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註:
A: 石排灣 B: 路氹連貫公路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3/03/29
標註:
A: 石排灣 B: 路氹連貫公路
更新日期:2023/03/29
民國二年(1913年1月1日─1913年12月31日)8月6日, 澳門政府公佈將進行下列工程:修整大炮台數種工程, 築平賣菜街(Rua da Estrelas)及整修溝渠, 接續東望洋斜巷(Calçada de Guia)之渠道由該巷16號屋起至東望洋斜坡(Rampa da Guia)止。《澳門政府憲報》1913年第27號, 第314頁。
澳門政府公佈修整大炮台工程
蘆兜城,本乃濠鏡澳中一小漁村也。既無城廓,又乏樓宇,只於蘆汀海灘之間,蓬寮水寨相望,帆檣林立,籬柵櫛比,橋棧環列如城,故稱蘆兜城。蘆兜城,又名石蘆頭。位於蓮峰山麓,面臨濠江海濱,在澳門西北,與望廈村西端相接,沿山傍直達蓮峰廟前,山間懸崖石壁,水上蘆葦叢生,故又稱石蘆頭耳。若從青洲海島東望,見其掩映於蘆草荻花之間,直一水雲鄉也。其山邊水湄間,只有一條泥路,爲澳門與關閘之交通要道,綿蜓直貫村中。村中居民,多屬水上居民,以捕魚及摇艇爲生。蓋該處對海即爲我國灣仔,舊日欲往北山、南屏之旅客,每多由此搭艇渡海,故沿途海邊,不少艇妹高叫“個佬叫艇呀!”向過客兜接生意,聲聲不輟,别是一番景象也。村中漁民,昔多迷信神權,故村中建有一間先鋒廟,漁民集會,聯送一海龍王神像,附祀於其間。每屆歲首神誕,捐貲搭棚建醮,慶閙非常。迨至同治年間,澳葡佔領蘆兜城後,迫漁民拆寮遷徙,該廟香火才告荒落耳。初時澳葡將該村路稍爲擴闊,稱蓮莖馬路。及至一九二四年後,填海築路,闢爲康莊大道,逐稱爲罅些喇提督馬路焉。而蘆兜城及石蘆頭之名,今亦漸爲人所忘卻,當年之漁歌唱晚,亦不復再聞矣!蘆兜城在初闢馬路時,澳葡以其路接關閘之蓮花莖,故取名爲蓮莖馬路。是時該路蜒蜓曲折,及後澳葡填海築港,始拉直路廈,而與沙梨頭海邊相接,改名爲罅些喇提督大馬路。今日之蓮莖巷及連勝巷等,即其遺址也。在蓮莖巷側,尚有昔日蘆兜城之部份村舍留存,今澳葡稱之爲蓮莖圍村。據澳葡市政廳之《澳門市街名册》載稱﹕“蓮莖馬路,當時此馬路,大略與現在之連勝馬路、蓮莖巷、連勝巷及罅些喇提督大馬路等,一部份之方向相同,現已不存。”“蓮莖圍村,座落在蓮莖巷左便附近入口處。在該巷一三號與二一號屋之間,出口處係空地云。”攷蘆兜城,實迺往日望廈村西邊圍外附地,即今之美副將大馬路西段,粤華女校一帶;又連勝馬路北段,柯高馬路以北一帶;及罅些喇提督大馬路近蓮峰山之一段;所有附近地區,皆屬昔日蘆兜城故址。自從澳葡於同治年間佔領蘆兜城後,拆寮闢路,鑿山塞海,擴展地方不鮮。於山邊建牛房狗屋,長亭厝莊;海濱築跑狗場、運動場,馬路縱橫,洋樓整列,已非昔日之蘆汀破艇,村舍菜塘原貌矣。
蘆兜城
咸豐三年(1853年2月8日─1854年1月28日)6月15日,《華友西報》報導,香港按察司休姆(John Walter Hulme)9年後重遊澳門時,發現澳門城市建設有不少的進步,特別是澳門郊區有許多進步,使“聖名之城”更加適合居住了。一條重要的從荷蘭園出發圍繞望廈廟的大車道(它環繞內港和穿過大三巴後的墓地,然後越過大炮台後的小山回荷蘭園)是一項策劃者們值得信賴的工程。The Friend of China, June 15th,1853, Vol. 12, No. 48, p. 190.
《華友西報》報導澳門城市建設有不少的進步
本澳路窄車多,交通擠塞,居民嘖有煩言。為了疏導交通,除挖隧道外,還建行人行車天橋,廿多年(約1970-1980年代)來已有卅多條。說起天橋,最早是往昔大賽車期間在賈羅布馬路出現的臨時行人天橋,方便南灣與新口岸行人來往,賽車後即拆卸。有一年,竹搭的天橋因觀眾聚集看賽車,不勝負荷,突然折斷,多人受傷,之後改為鐵架天橋。行人天橋分佈較廣,粗略統計,荷蘭園馬路、東望洋斜巷、賈羅布馬路、約翰四世馬路、火船頭街、漁翁街、何賢紳士馬路、巴波沙馬路、黑沙環馬路、黑沙環海濱公園及氹仔史伯泰海軍將軍馬路、運動場馬路、氹仔機場前,各有一條;友誼大馬路、水坑尾街、罅些喇提督馬路、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及氹仔孫逸仙博士大馬路各有兩條。初建的行人天橋,都要拾級上下,人們怕費時費力,貪圖方便,寧願冒險橫過馬路;後來增加配套設施,設置電動扶手電梯及路欄,吸引行人使用天橋。其中使用率最高的是水坑尾街麥當勞前天橋,而行人稀疏的是黑沙環馬路與馬場海邊馬路的天橋,主要原因選址不當。別具特色的行人天橋是連接大廈而建,如約翰四世馬路的天橋,連接中華廣場和一定好商場。何賢紳士馬路的行人天橋,設有斜坡式路面,是本澳唯一方便坐輪椅的殘疾人士使用的天橋。行車天橋建設,規模較大,佔地較多,耗資甚巨,利用率高,行車暢順。這類天橋分別座落高士德馬路、羅理基博士大馬路、友誼大馬路、罅些喇提督馬路、馬場北大馬路及氹仔機場前等處。從目前交通狀況來看,以後還將會陸續增建天橋,密如蛛網,務求路路暢通無阻,屆時,將成澳門交通特色之一。
蛛網式的城市天橋
民國三年 (1914年1月1日─1914年12月31日)6月27日,澳門政府公佈將進行下列工程:修整行政公署內側、馬交石防疫醫院和船政廳全座,並準備在東望洋炮台建造一所兵房,修整西墳馬路街道、厚堂街之街道及街渠由羅利老馬路 (Estrada de Adolfo Loureiro)起至7號屋止,重建風順堂外牆。《澳門政府憲報》1914年第24號,第279頁。
澳門政府進行修整行政公署內側等工程
水坑尾,在澳門東南隅,往昔包括水坑尾街、大井頭、近西街、白馬行、大步纜、鬼仔巷等而言,統稱爲水坑尾坊。該坊地勢,原處於柿山與琴山之間。每當天雨時,兩斜坡之山泉,即匯成一道坑水,經此流出南灣。坑水盡處,故稱水坑尾。自從明嘉靖時,市舶移駐濠鏡墺爲泊口,各國商賈,多擇斯處建設商行,於是繁盛起來,外人樓宇洶集,華紳富户相望,成爲澳中之古洋場。一六二二年,澳葡戰勝荷艦進襲,驅使荷蘭俘虜,在水坑尾與荷蘭園相接處,建築一度城垣,由大炮台橫跨至天文台,中間闢一閘門,名“水坑尾門”,並自以爲界。惟未得明朝當局同意,致被總督何士晉下令拆毁;旋復潛築,又被海道副使徐如珂再毁,卒仍建回短牆一道。後至同治年間,才自毁之。今在水井斜巷,及天文台下斜坡,尚有斷垣殘堞遺跡,足資攷古。按《中葡外交史》載:“澳城,天啓四年爲總督何士晉所隳。既而葡人又築,又爲海道副使徐如珂隳。”又光緒時,署香山知縣楊文駿之《查覆澳門新舊租界情形疏》中有云:“水坑尾門、三巴門、沙梨頭閘各門,均係同治二年毁拆。惟水坑尾東邊界牆,至今尚有存者,亦陸續毁拆,改造洋房。”水坑尾,原是茶絲貿易之區;大井頭,實迺榕蔭密佈之地。衆商行立,一井當前。井泉清而冽,商户汲於斯。該處雖仍屬水坑尾街,但人皆另呼之爲大井頭。大井頭,是指由白馬行口至近西街前之一段路。往時英、荷、西、法商人,多在此設立絲行及茶行,行廠非常廣大,生意亦頗興隆。直至鴉片戰役之後,各行多或遷港,間或結束,其遺址遂爲當時富户所購置,改營裘菟,於是建成巨第星佈,廣廈雲連。如當年之蕭家、鮑家等,其原址皆爲絲廠;又如王家、葉家等,其原址俱屬茶行。惟是白雲蒼狗,今又人事俱非矣。大井頭,在昔年澳門尚未有自來水設備以前,實迺該坊附近居民之食用源泉。自有自來水供應之後,該井遂被當局封禁,且將其填塞焉。綠榕樹下,石椅備陳,青草井前,錢練環繞,此爲當年大井頭之景象,爲汲者休息之地,爲過客歇步之區。自從澳葡拓展馬路後,掘去巨榕,改植小樹,劃作安全島,無復舊平台,一切皆易舊觀矣。水坑尾與大井頭之劃分,據《澳門市街名册》稱:“水坑尾街,由家辣堂街及近西街附近,即南灣街對面起,至肥利喇亞美打大馬路,即東望洋街與水井斜巷之間止。此街由起首,至白多祿局長街止一段,中國人多稱之爲大井頭。其餘之一段,始稱其本名水坑尾街云。”往昔水坑尾之綠色洲,以大井頭最爲蓊鬱。該綠洲又因竹園圍橫出,將其截爲兩段。南段榕陰井冽,固然水冷風涼;而北段亦有古榕六七株,蟠根蔽日,足蔭行人者。自從澳葡改良路政,闢此處爲雙行車路線,於是鋸去老榕數株,只餘其三。三榕樹適對高可寧住宅門前,堪輿家遂譽爲三枝香云。不知該處原有六七株榕樹,當年朝向王隸住宅,又作如何解釋耳,足見無稽也。水坑尾口,細井巷側,某麵包公司左鄰,當年曾爲楊鶴齡寓所。攷楊鶴齡迺老革命黨人,晚清時與孫中山、陳少白、尤烈等發起推翻滿清運動,被舊勢力誣爲四大寇。據《孫中山先生自傳》云:“余常往來於香港澳門之間,大破厥詞,無所忌諱。時聞而附和者,有陳少白、尤少紈及楊鶴齡三人,非談革命則無以爲歡,數年如一日。故港澳間之戚友交游,皆呼余等四人爲四大寇。”及革命黨推倒滿清後,軍閥乘之,楊鶴齡迺退休居澳。民初時期,猶常見其徜徉於水坑尾大井頭間,喃喃自語,咄咄書空,終於抑鬱以殁。楊鶴齡初本居於近西街者,孫中山及革命黨人,時常來往其舍,運械製彈,集議籌謀,都假此爲秘窟。水坑尾坊,果爲革命策源地之一歟!水坑尾坊近大井頭處,有天神巷焉。今日雖屬橫街小巷,往昔原迺通衢要津。蓋曩日澳中,洋務行口及西人住宅,多在水坑尾、大井頭、南環等地;而營業市場及店舖倉棧,則在營地街、關前街、北灣一帶。當時尚未有新馬路等交通大衢,兩處來往,唯藉天神巷出入,故天神巷上,西人男女絡繹於途,古人多稱西人爲洋鬼子,因號天神巷爲鬼仔巷焉。天神巷,既爲西人住區與商業市場之交通橋樑,出入必經之道。在舊澳門街中,可算繁盛要道之一。昔日無論巡遊出會,軍隊操演,旅客車輛,婚喪儀序,都經是間,即西人主教之駟馬高車,亦駐駕於此。當時澳中之富户,以其爲繁盛街道,亦多卜居焉。如王祿、曹有、宋紳、何老桂、何老旺輩,皆在此大興土木,經之營之。建成渠渠廣廈,皇皇大屋,比鄰接壤,對宇望衡。至今天神巷上段,猶是古舊建築,次第連續也。但今澳門市區擴展,馬路開闢,西人散處各方,富户遷徙異地,交通有新馬路,車輛亦不必經此,於是天神巷之交通地位,遂爲時代所淘汰;而與寬衢大道相比,則更相形見絀。因此行人鮮到,已不爲衆所注意。甚至鬼仔巷之名,亦幾爲人所忘記矣。水坑尾坊之白馬行街,實迺古時澳城門外,各村鄉民來澳入市之孔道。因其北端直衝澳城之水坑尾門,南端則與大步纜相接,可通往營地市區也。早於一六九六年時,澳葡之第一任主教賈尼勞氏,曾於白馬行街創立一所聖辣非醫院,開亞洲最早用西法治療之先河。因屬天主教會所辦,初時不免帶着宗教形式,故衆皆呼之爲醫人廟。澳葡亦以有此醫院,名該街爲醫人廟街,或聖辣非醫院街。但居住於該街之中國同胞,自然不喜此不吉利街名,適當時醫院左鄰,有一所英國渣甸洋行,迺代理白馬牌威士忌酒者,門前繪有一幅白馬廣告畫,異常觸目,故人皆稱此洋行爲白馬行,而該街遂亦沿呼爲白馬行街。後澳葡自知醫院街名不雅,今迺改稱爲伯多祿局長街耳。往日白馬行街中,設有外國商行多家,規模宏大,經營販運中國之茶葉或蠶絲出口。迨至香港開埠後,各洋行多結束遷往香港,其中一家大茶行遺址,後改建成一條余敦善堂圍;另一家大絲廠遺址,後改建成一條柯傳善堂圍,由此可想當年廠行,佔地之廣袤也。至於該街中,當年亦有不少富户巨宅,如曹氏、何氏、吳氏等大屋,或改建作商店多家,或改建爲基督教堂,滄海桑田,幾經變易矣。釣魚台,昔日水坑尾坊之白馬行街口。石台高築,土欄前障,下有一大井,泉水清溢。以居高臨下,仿如一釣魚台然,故名。石級傍出,路通柿山斜巷口。台上有大屋兩間,其中一間爲三層洋樓,兩翼前伸,屼然雄踞台上。該樓屋頂之旗杆,嘗於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時,升起第一枝革命旗幟,爲全澳同胞倡焉。攷該座洋樓原迺“濠鏡閲書報社”。當清末孫中山先生提倡反清革命時,澳中之同盟會會員,參照海外各處進行革命工作所採用之書報社形式,在此設立“濠鏡閲書報社”。據《辛亥革命回憶錄第二集》,澳門之老同盟會女會員趙連城憶述:“在白馬行街釣魚台的一座三層大樓,成立了‘濠鏡閲書報社’。該社由盧怡若以紳商資格,取得澳門葡政府批准立案,並向各界發動募款捐書。閲書報社成立後,即公開徵求社員,又在社員中發展同盟會會員,那時同盟會也很重視青年工作。在過去積極參加反清宣傳活動之“培基學校”學生中,有六人如:古桂芳、馮秋雪、馮印雪、區韶鳳、何國材、和我(引者按:趙連城自稱),首先被接受加盟。”她又稱:“當時支部的主要負責人,還有:盧怡若、劉公裕、陳峰海、劉卓凡、陳卓平、林了儂、梁倚神、劉大同等……那時閲書報社,實際上已成爲同盟會的一個半公開的機關……閲書報社的工作,持續了半年多。後來廣州光復,主要負責人都先後回内地,社的組織,便無形中陷於涣散云。”釣魚台介於水坑尾坊之白馬行與大步纜街之間,台前道路亦爲澳門南北交通之要道。台傍之柿山斜巷,原有水一道自柿山直下,橫跨路中而達天神巷口之左方,渠面雖不甚闊,惟途人經此必須大步跨過,稱之爲大步纜。蓋纜者,俗言跨步也。或謂由天神巷口至賣草地路口一段,巷既狹窄,路又曲折,行經此者,常覺摩肩接踵,爭先恐後,以避擠迫,大步纜之名,由此而來也。姑勿論其因水渠阻道,抑或巷窄人擠,以致經此途者,均需大步跨越,而路政則實應改良。一九一七年,澳葡當局迺有拆修大步纜馬路之舉,拓展路面,因其路接板樟堂前地,故改稱爲板障堂街焉。至於大步纜口、釣魚台下之大井,於抗戰後始被填塞;且於該址建成小型店舖一列,竟把釣魚台掩蔽,不復見高台巨廈矣。濠鏡閲書報社之社址建築物,今亦被拆毁。惜哉革命歷史性之建築物,已成廢墟矣!
水坑尾坊
從咸豐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從本年起,澳門政府開始綠化澳門的山坡和修整道路,在賈多素總督領導下,開始了澳門的造林運動。阿馬羅(Ana Maria Amaro):《19世紀一位土生葡人迄今未發表的日記》,引1851年《澳門和帝汶省政府憲報》,載《文化雜誌》第40—41期,2000年。
澳門政府綠化澳門的山坡和修整道路
蓮花大橋是澳門第三座大橋,也是陸路通往內地的第二條通道,連接京珠高速公路,對珠澳交通、經濟將會起着促進作用。這是珠澳兩地友好合作、迎澳回歸的大型建設,更顯示澳門與大陸一脈相承,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蓮花大橋命名,因為蓮花是澳門的象徵。它西起珠海橫琴島,東接澳門路氹填海區,橫跨兩地之間的十字門夾馬口水道,全長一千七百多米,寬三十米,雙向六綫行車,氣勢宏偉,宛若長龍。大橋分行車道及行人道,中央是珠澳分界線,兩地共投資二億元人民幣建造(其中澳門段七百二十米,造價近八千三百萬元),一九九八年九月和十月間分別施工,九九年十一月十四日合攏,十二月十日揭幕,待各項工作準備妥當,二零零零年三月廿八日通車。由於兩地行車交通不同,本澳車輛靠左行,而內地車輛靠右行,為解決過境換線問題,珠海段橋頭設計了新穎的雙圓引橋,使得雙方車輛經過引橋時完成自動換線行駛。澳門段的配套工程路氹城邊檢大樓,設有旅客出入境櫃台廿八個,水警稽查隊櫃台四個;大樓左右兩側設有出境或入境車輛檢查通道;外圍還有停車場、候車站和巴士站等設施。整座邊檢大樓佔地六公頃,建築面積九千平方米,各項設施齊備。 在大橋開幕禮上,前澳督韋奇立和前新華社澳門分社社長王啟人均表示蓮花大橋是珠澳“雙方努力合作的結果和結晶,象徵友誼、合作和對未來充滿信心。”這麼説,蓮花大橋是一座通向未來的橋。
蓮花大橋通向未來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