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1/01/28
更新日期:2021/01/28
同善堂是著名的澳門慈善社團,其創立於1892年,初名“同善別墅”,有值理張敬堂、蔡鶴朋、王麟生、王藹人等。同善堂的宗旨是“同心濟世,善氣迎人”。初時,在板樟堂第27號屋辦理贈醫施藥及宣講善書等服務;不久,在議事亭前地購地興建堂所用房,位於議事亭前地14號。1920年前後,議事亭前地堂址為政府徵用興建郵政大樓,同善堂短暫遷往福隆新街;1924年,位於爐石塘(今名庇山耶街)的現址新廈落成後遷入,沿用至今。
同善堂
同治六年(1867年2月5日─1868年1月24日)2月2日,澳門總督柯打宣佈,考慮到仁慈堂收容遺棄女嬰對社會風俗有害無利,禁止再從事此類善舉,並拆除孤兒院收置嬰兒的櫃子。數字顯示,1857年1月1日,仁慈堂收容45個棄嬰,1866年12月31日時達到107個,10年間收容總數為2286名。負責研究論證仁慈堂設立之必要性的委員會主席洛佩斯‧席爾瓦在他的報告中說:“棄嬰死亡率之高十分少見,10年中死亡嬰兒占95. 5﹪,幾乎全部是中國兒童。”總督新法令於當年2月8日生效。至此,仁慈堂只負責照料此前已收容的嬰幼兒。然而法令並不能改變現實,櫃子雖被取消,但仍有很多棄嬰被拋棄在仁慈堂大門口,後者亦不得不收容他們。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66頁。
總督柯打宣佈禁止仁慈堂收容遺棄女嬰
時間: | 回歸祖國(1999年-) |
1999年12月 | |
關鍵字: | 澳門中華總商會 |
澳門回歸 | |
慶祝活動 | |
公益金百萬行 |
資料來源: | 澳門中華總商會慶祝成立一百周年籌備委員會特刊組主編:《澳門中華總商會慶祝成立一百周年紀念特刊》,澳門中華總商會,2013,第309頁。ISBN 978-99937-750-4-1 |
著作財產權人: | 澳門中華總商會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中華總商會 |
權限範圍: | 澳門中華總商會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澳門中華總商會--慶典節日及紀念活動 |
語種: | 中文 |
資料類型: | 圖片 |
照片 | |
彩色 | |
登錄號碼: | p0014068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