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新馬路的誕生——一場劃時代的開路工程

歷史回眸勞加裕

新馬路和議事亭前地(噴水池),可以說是澳門市中心的代名詞。雖然人人稱之「新馬路」,但實際上她已經有百多年的歷史,可以躋身老街之列(雖然無法與鄰居營地大街相提並論)。新馬路的誕生可說是一次劃時代的大工程,但為何政府會有開闢新馬路的打算?是誰設計這條街道?新馬路又是如何開闢?

新馬路

圖1:1945年的新馬路

構想新馬路

眾所周知,澳門的街道,尤其是華人街區,彎曲狹窄,幾乎在每座建築物前的寬度都不一樣,除了南灣之外,水坑尾街及其他一些街道的路線支離破碎,互不相連。與此相比,最大的缺陷是,街道走向非常糟糕,令人煩惱的曲折竟然把兩個原本相近的地點分割起來。幾乎每行一步都能碰見這樣的交通缺陷,當中最突出和最明顯的、以致必須採取措施補救,就是內港和外港海邊缺少聯繫【1】

以上是1883年11月20日澳門城市環境改善委員會向澳門總督羅沙(Tomás de Sousa Rosa)提交報告的一段。在該年7月28日,羅沙總督下令工務局局長貢士旦甸奴(Constantino José de Brito)、衛生局局長席爾瓦醫生(Lúcio Augusto da Silva)、西政廳飛良紹(Leôncio Alfredo Ferreira)、議事公局(澳門市政廳)主席味基(Miguel António Aires da Silva)及利貝羅(Tancoledo do Carsa Libero)組成的委員會,就改善澳門城市環境進行研究。

自十九世紀中葉起,澳門城一直面對不同的憂患。一方面,香港開埠後對澳門的航運地位造成一大衝擊,澳門港口環境亦日趨惡化,澳葡政府設法重振澳門在國際航運上的地位,多次在澳門半島進行一系列港口工程,以緩減西江淤泥對內港的影響,亦嘗試在半島上開闢新的港口。另一方面,澳門城長年受到各種疫症的威脅,如霍亂和天花等,造成人口死亡及商業停擺,這不但是因澳門氣候反覆,亦由於居住區人口稠密、衛生環境惡劣所致。因此,澳葡政府為了扭轉澳門城市的環境而召集工務、衛生、市政等各部門提出建議,尋找解決困境的方向。

翻開報告,委員會一共提出十二個範疇的建議,包括街道、排污、供水、綠化、街市、街區重整等,由於澳門長年缺乏都市發展方針,這些建議對都市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的建設有極大的影響。

在這個報告裡,委員會把澳門街道的問題列為首項。如前所述,委員會認為澳門的街道彎曲狹窄,有些街道容納不了較大的車輛行駛,而且街道的走向也存在非常大的問題,很多位置相近的地方因為混雜的街區而難以短時間到達,當中最嚴重的是南灣和內港不相連接。當時,內港是澳門最重要的商業地段,也是最重要的航運的中心,不論是來自廣州或香港的旅客或貨物,幾乎是在內港上岸,而南灣則是匯集葡萄牙人及其他富商的住處及辦公地點,也是澳葡政府的政治中心所在。

大家今天很難想像由南灣到內港有多麼麻煩,那麼我們就以1883年從南灣總督官邸(今南灣舊法院)【2】前往內港的廣州客輪碼頭為例,以下有三條可供選擇的路線:

1889年澳門半島地圖【🔍 ID: p0009300

路線一(紅色)

先從政府合署大樓左側的總督斜巷(今名為傅禮士神父街)【3】進入三角亭街【4】,前往議事亭前地(黃色路線)。之後,經議事會大樓左側的監牢街(今名為蘇雅利醫生街)【5】轉入紅窗門街,再進入福隆新街、白眼塘橫街(福隆下街)到達內港的碼頭。

這條路線是其中一條最快速的路線,但如果你不想走紅窗門街一段的斜路,可以試一試路線二。

路線二(綠色)

同樣是經總督斜巷和三角亭街前往議事亭前地,然後,進入議事公局大樓左邊的大鵬巷【6】到達營地大街,再向左邊前進,在不遠處會來到桔仔街的入口,之後一直街到桔仔街的盡頭,即可到達內港的碼頭。當然,你也可以在爐石塘街(庇山耶街)轉行柴船尾街到碼頭。

相較於路線一,這條路線更加複雜,需要經過較多的橫街窄巷。如果你不怕辛苦,也可以直接穿過崗頂(磨盤山)的高地進入內港。

路線三(藍色)

從政府合署大樓右側出發,經南灣的巴掌圍斜巷前往崗頂,再經崗頂前地旁的夜呣斜巷、夜呣街到達內港。

從以上三條路線來看,大家可以看到南灣和內港之間的交通並不直接,往來兩地必須穿過多條狹窄的街巷。如果涉及貨運則更麻煩,因南灣與內港之間有一片從崗頂前地至大堂前地的高地,雖然高度遠不如東望洋山或西望洋山,但這片高地的斜度在人力車時代卻足以令運輸變得困難(試想像一下,工人們拉著載有重物的木頭車去龍嵩正街的斜路,不但辛苦,更是存在翻車或意外的風險)【7】

有見及此,委員會提出開闢兩條街道來連接內港和南灣,其中一條是:

必須立即在南灣的政府官邸和內港之間修建一條直接和暢通的道路,與議事公局大樓相通,它的寬度足以進行綠化,為城市增添美麗,這條道路不久將會成為商業中心……【8】

委員會提及的新街道是在南灣舊法院大樓(即當時的政府合署大樓)旁邊開闢一條經過議事會大樓、連接內港的街道,而且這條街道可以種植樹木,並且有信心這將是澳門的新商業中心。從委員會提及的建議,可以見到今天新馬路的初步構想。

至於委員會提到的另一條街道,是連接燒灰爐炮台和聖地牙哥炮台的道路【9】。與今天所見的環境不同,十九世紀末的西灣海岸是一片佈滿巨石的海岸,海邊風高浪急,甚少有人在這片郊區居住。在1911年,澳葡政府在燒灰爐炮台和聖地牙哥炮台之間開闢民國大馬路後,才徹底改變西灣的發展,使這片荒郊野外漸漸發展為半島西南面的高尚住宅區。

海鏡酒店(約1900年)

圖3:民國大馬路開闢前的西灣

改善華人集市區的宏圖

雖然在南灣和內港之間開闢一條新街道的構想在1883年已經提出,但一直未有實行。一方面,澳葡政府在十九世紀末的心思仍然放在內港改善工程上,重振澳門的航運,扭轉鴉片戰爭後航運的頹勢。另一方面,澳門在十九世紀末飽受瘟疫的困擾。因此,開闢南灣和內港的新馬路的建議一直被擱置,直到一場發生在營地街市的大火後才被重新提起。

在1893年11月15日,一名住在營地街市附近的婦人因出門時沒有熄滅爐灶,不慎釀成火災,把整個營地街市燒燬,使街市化為廢墟【10】。居民們採購日用品的場所燒燬後,政府理應立即著手重建,但工程卻因1895年爆發鼠疫而擱置,工務局把精力放在重整望德堂坊和和隆街的工程上。

然而,誰能忍受澳門最重要的商業地段竟然被一片廢墟佔據多年?當工務部門無暇顧及營地街市之際,忍無可忍的議事公局(澳門市政廳)決定先行一步,在1897年率先與華商盧九(盧華紹)和王棣簽訂合同,讓他們重建一座新的營地街市【11】。不過,市政部門主要的職能是街市的營運和管理,但街市的設計和興建則由工務部門負責,而當時工務局局長亞卑寮奴你士(Abreu Nunes)卻駁回議事公局重建營地街市的工程。

亞卑寮奴你士反對議事公局的重建計劃,其中一個主因是認為重建工程太過保守,規模太小,應該藉此機會改造整個華人集市區(Bazar)。他在任職工務局期間,澳門一直飽受瘟疫問題的困擾,他認為華人居住區的環境惡劣是引發疫情的主因,因而主張重建這些骯髒的區域,剛才提到雀仔園坊和望德堂坊都是他參與或規劃的重整工程。

有了兩個疫區重整工程的經驗後,亞卑寮奴你士打算把他下一個重整對象放到半島最稠密的華人集市區,也就是營地大街至內港一帶的商業區上。有鑒於過去的經驗,道路成為工程中其中一個重要的元素,這不僅是為了改善區內的交通,更重要的是關係到區域內的衛生。因為寬闊有序的道路既能改善區內的空氣流動和建築內的採光,減少病菌的滋生;而鋪路的同時能建設排污渠道,杜絕污水在市區囤積,因此改造該區的道路網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改善工作【12】

圖4:1903年2月11日亞卑寮奴你士提出在議事亭前地至內港海邊之間修建馬路的規劃(圖片來源:陳澤成編,《城市印記—澳門檔案館館藏地圖精選》,澳門:文化局澳門檔案館,2020年,第16 - 17頁)

亞卑寮奴你士在1903年2月11日向政府提交規劃圖,提出在議事亭前地至內港海邊之間修建一條馬路,同時擴寬營地大街、爐石塘街(今名為庇山耶街)、新填地街和白眼塘街【13】。除了這個開路擴道的版本之外,亞卑寮奴你士還有另一個更具規模的版本——重整華人集市區,範圍是北至關前後街和果欄街、南至福隆新街、東至議事亭前地、西至海邊新街。在這個計劃裡,亞卑寮奴你士同樣打算在議事亭前地和海邊新街之間開闢馬路,但數量增至兩條,其中第二條新馬路的入口大約是公局新市南街、經過教師圍(同善堂旁),直到海邊新街;此外,亞卑寮奴你士也計劃拆卸殘舊的玫瑰聖母堂,騰出空間來擴建新的營地街市【14】

圖5:藍線為新馬路,紅色虛線為未能建成的馬路(圖片來源︰澳門網上地圖,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地圖繪製暨地籍局)

當然,在辦公室上繪畫美好的藍圖是一回事,但執行時卻是另一回事。過去,澳葡政府改造的雀仔園坊和望德堂坊屬於舊城區邊緣的貧民區,政府只需要少額的開支徵地補償即可,但華人集市區卻是澳門數個世紀的商業中心,政府可不單只是補償這片「黃金地段」物業的建造成本,更要處理每座物業背後牽涉到無數的利益瓜葛,一旦處理不當反而是得不償失。因此,亞卑寮奴你士並未立即獲得批准,直到他在1904年調離澳門時,工程仍然尚未落實。

儘管如此,亞卑寮奴你士的構想依然受到後任工務部門的重視,並且出現在其他規劃中,如工務局局長美蓮達(António Pinto de Miranda Guedes)在1909年的沙欄仔、沙梨頭、沙崗、大三巴和花王堂街區的衛生改善計劃,範圍是從北面的高士德大馬路、南至司打口的華人住宅區(不包括已重整的雀仔園坊和望德堂坊),擴寬和改造這大片區域的街道和區塊,徹底改善這片舊區的排污、衛生和交通(差不多是一場澳門版的「巴黎改造」),而新馬路同樣出現在這宏大的規劃圖上【15】

開闢新馬路

在1910年9月22日,也就是葡萄牙十月初五日革命爆發前十多天,澳門總督馬忌士(Eduardo Augusto Marques)簽訂命令,批准拆卸十二座房屋,悄悄地開始開闢這條改變市中心的街道【16】。後來,澳葡政府慢慢地徵地開路,如在1913年11月10日徵用營地大街、織篷圍【17】、賦梅里【18】、林家三圍【19】、爐石塘街(庇山耶街)、爐石塘巷、桔仔街、柴船尾街、十月初五日街、海邊新街、巴素打爾古街,合計近百間房屋【20】。值得一提,政府在這份公告上首次使用「大街新馬路」(Nova Avenida do Bazar)的翻譯,這或許是今天大家最熟悉的「新馬路」街名的由來【21】。不過,能夠讓「新馬路」一名深入民心,更重要的主因相信是它的正式街名實在太長太難記。新馬路正式的街名是「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Avenida Almeida Ribeiro),以當時葡萄牙殖民部部長亞美打利庇盧(Artur de Almeida Ribeiro)來命名,因他批准撥款澳門幣150,000元作開路的經費【22】

圖6:《澳門政府憲報》在1913年11月10日為開闢大街新馬路的徵地公告(圖片來源:澳門檔案館)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的工程主要是打通從議事亭前地至內港海邊的巴素打爾古街的道路,當中一部分是把大鵬巷、織篷圍和賦梅里等街道連接起來,並與桔仔街的後段和噶地利亞街【23】合併。按照規劃,新馬路的闊度為十六米,其中十米為行車道、六米是兩側的行人道。這段工程約在1918年基本完成。

議事亭前地至海邊新街併入的街道,包括大鵬巷、織篷圍、林家三圍、賦梅里、部分的桔仔街,以及噶地利亞街。【🔍 ID: p0009300

大家或許會問,新馬路不是連接南灣至內港的街道,怎麼工程只到議事亭前地的範圍?事實上,澳葡政府在1918年開始下一輪的開闢街道工程,這次是打通議事亭前地至南灣街(今名為南灣大馬路)。雖然這段街道工程的範圍較議事亭前地至內港的範圍小,但如之前所提及,在崗頂至大堂前地之間是一片小山崗,需要在龍嵩街口與大堂街之間剷平山崗開路,所以工程的規模不見得細小,這段街道在1920年代竣工。

有趣的是,這段街道最初並非新馬路的一部分,而是命名為「美副將大馬路」(Avenida do Coronel Mesquita),但因為一條大直路卻用上兩個街名,令人感到相當不便,於是後來統一稱之為「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而「美副將大馬路」則取代「望廈馬路」(Avenida de Mong Há)的街名【24】

結語

新馬路(1930年代初)

圖8:新馬路作為商業街,其中一大特色是兩側的建築物設有騎樓,形成一條從議事亭前地至內港的騎樓街,讓行人無需日曬雨淋下一邊漫步,一邊欣賞店舖櫥窗,舒適地逛街購物。不過,議事亭前地至南灣街一段的新馬路卻未設有騎樓街。

從1883年的構想,到1920年代的實現,經歷近40年的歲月,南北二灣終於連接,把當時澳門政治與商業中心聯繫起來。新馬路的發展也如澳門城市環境改善委員會在1883年的推測一樣,迅速成為澳門最繁華的商業街,各種金融、飲食、商店及公司雲集一街。在一個世紀後,儘管澳門的商業中心已經從內港外搬至其他地區,新馬路仍然肩負連接內港與南灣、新口岸及離島區的交通,其地位依舊是無可取代的。

注釋:

【1】田瑜,《澳門近代城市法規條例工程報告彙編》(澳門:澳門大學,2014年),第66頁。
【2】議事會(澳門市政廳)在1771年購入南灣炮台(今區華利前地)背後的房屋作為澳門總督的官邸,該官邸在1859年重建。羅沙總督在1884年把官邸遷到塞卡爾男爵(Barão do Cercal)府邸作為新的總督府(即今南灣政府總部),而舊南灣總督官邸改作政府合署大樓(Palácio da Justiça e Fazenda),為法院及財政等政府部門辦公處,後在1946年政府把大樓拆卸重建為今天所見的舊法院大樓,該大樓在1951年落成。參見勞加裕與陳澤成,《澳門總督官邸》(澳門:遺產學會,2018年),第38、40、45、49頁。
【3】議事公局(澳門市政廳)在1964年8月10日把總督斜巷(Calçada de Governador)易名為傅禮士神父街(Calçada do Padre Fróis),新街名以十六世紀赴日本傳教的耶穌會士傅禮士(Luís Fróis)來命名,但街道突然易名的原因不明,以致當時坊間對沿用已久的街名轉變感到詫異。參見民政總署編,《澳門特別行政區街道——澳門編》(澳門:民政總署,2012年),第186頁;〈總督斜巷突變傅禮士神父街〉,載於《華僑報》,1964年11月18日,第4版。
【4】三角亭街(Rua do Gonçalo)原本坐落在議事亭前地與龍嵩正街之間,位於江沙路里(三角亭圍)附近,在新馬路開闢被取消。參見Leal Senado da Camara de Macau. 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e Outros Lugares da Cidade de Macau (Macau: Leal Senado da Camara de Macau, 1957), p. 283.
【5】議事公局(澳門市政廳)在1937年7月24日把監牢街改名為蘇雅利醫士街。參見《澳門政府憲報》,1937年7月31日第31號,第526頁。
【6】【6】大鵬巷(Travessa dos Tintureiros)原本坐落在營地大街與議事亭前地之間,現已被新馬路佔用。參見Leal Senado da Camara de Macau. 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e Outros Lugares da Cidade de Macau, 1957, p. 298.
【7】林翊捷,〈北灣街巷──新馬路的前奏〉,載於「澳門記憶」網站,https://www.macaumemory.mo/specialtopic_5c3815f835af441780ba4ec3aac4850b(2024年8月26日)。
【8】田瑜,《澳門近代城市法規條例工程報告彙編》,第66頁。
【9】田瑜,《澳門近代城市法規條例工程報告彙編》,第66頁。
【10】勞加裕與呂澤強,《澳門街市建築:1750 – 1950》(澳門:遺產學會,2019年),第25頁。
【11】勞加裕與呂澤強,《澳門街市建築:1750 – 1950》,第25頁。
【12】呂澤強,〈新馬路的規劃與建築〉,載於《澳門雜誌》第124期(2018年7月刊),第78頁。
【13】陳澤成編,《城市印記——澳門檔案館藏地圖精選》(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澳門檔案館,2020年),第16、17頁。
【14】陳澤成編,《城市印記——澳門檔案館藏地圖精選》,第14、15頁。
【15】陳澤成編,《城市印記——澳門檔案館藏地圖精選》,第22、23頁。
【16】《澳門政府憲報》,1910年9月24日第39號,第325頁。
【17】織篷圍(Patío de Cano),又名織篷里,原位於吳家圍附近,但已不存在。參見Leal Senado da Camara de Macau. 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e Outros Lugares da Cidade de Macau, p. 276.
【18】賦梅里(Beco dos Barbeiros)位於庇山耶街單數門號一邊的街尾附近,現已成為新馬路的一部分。參見Leal Senado da Camara de Macau. Cadastro das Vias Publicas e Outros Lugares da Cidade de Macau, p. 274.
【19】林家三圍(Beco do Louceiro),又名陶工里,據1993年《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提及是位於平線里3號至5號建築物,但從1903年的地圖應在平線里旁邊。該街在1990年代初被取消。參見澳門市政廳市政工程部地籍組編,《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澳門:澳門市政廳,1993年),第292頁;陳澤成編,《城市印記——澳門檔案館藏地圖精選》,第16、17頁。
【20】《澳門政府憲報》,1913年11月15日第46號,第574頁。
【21】呂澤強,〈新馬路的規劃與建築〉,載於《澳門雜誌》第124期(2018年7月刊),第78頁。
【22】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總署文化康體部編,《城市經緯——新馬路及其周邊街道特展》(澳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總署,2012年),第21頁。
【23】噶地利亞街原本是巴素打爾古街與通商新街之間的街道,該街道併入新馬路的一部分後,街名改用在現時位於連勝街和田畔街的街道。參見澳門市政廳市政工程部地籍組編,《澳門市街道及其它地方名冊》,第66頁。
【24】Leal Senado da Camara. Cadastro das Vias e Outros Lugares Publicos da Cidade de Macau. Macau: Typografia Po Man Lau, 1925, p. 76, 131.


更新日期:2024/09/20

作者簡介

勞加裕

從事澳門文史研究和普及工作,經營網誌“故城.回憶”。

延伸閱讀 更多專題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