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桑松的父親是「法國地圖學之父」尼古拉.桑松。老桑松去世後,小桑松繼承了父業,與新任的皇家製圖師於貝爾.簡洛特(Hubert Jaillot, 1632-1712)合作出版地圖。桑松父子的地圖以其科學性和準確性著稱,而簡洛特則給地圖增加了豐富的藝術性元素,他們所製作的地圖的問世標誌著法國地圖學的崛起。小桑松在其父老桑松的亞洲地圖的基礎上,綜合了多種地理資料繪製成本幅地圖。圖中的亞洲西起小亞細亞,東至太平洋西岸,由於此時白令海峽尚未被發現,所以亞洲東北角的形狀有很多錯誤。此時的西歐人航海東來已近兩百年,所以多阿拉伯半島、南亞次大陸、東南亞都刻畫得非常準確。不過中國部分依然停留在衛匡國等明末傳教士的認知水準上。雖然本圖成圖和出版時已是中國清代的康熙年間,但地圖所描繪的實際是明末的中國。在QUANGTUNG(廣東)省版塊畫出了Quancheu(廣州)城、自東向西還標出了Hoeicheu(惠州)、Nanhuing(南雄)、Xaochwu(韶州)、Chanking(肇慶)等州,但把Caocheu(潮州)和Gaocheu(高州)兩個看起來比較接近的位置錯誤地互換了。圖中,珠江口外的海洋上寫有Macao,該詞左側的一個島嶼上標有明顯的符號,顯然是指澳門城。澳門周邊隱約可以看到許多小海島,在其西南方向寫有Sanchoan一詞,應是指上川島,但沒有明顯的符號標記。

小桑松亞洲地圖首次出版於1683年,後多次重繪出版。本圖複製自哈佛大學地圖部所藏的單幅地圖,1692年版(G7400 1692 .S3)

參考文獻:

[1]Szczesniak, B. (1956).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Maps of China: An Inquiry into the Compilations of European Cartographers. Imago Mundi, Vol. 13, pp. 116-136.

[2]. Pastoureau, M. (1980). Les Atlas Imprimés en France avant 1700. Imago Mundi, Vol. 32, pp. 45-72.

[3]. 金國平編譯. (2005). 西方澳門史料選萃: 15-16世紀. 廣州 : 廣東人民出版社.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