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蕙屏,字芥樵,一作號芥樵,香山縣鐵城(今屬中山市石岐)人。清代詩人。 羅蕙屏自少聰明好學,不事科舉,志趣高尚,淡泊名利,不喜做官;平生致力作詩,謳歌吟誦近三十年,從無間斷。 羅蕙屏兼工琴畫,足跡沒有走出廣東,像黎二樵一樣,聲名在嶺海間傳播。當時,所有與羅蕙屏交往的都是知名人士。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羅蕙屏去世,終年77歲;著有《翠藤館吟草》四卷。[1]現錄羅蕙屏的詩三首: 《蓮峰晚眺》[2] 一雙遊屐等漂萍[3],放眼雲煙人渺冥。晚寺鐘聲搖落日,寒空鴉點散零星。[4] 青山極目分今古[5],紅樹經秋作醉醒。[6]徒倚東皋何處好[7],臨風徒此詠榛苓。[8] 《即景》 天地一何皎,涼風吹我衣。月光經雨濕,花影隔煙微。 剪燭思前事,焚香得靜機。寥寥對殘卷,尚惜客來稀。 《南河月》(懲蕩遊也)[1] 南河月,幾圓缺。千年玉兔老無心,那管歡娛復離別? 茫茫河水浮光來,舊花零落新花開。黃金浪擲苦無底,月色紉作金銀台。 纏頭一曲淚珠落,酒性夢迴淚蕭索。歡場轉瞬付浮漚,壯志何心填欲壑。 河水清,河月好,看月之人,詎長保! 水不能言人自老!南河月,供煩惱! [1]何文廣:《〈香山詩略〉續篇》,載《中山文史》(第04-06輯),中山:中山政協,1984,第166-168頁。 [2]李暢友:《港澳詩選注》,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第205-206頁。 [3]一雙句:意謂自己就如浮萍到處漫遊。遊屐,或指謝公屐。南朝宋詩人謝靈運遊山時常穿一種有齒木屐,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後齒。 [4]零星:零落的星星。 [5]極目:極盡目力遠望。此句意指登山遠望,所見景物有現代的,有古代留下的,觸動起懷古感今的情懷。 [6]紅樹:指經秋霜後葉子變紅的樹。醉醒,形容葉子或紅或綠、如醉如醒。 [7]徙倚:徘徊,留連不去。東皋,泛指高地或田野。 [8]榛苓:榛,木名。苓,草名,即卷耳。《詩‧邶風‧簡兮》:“山有榛,隰有苓,雲誰之思,西方美人。”孔穎達疏“山之有榛木,隰之有苓草,各得其所;以興衛之有碩人而在賤職,可謂處非其位,乃榛苓之不如。”此處即蘊含自己一種飄泊不得其所的情緒。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