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基督教墳場位於澳門半島鳳凰山上的白鴿巢前地,與東方基金會相連,並與白鴿巢公園、花王堂斜斜相對。該墳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督新教在澳門發展的重要見證。舊基督教墳場規模不算大,但卻葬有不少對澳門有重要影響的名人,如基督新教在近代來華傳教的第一人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寫下第一部關於澳門歷史的英文著作的瑞典人龍思泰(Anders Ljungstedt)等。
一、歷史背景
舊基督教墳場闢於1821年,同時修建了一座小教堂作宗教儀式之用,現由聖公會管理。此墳場的開闢與馬禮遜夫婦有莫大關聯。在舊基督教墳場建立以前,澳門的天主教居特權地位,不允許新教徒葬於城牆之內,而華人亦不容許外國人葬於關閘以北的地方,所以來自英國、美國及北歐國家的商人唯有秘密地把先人葬於城牆與關閘之間,恐防被華人發現會發生衝突,甚至在離開之後毀墳滅屍。
當時來華傳教的馬禮遜, 任職於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其妻子瑪麗.馬禮遜(Mary Morrison)於1821年6月10日在澳門因病去世。馬禮遜遂請東印度公司出面向澳葡當局申請開闢基督教墳場,以解決新教徒在澳門缺乏長眠之所的問題。當該公司與葡方在法律問題上達成共識後,舊基督教墳場建成,成為澳門第一座基督教墳場。後來居澳的英國人和其他基督徒死後多葬於此,而原先葬於其他地方的遺體亦遷了過來,所以在墳場內可見到有些墓碑的年代早於墳場始建的年份。
到了1857年,市政廳下令禁止市區內下葬任何死者,所以該墳場僅開放了36年便關閉了。此後,整個墳場被完整地保留下來,成為了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
圖2 舊基督教墳場門牌,刻有“東印度公司1814年”字樣。梁錦英、蕭潔銘提供。
二、墳場特色
舊基督教墳場由兩部分組成,前半部分為教堂,後半部分為墓園。
墳場的教堂創建於1821年,本名為澳門基督教聖堂,但由1940年起便已被廣稱為“馬禮遜紀念聖堂”,藉此紀念基督新教於1807年9月4日開始來華傳教的第一位傳教士馬禮遜牧師。它是澳門最古老的基督新教教堂,亦是基督新教在中國境內的第一所教堂。該聖堂是各地來澳定居的基督新教信徒團契及崇拜聚會的聖所,成為了東西方文化交流共融之印證。
圖3 馬禮遜紀念聖堂(2016年)。(圖源:Wikimedia Commons, https://bit.ly/3uxGQGb)
自1857年墳場停止入葬後,該聖堂不再是“停屍教堂”,此後幾十年日久失修,變得殘破不堪。1921年,聖公會維多利亞教區的杜培牧師主持了教堂的重修工作,並由杜培牧師於1922年1月8日為新建成的教堂舉行祝聖禮。
重修後的教堂,造型仿羅馬式建築風格,但形式較為簡單,與東望洋山山頂上的聖母雪地殿教堂相似。該堂平面呈長方形,建築面積約八十平方米,一層高,立面總高約八米,山花頂上有十字,屋頂採用英國錘式屋架,兩側牆面有扶壁,外牆表面為白色粉刷,正立面有半圓形透視門,主體為磚木結構。室內陳設樸素,只有數台雅致的吊扇、十張長椅和一個講壇,無祭壇。講壇正中央的彩色玻璃窗是整所教堂最華麗的地方,該窗是於1967年裝上的,窗內的圖案由十字架和聖經所組成,聖經上蝕刻有“太初有道”四個中文字。此外,在講壇兩側分別嵌有兩塊大理石紀念碑。其中,在講壇右邊的是英國商人Henry Davies Margesson;左邊的則是生活在港澳多年的美國人James Bridges Endicott。教堂由內到外的設計皆簡單而古樸,其建築手法不僅體現了基督新教所推崇的節儉和高尚,同時亦表現了英國小教堂的特點,是早期英國人在澳門活動遺留下來的少數痕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正值馬禮遜教堂缺乏牧師的時期。英國聖公會未能請到自願來澳的男牧師,所以便請來了香港女傳道人李添嬡在該聖堂進行傳教工作。當時由於廣州、香港的淪陷,大量難民湧入澳門,使澳門由原來的數萬人口驟升至五十多萬。這樣的人口在當時已遠非澳門這個彈丸之地所能負荷的,因此餓死、病死的不計其數。在這段艱苦的歲月中,李添嬡不但進行傳道的工作,還幫助難民,並施展其博愛的天性,每天協助收殮死者。1945年,大戰結束,她於紹興被正式封為牧師,成為聖公會內第一位女牧師。
墳場墓園內的碑石、墓塚立於19世紀,造型古典雅致。據介紹,在澳門舊基督教墳場的編號中,共有一百六十多個墓葬。埋葬在此的多是初期來華的英國商人,也包括來自英國、美國、荷蘭、丹麥、瑞典和德國的國民以及東來拓殖的殖民主義者,其中還埋葬了鴉片戰爭中在華身亡的英國將領,如英國艦隊總帥施厚仁、英駐華商務總監律勞卑等。
三、名人檔案
(一)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近代第一位來華的基督新教傳教士,中華基督教會的創辦人。
圖7 羅伯特‧馬禮遜(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Henry Perlee Parker繪。(圖源:Wikimedia Commons, https://bit.ly/3iGs7Dm)
1807年(清嘉慶十二年),馬禮遜由倫敦基督教佈道會派來中國。當時的清廷嚴禁傳教士進入內地,於是他在抵達廣州不久後,便於1807年9月4日轉抵澳門,只可惜他在澳門又遭到天主教的排擠,無法立足,幸得英國東印度公司聘請他為翻譯,才免被逐。此後,他在該公司工作長達25年之久。馬禮遜曾在澳門翻譯《聖經》,又編了《華英字典》,對於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此外,很多外國傳教士都受了馬禮遜的影響而來到澳門傳教,如郭士立(Karl Friedich August Gutzlaff)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834年8月1日,馬禮遜在廣州與世長辭,享年52歲,後移葬於澳門。
(二)儒翰‧馬禮遜(John Robert Morrison, 1814-1843):又稱馬儒翰,馬禮遜之子。
圖9 儒翰‧馬禮遜(右)。錢納利繪。(圖源:Wikimedia Commons, https://bit.ly/3iN13C5)
儒翰‧馬禮遜亦葬於該墳場。他倡議成立馬禮遜教育會(The Morrison Education Society),後來更成為該會的教育會董事會會員之一,且兼任文書,推動了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1839年,該會在澳門開辦了馬禮遜學堂,培養了一批留美學生,包括容閎、黃寬、黃勝等,其中容閎學成歸國,成為中國洋務運動的重要人物。除了熱心於教育事業外,他還是《澳門雜文編》(The Evangelist and Miscellanea Sinica)的創辦人和主要撰稿人之一(雖然後期該報刊因部分行文與天主教教理相違背,使該報刊不得不由澳門遷至廣州)。
(三)龍思泰(Anders Ljungstedt, 1759-1835):又譯作倫斯泰特,第一部關於澳門歷史的英文著作的作者。
圖10 龍思泰。錢納利繪。(圖源:Wikimedia Commons, https://bit.ly/3iHyMgk)
龍思泰出生在瑞典林徹市。1798年他來到中國,最初任職於廣州瑞典東印度公司,其後,他在1815年前往澳門經商定居,晚年致力於澳門的歷史研究工作。1835年,他在澳門去世,葬於舊基督教墳場內。而他在1832年和1834年出版的兩部著作在他逝世後,被合為一書,名為《早期澳門史─在華葡萄牙居留地及羅馬天主教佈道團簡史》(An 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s in China; And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and Mission in China ),並於1836年在美國波士頓出版。由於這是第一部描述澳門歷史的英文著作,因此在其後的一個半世紀中,成為了研究和了解澳門歷史的必讀本,亦被國際史學家公認為第一部科學地對澳門歷史進行研究的權威著作。1997年,為了紀念龍思泰,澳葡政府便以倫斯泰特為名,將新口岸一新的大馬路命名為“倫斯泰特大馬路”(Avenida Sir Anders Ljungstedt)。當時的澳門市政廳還特地邀請瑞典林徹市市長訪澳,並簽署締結《姊妹城市議定書》,希望繼續發展澳門與瑞典的友誼。
(四)喬治.錢納利(George Chinnery, 1774-1852):英國皇家畫家,20世紀前澳門最偉大的西方畫家。
圖11 錢納利的自畫像。(圖源:英國國家肖像館,https://bit.ly/3LikIWX)
錢納利本在英國、愛爾蘭等地享有盛名,但由於他在年少時揮霍無度,結果欠債纍纍,而且他本身亦不喜歡其口中所描述的“醜陋”的太太,故於1802年(那時他才28歲)便毅然離開英國遠赴印度,並於當地定居,創作了不少具有當地風土人情的作品。1825年,錢納利遷居澳門,而且在澳門居住了27年。其間,他也曾在廣州和香港小住過一段時間。
錢納利的不少素描和速寫題材涉及澳門、香港、廣州以及珠江三角洲的風景、建築和人物等。如《火災前的大三巴教堂》、《廣州十三行》、《章官的屋頂》、《香港皇后大道中街景》等。在那個照相機還沒發明的時代,他的畫作便是研究澳門、廣州和香港近代史的重要參考材料。在澳門畫的著名水彩作品分別有《南灣》、《媽閣廟》、《玫瑰堂》、《中國帆船》等一系列作品。1852 年5月30 日,錢納利在澳門鵝眉街八號的工作室中逝世,享年78 歲,安葬於舊基督教墳場。
此外,戴雅牧師(Rev. Samuel Dyer)、英國皇家海軍艦長亨利‧約翰‧史賓塞‧ 邱吉爾(即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祖先)和美國海軍上尉約瑟‧哈羅德‧亞當斯(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之孫、第六任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之姪)等歷史名人也葬在該墳場中。
本文整理自梁錦英、蕭潔銘《澳門墳場》,部分圖片為澳門記憶編輯部新增,段落標題並經調整。
本文出自《澳門墳場》,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王俊彥《澳門的故事》,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3. 王寅城,魏秀堂《澳門風物》,珠海出版社,1999年。
4. 方言《澳門問題始末》,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5. 李志剛《基督教在澳門》,澳門基督徒文字協會,2006年。
6. 林發欽主編《澳門街道的故事》,澳門培道中學歷史學會,2004年。
7. 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基金會,1999年。
8.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澳門基金會,1995年。
9.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九世紀》,澳門基金會,1998年。
10.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 (1900-1949)》,澳門基金會,1999年。
11.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 (1950-1988)》,澳門基金會,1999年。
12. 唐思《澳門風物志》,澳門基金會,1994年。
13. 唐思《澳門風物志:續篇》,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14. 常青《百年澳門》,作家出版社,1999年。
15. 郭永亮《澳門香港之早期關係》,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16. 麥百道《緬懷之園——聖味基墳場》,民政總署,2008年。
17. 張卓夫《氹仔墳場辛酸史》,載《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1999年。
18. 陳致平《2005澳門年鑑》,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2005年。
19. 陳澤成《澳門白頭墳場(瑣羅亞斯德教墓地)的保護》,載《文化雜誌》第47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03年。
20. 陳偉恆《路氹掌故》,臨時海島市政局,2000年。
21. 黃德鴻《澳門掌故》,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22. 湯開建、吳志良《澳門憲報.中文資料輯錄(1850-1911)》,澳門基金會,2002年。
23. 黎小江,莫世祥《澳門大辭典》,廣州出版社,1999年。
24. 鄭德華《澳門路環九澳村 一條濱海客家村的歷史探索》,載《文化雜誌》第62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07年。
25. 劉先覺、陳澤成《澳門建築文化遺產》,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26. 鄧開頌、謝後和《澳門歷史與社會發展》,珠海出版社,1999年。
27.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1997年。
28. 關振東、陳樹榮《何賢傳》,澳門出版社,1999年。
29. 《紅藍史地》第10期,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30. 《紅藍史地》第12期,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31. 《大眾報》
32. 《澳門日報》
33. 慧科電子新聞數據庫
34. 澳門虛擬圖書館:http://www.macaudata.com/
35. 澳門文物網:http://www.macauheritage.net/
36.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http://www.macautourism.gov.mo/
37. 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http://www.iacm.gov.mo/
38.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印務局︰http://cn.io.gov.mo/
39.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http://www.faom.org.mo/
40.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http://www.ugamm.org.mo/
41. 維基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
更新日期:2022/04/04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