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开埠初期,澳门已有工匠建造和修理房屋,尽管明、清政府严禁葡萄牙人在城内兴建新建筑物,但建筑还是会因日久失修,或受台风或祝融所破坏,因此仍有不少来自香山县的华人工匠在城内修理房屋。随着19世纪中叶以后政治局面的转变,澳门的建筑不再受清政府的严格限制,而澳葡政府也开始兴建新建筑和建设来优化城市,一些来自葡萄牙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参与工程。另一方面,本地木艺业、泥水业和建筑业也先后成立上架行会馆、泥水行会馆和仁德堂公所的行会组织来联系工友,澳门当时建筑业的兴盛可见一斑。
随着澳门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澳门建筑业在技术和人员方面也向专业化发展。现时,澳门建筑业可分为探土挖泥与地产工程、兴建与改建楼宇工程、土木工程,以及安装工程等,主要是采用连工包料计价,通过合约进行。1960年代,澳门共有54家建筑商,至1981年增至188家。建筑业从业人员从1981年的一万人增加至2018年逾三万人,是澳门的重要行业之一。
参考资料:
黄启臣、郑炜明:《澳门经济四百年》,澳门基金会,1994年。
“统计数据库”,载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网:https://www.dsec.gov.mo/TimeSeriesDatabas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