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十六年 (1937年1月1日-1937年12月31日)1月13日,澳門政府發佈公告,宣佈擬於2月16日上午11時在財政總局大堂內將澳門、氹仔及路環開收簽鋪票、白鴿票、山票生意出投招人承充,以3年為期,即由1937年2月17日起計。底價為94萬元,押票銀94000元。[1]最後由高可寧、傅老榕等人組建的泰興娛樂總公司投得專營權。泰興娛樂總公司在中央酒店、福隆新街和十月初五街分設三家賭場,承包澳門賭業,皆為骰寶、番攤、牌九以及鋪票、白鴿票、字花之類中式賭博。該公司與澳門政府財政廳簽訂專營條約,主辦全澳門賭場業務,每年繳納賭稅合葡幣180萬元。其中全澳門賭場工作人員共有七八百人,中央酒店佔1/3,規模為全澳之最。傅老榕原名德用,後改為德蔭,1894年生,廣東南海人。1913年,時年19歲的傅老榕到香港謀生,初為雜工及輪船機械學徒,後因事系獄10個多月,出獄後在桂、梧、邕、柳等地之間從事貿易。1930年,豪興娛樂公司成立,並投得澳門賭場的經營權,深得前廣東銀行行長霍芝亭和香港康年銀行創辦人李聲怇的支助。1935年,傅老榕與霍芝亭等人在深圳另立門戶,開設了一間賭場,由於交通方便,賭客盈門,澳門賭場因此日益蕭索,甚至1937年豪興娛樂公司也虧蝕淨盡,商人畢侶儉接受續辦一年,亦挨不住虧蝕。1938年,由於民國政府取締深圳賭場,傅老榕遂捲土重來,投得澳門賭場的經營權,初期生意平平,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到澳避難富人驟增,澳門賭業日益興旺起來。傅老榕除經營娛樂業外,並在香港創設德記船務貿易有限公司、廣興置業有限公司、大華置地有限公司、大華影業有限公司及其他商業,聯號分佈港澳兩地,在港澳經濟上佔有重要地位,由此傅老榕在20世紀40—60年代與高可寧、何東、羅文錦等合稱香港四大家族。在社會慈善事業方面,傅老榕對澳貢獻良多,抗戰期間,救濟澳門難民,出錢出力,毅然擔負起責任。故歷任澳門中華總商會、鏡湖醫院及同善堂名譽顧問之職。[2]
[1]《澳門政府憲報》1937年1月13日第3號。
[2]Manuel Teixeira, Toponímia de Macau, Vol. Ⅱ, p. 462; Henrique de Senna Fernandes, Cinema in Macao, Part Ⅱ, 1930—1931, The Thrill of The Talkies, in Review of Culture, 1995;何文翔:《香港富豪列傳》之二《傅老榕》;《澳門總體統計回顧》,澳門官印局1994年編印;明士:《澳門博彩業巨擘:旅遊娛樂公司》,載《廣東文史資料》第47期,1986年;鄧志清編:《港澳聞人錄》,第56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