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澳門墳場: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和新基督教墳場

城市風貌梁錦英|蕭潔銘

一、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

望廈聖母(新西洋)墳場,簡稱新西洋墳場,位於澳門半島西北面、螺絲山腳下,屬昔日望廈村的範圍內,與普濟禪院(俗稱觀音堂)、望廈炮台及馬交石炮台為鄰。澳門半島有兩座公共墳場,環境清幽的聖味基墳場已基本成為古蹟,另一座便是新西洋墳場。新西洋墳場的興建與抗日戰爭時期澳門的中立地位有密切的關係。此外,該墳場有別於半島內其他墳場,其宗教特色相對薄,墳場內各種信仰兼而容之,體現了澳門在殖民統治的後半期,社會融合的高度成熟。

新西洋墳場

圖1 新西洋墳場。澳門檔案館提供。

(一)歷史背景

過去,居澳華人去世後,其靈柩通常被運出關閘以外安葬。當時拱北一帶多是山地,只闢有一條小路通往關閘,四周望去都是墳墓。

在抗日戰爭期間,由於葡國與日本的協議,使澳門倖免於戰火,但大量難民湧入,導致澳門人口激增,環境衛生迅速惡化,糧食緊張,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根據當年的統計數據,其時澳門的死亡人數由1930年的3181人,急增至1940年的逾萬人。後來,日軍封鎖關閘,限制澳門棺柩運到內地安葬,聖味基墳場作為澳門半島內僅有的公共墳場,早已不敷應用,澳葡政府只得在望廈這塊荒地上闢設了新西洋墳場,其命名體現出該墳場與舊西洋墳場的繼承關係。

鏡湖醫院與怡興堂合辦施粥會

圖2 抗日戰爭期間,各地難民來澳日增,圖為鏡湖醫院與怡興堂合辦施粥會之現場輪候情況。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提供。

(二)墳場特色

新西洋墳場現為民政總署(編者按:現“市政署”)轄下部門管理,墳場內基本上沒有永久墓地,每座墳墓都有使用年期,期限一到便要起葬,空出的位置就供給新的申請者。與聖味基墳場相比,新西洋墳場在規劃和安排上都更現代化、規模化,墳墓整齊有序,墓碑樣式呈現簡單、樸素的傾向。

事實上,初期墳場建設非常簡陋,四周的圍牆、墳場內的小教堂、圍繞墳場的骨殖樓都是後來逐漸建成的。墳場共設七個大小入口,但常開的只有虔信街的入口及新基督教墳場旁的入口。墳場依山而建,可分成高中低三層,四周被骨殖樓所圍繞,中間是墓地以及一座小教堂。

墓地與骨殖樓有劃分為不同等級:墓地等級隨地勢提高而提升;骨殖樓裡不同方位、層數的骨殖箱租用價格也不同,層數適中及樓前遮蔽物較少的為甲等,餘下的為乙等。

墳場中的小教堂名為慈悲者聖母小堂,它建於1959年,造型別致,主要供教徒作葬禮彌撒之用,使用前須提前向管理員申請。在骨殖樓進行重修期間,該教堂也曾用作堆放骨殖箱。

新西洋墳場內的慈悲者聖母小堂

圖3 慈悲者聖母小堂。梁錦英、蕭潔銘提供。

雖然該墳場名為西洋墳場,但對下葬者並沒有附加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限制條件。新西洋墳場內安葬着不同信仰的先人,信奉天主教的可以在教堂進行彌撒,信奉佛教、道教的也可以在墳場內進行相關的宗教儀式,不同信仰在這裡同時存在,並且互相尊重,成為了澳門公共墳場的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開闢新西洋墳場以前,附近的高地上已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小墓園,內有二十多穴古墓,葬的都是從外國來澳的基督徒,所以相對於東方基金會會址旁的舊基督教墳場,這裡便被稱為“新基督教墳場”,由於它跟新西洋墳場緊挨着並且相通,很多人都誤以為兩者為同一座墳場。

新西洋墳場

圖4 新西洋墳場。澳門檔案館提供。

二、新基督教墳場

新基督教墳場位於螺絲山後方,黑沙環斜坡旁。從新西洋墳場的亞馬喇馬路的門口進入,右邊的墓地便是新基督教墳場,從名字上可以看出,它與舊基督教墳場存有承傳的關係。

新基督教墳場建成至今已過百年,在歷史上的存在和意義是明確的,它與舊基督教墳場一樣,受到澳葡政府城市管理政策變更的影響,成為澳門城市發展中沉默的見證者。但是由於它毗鄰新西洋墳場,並且兩者互通,共用部分圍牆,因此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都存在了多多少少的誤解。

新基督教墳場內景

圖5 新基督教墳場內景。梁錦英、蕭潔銘提供。

(一)歷史背景

墳場內約有百多穴墳墓,據說其中有古墳墓20穴。墓園內立有一英文碑誌,介紹了墳場興建的歷史,其中文譯文為:

這座墓園由澳門多家商行和基督教徒捐助,奠基於1858年。此前,澳葡政府的新政策禁止在位於賈梅士前地的舊基督教墳場內進行新的墓葬,並因城市限制而必須關閉該墳場。

直至1821 年舊基督教墳場的建立,基督徒才被允許埋葬在澳門,不再需要埋葬在周圍的小山丘上(作者注:指城墻外)。本墳場存在不少可追溯至18 世紀的墓穴,但這些墓穴卻是在1838 年搬移至此的。

該墓園是由澳門基督教小堂及墳場基金會管理,其中的管理受托人包括:
大英帝國女皇陛下駐澳領事
美利堅合眾國駐港澳總領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總領事
荷蘭駐港澳總領事
香港和澳門教區主教(職權)

由此可知,墓園內部分墳墓原在18世紀末期散葬於澳門古城牆外的山谷,後來遷移至此,而墓園內的墓主都是外籍人士,其國籍包括英、美、德、法、挪威及丹麥等國。

近年來在螺絲山公園的一次下水道維修中,維修工人挖出了一具屍體,後經鑑定其死亡時間並非近代,相信為早期墓地留下的屍骸,或許與墳場興建前的一段歷史有關。

新基督教墳場的奠基碑誌

圖6 新基督教墳場的奠基碑誌。盧嘉志攝。

(二)墳場特色

新基督教墳場的管理由英國政府派人負責,修葺費用則由英國政府資助的一個基金支付。2007年,英國駐港澳總領事館舉行慶祝英女皇壽辰酒會,英國駐港澳總領事柏聖文等英方人員原定到該墳場進行瞻仰及為墳場髹漆的活動,可惜後來因為天雨的關係而取消。事實上,每隔數年該墳場都有專人負責修葺的工作,並重新為其圍牆髹上油漆。而2007年的修葺工作則是由英國領事館的一組義工負責。

與相鄰的新西洋墳場比較,新基督教墳場的規模、佔地面積明顯比前者小得多,而且它的墓碑大都是朝向北面,跟新西洋墳場的墓碑一律朝南不同。稍加觀察兩者的佈局及墳墓樣式可以發現,新基督教墳場中的佈局顯得雜亂無章,但墓穴形式卻相對多樣化,年代較為久遠的墓穴樣式古樸,與舊基督教墳場內的較相似,而相對新近的墓穴多以立碑的形式,碑上竪立十字架。新基督教墳場和新西洋墳場更有着本質上的區別,新基督教墳場是座私人墳場,而新西洋墳場是座公共墳場。

圖7 新基督教墳場內景。梁錦英、蕭潔銘提供。

舊基督教墳場一隅

圖8 舊基督教墳場內景。盧嘉志攝。

本文整理自梁錦英、蕭潔銘《澳門墳場》,部分圖片為澳門記憶編輯部新增,段落標題並經調整。

本文出自《澳門墳場》,該書之參考書目如下:
1. 王文達《澳門掌故》,澳門教育出版社,1999年。
2. 王俊彥《澳門的故事》,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3. 王寅城,魏秀堂《澳門風物》,珠海出版社,1999年。
4. 方言《澳門問題始末》,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
5. 李志剛《基督教在澳門》,澳門基督徒文字協會,2006年。
6. 林發欽主編《澳門街道的故事》,澳門培道中學歷史學會,2004年。
7. 吳志良、楊允中《澳門百科全書》,澳門基金會,1999年。
8.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澳門基金會,1995年。
9.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十九世紀》,澳門基金會,1998年。
10.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 (1900-1949)》,澳門基金會,1999年。
11. 施白蒂《澳門編年史─二十世紀 (1950-1988)》,澳門基金會,1999年。
12. 唐思《澳門風物志》,澳門基金會,1994年。
13. 唐思《澳門風物志:續篇》,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14. 常青《百年澳門》,作家出版社,1999年。
15. 郭永亮《澳門香港之早期關係》,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16. 麥百道《緬懷之園——聖味基墳場》,民政總署,2008年。
17. 張卓夫《氹仔墳場辛酸史》,載《蓮島春秋》,澳門近代文學學會,1999年。
18. 陳致平《2005澳門年鑑》,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2005年。
19. 陳澤成《澳門白頭墳場(瑣羅亞斯德教墓地)的保護》,載《文化雜誌》第47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03年。
20. 陳偉恆《路氹掌故》,臨時海島市政局,2000年。
21. 黃德鴻《澳門掌故》,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
22. 湯開建、吳志良《澳門憲報.中文資料輯錄(1850-1911)》,澳門基金會,2002年。
23. 黎小江,莫世祥《澳門大辭典》,廣州出版社,1999年。
24. 鄭德華《澳門路環九澳村 一條濱海客家村的歷史探索》,載《文化雜誌》第62期,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2007年。
25. 劉先覺、陳澤成《澳門建築文化遺產》,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26. 鄧開頌、謝後和《澳門歷史與社會發展》,珠海出版社,1999年。
27. 龍思泰《早期澳門史》,東方出版社,1997年。
28. 關振東、陳樹榮《何賢傳》,澳門出版社,1999年。
29. 《紅藍史地》第10期,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30. 《紅藍史地》第12期,澳門培正中學史地學會。
31. 《大眾報》
32. 《澳門日報》
33. 慧科電子新聞數據庫
34. 澳門虛擬圖書館:http://www.macaudata.com/
35. 澳門文物網:http://www.macauheritage.net/
36.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http://www.macautourism.gov.mo/
37. 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http://www.iacm.gov.mo/
38.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印務局︰http://cn.io.gov.mo/
39. 澳門工會聯合總會︰http://www.faom.org.mo/
40.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http://www.ugamm.org.mo/
41. 維基百科全書:http://zh.wikipedia.org/


更新日期:2022/04/02

作者簡介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