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在空地上编整帆,准备扬帆出海作业。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渔民在空地上编整帆,准备扬帆出海作业。
更新日期:2019/11/16
宣统二年(1910年2月10日—1911年1月29日)11月21日,葡国政府谕令将澳门盐、鱼出入口买卖生意办法更改。自1906年1月18日上谕卖盐生意废去承充改用领牌,意在使零卖之盐价稍平,以裨益百姓起见,但盐价未见减平反转增昂。而且国课收益亦为减少,合四年计之,短收109056元,足见废免承充,国课受亏,而人民亦无所益。现仍用承充之法,招人投充。至于澳门鱼务生意归一人承充,与任便各人自由贸易,两者均属不宜。今改为鱼业中人联合设立一行,归其承办,则比之现在承充估值抽规较为妥善。《澳门政府宪报》1911年1月7日第1号。
澳门盐、鱼出入口买卖生意办法更改
光绪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4月16日,署理管理华人事务官小若阿金‧巴士度律师与氹仔行政长官商谈路环南面海湾捕鱼纳税问题。他认为大横琴岛寺庙的中国主持确实在法庭出示了香山政府一份非常合法的文件。中国当局在文件中申明“路环的两个海湾归属寺庙,给予其征税权”。巴士度表示希望了解能使他有所行动的详情,因为他认为情况十分复杂。海岛市政委员会主席简单地答复说葡萄牙当局对路环拥有完全的管辖权,黑沙和竹湾海湾均在该地区,甚至战船也要受葡方据点的监督,中国当局并未表示任何不满。由于属于葡方水域,故应对其使用葡萄牙法典中规定的民事法律,特别是第395条。除此而外,不存在给予受行政管理条例制约的公共地方的个人以任何特权的法律。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222页。
路环南面海湾捕鱼纳税问题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1927年12月31日)本年,据本年年鉴资料,捕鱼业仍为澳门最重要的行业之一,大约有2万名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员以此行业为生。施白蒂:《澳门编年史:20世纪(1900─1949)》,第217页。
1927年捕鱼业仍为澳门最重要的行业之一
咸丰元年(1851年2月1日─1852年2月19日)8月14日,奉总督命谕各人知悉:照得现准旧鱼栏华人郑亚初、徐已生、郑亚二、卢亚垒、刘亚看、郑智和等相应照旧承充鱼栏,其所有入澳鲜鱼、咸鱼,全归伊等办理。自咸丰元年(1851)七月初五日起,限期两年,期内不准别人私充。如有违命,按例分别罚银惩罚。各宜知悉。特谕。《澳门政府宪报》1851年8月23日第40号。
华人郑亚初、徐已生等获续承充鱼栏
光绪五年(1879年1月22日─1880年2月9日)12月26日,澳门总督贾拉沙发布告示:据氹仔、过路湾各行铺户及居民人等禀称:氹仔、过路湾鱼生意,今准人揽头承充,在公物会定立合同,于1880年1月1日起行。此虽似有利于国课,而实有损于两湾各项生理之人等情。据此,查该承充人必定折磨渔户,以抽规银填足应纳之价,该渔户等无力完缴,业有舍弃氹仔、过路湾,迁徙大西洋不辖地方营生,致不协助兴旺两湾各项生理。盖此两湾各铺户,所特赖者,系渔户交易为最。若使渔户失散,该铺户必致歇业,舍弃两湾而迁徙别处营生求食耳。至该两湾规项公钞,大约出自各项生意之人,如或各项生意之人歇业,该二处必然失其兴旺,变为无用之区。今查承充人所应纳规价,虽大损于己,亦须缴纳,明见此规必有进入,惟别项之规银公钞定有减少,则其害者多而利者寡。立睹其害之将至,必须筹躇杜绝,或与承充人酌量,或用严法蠲免。查今承充抽收氹仔、过路湾鲜鱼、咸鱼规银之人禀称:己卯年八月二十九日与公物会所立合同,有窒碍于百姓,并于承充人获利无多,求将合同销废等语。又查,凡有地方之责,其最要者使百姓平安而兴其利,并非以百姓受累亦独图国课之裕,况加增此规项,屡非能久远耳。据与公物会商议,无创出销废合同之意,惟如承充人禀求,将合同销废,自应准行等因。今据承充人禀请销废合同,本大臣拟以氹仔、过路湾抽收鱼规,著仍照经拟章程办理,所有己卯年八月二十九日公物会立定于1880年1月1日起行之合同,今即销废。《澳门政府宪报》1879年12月27日第52号。
澳门总督贾拉沙发布告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2月2日─1898年1月21日)本年,澳门鱼栏行变动较大,向来渔船计有700只,今则实存430只,业渔人数约只5000名,以致承顶转让、倒闭等情形颇多。如义友堂刘绍修承顶“源来鱼栏”;郑发等人的“赞利”、“鸿利”二栏的变动;杨士彬承顶澳门营地街市门牌第68号“新两全”鱼栏生意;谭桂甫等人承顶果栏街门牌第19号安吉海味生意;合和堂用本银1500两顶受路湾海旁街门牌第14号锦隆鱼铺生意;义合堂张彭及郑星南、辛俭坡等人合股经营在澳门皇家新街门牌第105号开设的昆隆海味店倒盘等等。据上年的“拱北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中透露:澳门盐价日贵,渔户皆欲将鲜鱼装往香港醃制也,应是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澳门政府宪报》1897年3月13日第11号,5月1日第18号,5月23日第21号,7月10日第28号,8月14日第33号,10月30日第44号;《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1887—1946》,光绪二十二年(1896)拱北口华洋贸易情形论略,第178页。
澳门渔业不景气
时间: | 民国时期(1911-1949年) |
1925年-1941年 | |
关键字: | 渔民 |
渔业 |
摄影: | 若瑟‧利维士‧嘉德礼(Catela, José Neves) |
资料来源: | 若瑟・利维士・嘉德礼:《永不回来的风景 : 澳门昔日生活照片》,澳门艺术博物馆,2001,第150页。ISBN 99937-29-26-4 |
藏品所有人: | 澳门基金会 |
储存地点: | 澳门艺术博物馆 |
数位作品提供者: | 澳门基金会 |
权限范围: | 如需使用有关资料,需征得有关版权实体的同意。 |
语种: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资料类型: | 照片 |
黑白 | |
登录号码: | p0000165 |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