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六年 (1917年1月1日-1917年12月31日)11月13日,澳門政府為了發展工業,與英國伯明翰有關公司交涉,為澳門企業家容穆堂 (Iong Moc Tong)提供針織機器、馬達及其配件。容穆堂織造局於1900年創辦,設在盧善德巷8-17號。開辦後,該廠擁有100台針織機,僱傭工人300名,每月生產襪子1萬~1. 2萬雙,產品出口中國、葡萄牙各殖民地、波斯、印度及歐美國家。這一時期的織造廠還有8家,最有名的為東亞織布廠,有土織機200架,工人180人;東華布廠,有土織機100架,工人100人。[1]
[1]施白蒂:《澳門編年史:20世紀 (1900-1949)》,第109頁、234頁;莫世祥等編譯:《近代拱北海關報告匯編 (1887-1946)》,第105頁。1932年《澳門指南》之《澳門的實業》;又楊彤英:《雪松軒詩鈔》第12頁有“容穆堂織襪廠”之詩4首,並稱該廠“銷路極暢”。1941年俞永濟:《澳門指南》之《工業名錄》中尚有“容穆堂手巾廠”。[參見章文欽:《澳門詩詞箋注》 (民國卷)上冊,第153-156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