有尊嚴,不要被別人看扁。
故事還未結束,只因還有更美麗的樂章繼續編寫。
家庭照
更新日期:2019/07/19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