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2月6日─1618年1月25日)10月,澳門學院住校人數為92人,其中神父51人,修士41人。[1]
[1]李向玉:《漢學家的搖籃: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第94頁;高瀬泓一郎:《キリシ夕ソ時代の文化と諸相》,第357頁稱學院有耶穌會士42人,學生10人。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2月6日─1618年1月25日)10月,澳門學院住校人數為92人,其中神父51人,修士41人。[1]
[1]李向玉:《漢學家的搖籃: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第94頁;高瀬泓一郎:《キリシ夕ソ時代の文化と諸相》,第357頁稱學院有耶穌會士42人,學生10人。
更新日期:2019/01/15
崇禎十五年(1642年1月30日─1643年2月18日)7月,在葡萄牙恢復獨立若奧四世登基的慶典中,澳門的華人基督徒街區和日本基督徒街區的慶祝活動尤為引人注目。來自廣場教區(十字大街)的華人基督徒一個團,在軍官和下級士官的指揮下舉行了閱兵式,還用自己的武器進行操練,精湛的射擊表演彈無虛發。日本街區(聖保祿街)的基督徒則於7日晚到8日晨間舉行了火把遊行活動。他們身著日本民族服裝,彈起弓弦和其他樂器,手持扇子,肋下掛著戰刀,踏著優美的舞步遊行。在慶祝活動中,華人基督徒的情緒最為高漲。博克塞:《16—17世紀澳門的宗教和貿易中轉港之作用》,載《中外關係史譯叢》第5輯,第91頁。
澳門的華人基督徒街區和日本基督徒街區的慶祝活動引人注目
萬曆十八年(1590年2月5日─1591年1月24日)7月21日,范禮安率領的日本天正遣歐使團回到長崎,並將澳門印刷所中的印刷機帶去日本。這台在澳門停留了兩年的印刷機原本就是范禮安為日本耶穌會準備的。1578年12月1日范禮安在果阿寫信給埃武拉大主教特托尼奧•布拉干薩(D. Tetónio de Bragança)稱:“我已命令運來印刷機,我自己會帶去日本,以便在那里印刷適宜日本使用的書籍。”在運往日本之前,范禮安神父命令孟三德神父將他在航途中用西班牙文編纂《天正遣歐使節記》一書書稿譯為教會內部通用的標準拉丁文,並在澳門印刷出版。馬愛德:《范禮安——耶穌會赴華工作的決策人》,載《文化雜誌》第21期,1994年。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3, p.310.泉井久之助:《天正遣歐使節記:解說》,第713—715頁,轉自戚印平的《澳門聖保祿學院新探》(澳門文化局2006年獎學金項目,未刊稿),第7頁。《天正遣歐使節記:解說》認為《天正遣歐使節記》是澳門印刷的第一種書,其實在1588年還重印過《公教兒童教育》一書。
范禮安率領的日本天正遣歐使團回到長崎,並將澳門印刷所中的印刷機帶去日本
天啟四年(1624年2月19日─1625年2月6日)12月,葡萄牙耶穌會士小駱入祿神父因院長去了印度而代理聖保祿學院院長。高瀬泓一郎:《キリシタン時代の文化と諸相》,第328頁。
葡萄牙耶穌會士小駱入祿神父代理聖保祿學院院長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2月1日─1594年2月19日)2月27日,澳門議事會四大頭人市政議員安東尼奧•柯斯塔(António da Costa)、諾瓦伊斯•費雷拉(Francisco de Novais Ferreira)和安當•卡爾德拉(Antāo Caldeira)及理事官貝爾南迪諾•阿瓦倫加(Bernardino Aratújo de Alvarenga)批准孟三德神父向議事會提出的援助建築聖保祿學院資金的請求,並決定從當年運往日本的絲綢資金和收益中提取200兩白銀予以資助,由書記官伽斯帕爾•羅沙(Gaspar da Rocha)記錄在案。Domingos Maurício Gomes dos Santos, Macau, Primeira Universidade Ocidental do Extremo-Oriente, p.11.
澳門議事會批准援助建築聖保祿學院資金的請求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11月19日,《真理報》(A Verdade)週刊在澳門創刊,康斯坦修‧施利華(Constãncio José da Silva)為創辦人兼主編。主要編輯人員有卡瓦略·萊戈(JoséMaria Ernesto Palmeira de Carvalho Rego)和貢薩維斯(V.A.Gonçalves)。康斯坦修同他父親若瑟‧司利化一樣,是一位崇尚民主、提倡新聞自由的政治報人。他文風辛辣,經常發表文章抨擊政府的政策及教會,曾多次以所謂濫用新聞自由而被起訴。1910年12月7日被澳門政府查封停刊,1911年1月7日複辦直至1911年4月。Manuel Teixeira, A Imprensa Perió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 p.73—74.
《真理報》週刊在澳門創刊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1月29日─1550年1月17日)8月15日,受葡印總督加西亞•薩(Garcia de Sá)和果阿和馬六甲主教的委託,彿蘭西斯科•沙勿略率兩名西班牙傳教士抵達日本鹿兒島(Kagoshima),開始在日本傳教。蘇拉馬尼亞姆:《葡萄牙帝國在亞洲:1500—1700政治和經濟史》第4章,第111頁。
彿蘭西斯科•沙勿略抵達日本傳教
時間: | 明中後期(1494-1644年) |
1617年10月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王堂區 |
聖保祿學院(Colégio de São Paulo) | |
關鍵字: | 住校人數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一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第345頁。ISBN 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10168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