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錨地——沙瀝
東亞大酒店——1935年摩登地標
從三幢酒店大樓看新馬路的折衷設計美學
國際酒店的研究故事
心繫澳門 拓展未來 —— 澳門基金會四十週年網上展覽
“天路遺緒──澳門西式墳場遊蹤”網上展覽
澳門有乜水──百年澳門供水點滴網上展覽
光影留痕——李公劍先生攝影作品展
上載空間配額:
熱門搜索
澳門基金會舉辦以“心繫澳門、拓展未來”為主題的網上展覽,回顧四十年來發展歷程,從奠定澳門高等教育體系的基石,培養澳門及外地人才,推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到開拓科學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構建和弘揚澳門和諧的優良社會傳統。
墳場是一個人在城市中的最終歸宿,同時承載著這些故人一生的往事,以致他們所見證的城市發展歷史,本展覽將通過以與觀衆共同游歷基督教墳場、聖味基墳場,瞭解墳場故人的生活往事,同時感受墳場的設計美學。
“水資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澳門三面臨海,然而過去曾因嚴重缺水問題,需要“制水”多月來解決。為了紀錄澳門在水資源方面的歷史轉變,澳門記憶特別聯乘海事及水務局和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澳門有乜水──百年澳門供水點滴”網上展覽。
第四條跨海大橋“澳門大橋”即將在今年建成通車,大橋其下的海面又再進入公眾視野。許多朋友可能不知,現時友誼、澳門兩條大橋橫跨而過的澳氹之間海面,在17至19世紀中葉時名聞中外,許多地圖、環球旅遊書和中外商務指南都有提及。
要研究澳門東亞酒店的歷史,先要了解先施公司。以前聽老人家講先施公司曾經在東亞酒店2樓營業過一段時間,但坊間都沒有歷史照片,只有零星的廣告報道,所知甚少。本文將結合筆者的藏品與實地考察,梳理一段先施公司澳門支行與東亞酒店的故事。
在澳門的建築設計中,折衷風格透過一些葡國(包括土生葡人)及英國的設計師在19世紀下半葉帶來,形成了一股設計潮流。相較於古典復興(新古典),澳門出現的折衷風格雖然仍然可以見到古典柱式或羅馬圓拱等古典建築元素,但整體設計在比例上、構圖語言上,都較古典復興隨意,而且會混入源自西方不同時期或不同文化(甚至源自東方)的設計元素。1918年開闢完成的新馬路,由於當時的社會情況,折衷風格被大量地運用在房屋的設計上,當然也被投資者使用在酒店建築。
黃文輝 | 第四條跨海大橋“澳門大橋”即將在今年建成通車,大橋其下的海面又再進入公眾視野。許多朋友可能不知,現時友誼、澳門兩條大橋橫跨而過的澳氹之間海面,在17至19世紀中葉時名聞中外,許多地圖、環球旅遊書和中外商務指南都有提及。
鄭國興 | 要研究澳門東亞酒店的歷史,先要了解先施公司。以前聽老人家講先施公司曾經在東亞酒店2樓營業過一段時間,但坊間都沒有歷史照片,只有零星的廣告報道,所知甚少。本文將結合筆者的藏品與實地考察,梳理一段先施公司澳門支行與東亞酒店的故事。
呂澤強 | 在澳門的建築設計中,折衷風格透過一些葡國(包括土生葡人)及英國的設計師在19世紀下半葉帶來,形成了一股設計潮流。相較於古典復興(新古典),澳門出現的折衷風格雖然仍然可以見到古典柱式或羅馬圓拱等古典建築元素,但整體設計在比例上、構圖語言上,都較古典復興隨意,而且會混入源自西方不同時期或不同文化(甚至源自東方)的設計元素。1918年開闢完成的新馬路,由於當時的社會情況,折衷風格被大量地運用在房屋的設計上,當然也被投資者使用在酒店建築。
呂澤強 | 國際酒店於1941年開幕,當年曾經是澳門最高的酒店,原酒店於1996年結業,被收購後於2023年8月18日重開。這個矗立在新馬路末端的地標式建築,在空置20多年後重現光芒,引起市民的廣泛討論,然而,坊間有關國際酒店的資料眾說紛紜,本文擬一一拆解。
新馬路的誕生——一場劃時代的開路工程
勞加裕 | 新馬路和議事亭前地(噴水池),可以說是澳門市中心的代名詞。雖然人人稱之「新馬路」,但實際上她已經有百多年的歷史,可以躋身老街之列(雖然無法與鄰居營地大街相提並論)。新馬路的誕生可說是一次劃時代的大工程,但為何政府會有開闢新馬路的打算?是誰設計這條街道?新馬路又是如何開闢?
澳門城牆與城門
關俊雄 | 城牆和城門在澳門的歷史上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自16世紀葡萄牙人開始在澳門建立定居點以來,澳門成為東西方貿易的樞紐和葡萄牙在遠東的重要據點,隨著貿易活動的增多和人口的增加,防禦需求漸長,葡萄牙人逐漸建設了完善的軍事防禦系統,包括炮台、城牆以及多座城門。這些防禦設施不僅作為澳門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當時的建築技術和防禦策略,也劃定了昔日葡萄牙人租居範圍,是城市歷史變遷的獨特見證。
北灣街巷──新馬路的前奏
林翊捷 | 新馬路作為今日澳門市中心的地標,今日成為澳門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條重要的景觀軸線,遊客必到之處。新馬路自開通以來,整個世紀一直吸引着各界的目光,但新馬路的出現,就如本地建築界對拓寛街道的術語:割街,是一種機械式的切割,將原來內港的街道肌理、脈絡如外科手術一樣切開,再放入新的人工管道,形成新馬路與周邊街巷的不協調又充滿趣味的現況。如今再追憶,未有新馬路前的內港區,究竟是怎樣的光景?
議事亭前地上的風景——澳門市中心的百年演變
勞加裕 | 講到澳門的市中心,大家可能聯想起議事亭前地,雖然這座廣場的規模不大,但它座落在繁華的市區,並且是不少節慶活動舉行或巡遊必經的路線,使這座廣場有著重要的歷史和社會意義。對澳門的居民來講,議事亭前地還有一個更熟悉的名稱——「噴水池」,原因就是廣場上有一座噴泉,但在歷史上,議事亭前地在幾百年的歲月裡並非一成不變,前地的風景有過多次變化。
李公劍先生逾半個世紀的攝影歷程,足跡遍及大江南北,作品數量巨大,以光影保存了澳門的真實情景和發展軌跡,也表現了攝影師對澳門濃厚的感情。
關鍵字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請填寫下面表格,完成手機驗證
請填寫下面表格,完成帳號創建
填寫簡單背景資料, 專享VIP會員功能: ✔ 200MB專屬相冊 ✔ 有獎問答遊戲 ✔ 相片徵集及投票
註:請核實上述個人資料真實正確,若資料有誤將影響您參加本站活動或領取獎品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