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閣山聖地牙哥砲台,始建於1622年,是澳門最古老的砲台之一。砲台扼內港入口的咽喉,用作保護、檢查出入內十字門的船隻,對澳門起重要的防衛作用。砲台原址於1981年改建為聖地牙哥古堡酒店。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8
媽閣山聖地牙哥砲台,始建於1622年,是澳門最古老的砲台之一。砲台扼內港入口的咽喉,用作保護、檢查出入內十字門的船隻,對澳門起重要的防衛作用。砲台原址於1981年改建為聖地牙哥古堡酒店。
更新日期:2019/11/18
萬曆四十年(1612年2月2日─1613年2月18日)本年,葡萄牙人在耶穌會的支持下開始興建媽閣炮台(Forte de S. Tiago da Barra)。澳門葡人的三位主要人物到達廣州,竭力說明在澳門修築城牆炮台的必要性,因為荷蘭人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共同敵人。盡管沒有得到正式的同意,但豐厚的禮物使得廣東地方官員對澳門修建工事沒有進行強制性的干涉。António Bocarro, Década 13 da India, Chapater.18, p.291.龍思泰:《早期澳門史》,第31頁。
葡萄牙人在耶穌會的支持下開始興建媽閣炮台
天啟二年(1622年2月10日─1623年1月30日)一副繪製於1622年前後的《澳門要塞圖》顯示,澳門北部的城牆大致修成,東南面沿海,從若憲山至嘉思欄的南灣起點,又從南灣終點至西望洋山,再從燒灰爐炮台至媽閣炮台均有城牆相連。炮台的設置地有東望洋炮台、大三巴炮台、嘉思欄炮台、聖伯多祿小炮台、燒灰爐炮台、媽閣炮台等7座炮台,除聖伯多祿小炮台和嘉思欄炮台架炮外,其他各處炮台均未見架炮,特別是大三巴炮台,炮台基礎已基本建好,但明顯還在興建。這張圖應該是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設計的澳門城市防禦圖,城牆與炮台均為計劃建設工事。Faria e Sousa, Asia, p.362, 轉自Jorge Graça,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 p.33.
《澳門要塞圖》顯示澳門城牆和炮台的設置
崇禎二年(1629年1月24日─1630年2月11日)聖地亞哥炮台(Forte de S. Tiago da Barra)建成竣工。聖地亞哥炮台始建於1612年,由於明朝政府的干預,工程進展極其緩慢,到1622年,方建成一座很小的炮台。弗蘭西斯科•馬士加路也抵澳後,加快了聖地亞哥炮台的擴建,在西班牙炮台專家費爾南多•莫拉萊斯(Fernando de Moranes)指導下建成。聖地亞哥炮台又稱“媽閣炮台”,位於澳門半島西海岸南端西望洋山麓近媽閣廟的山崖上,用來保衛和控制內港的進出,與從南灣炮台到內港的城牆相連。城牆里也有指揮官的住宅和兵營、倉庫和一些民宅。炮台有150步長,55步寬,形成一個非常漂亮的火炮發射台,高出海面5英尋。在炮台內部中央,有一水塘可儲水3000桶。炮台築以圍牆,牆上架有4門炮。到1751年時,澳門政府將此炮台炮位擴充至26門,1834年更擴充至29門,成為澳門火炮最密集的炮台。署理此要塞的司令,由葡王直接委任,澳督無權過問。科斯塔:《澳門建築史》,載《文化雜誌》第35期,1998年;博卡羅:《要塞圖冊》,載《l6和17世紀伊比利亞文學視野里的中國景觀》,第220頁;Jorge Graça, 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 pp. 63—66; 金豐居士:《變身高級酒店得天年,聖地亞哥炮台異數》,載《新報》2005年12月15日。
聖地亞哥炮台建成竣工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約1890年 | |
地點: | 澳門半島--風順堂區 |
民國大馬路 | |
聖地牙哥炮台 | |
關鍵字: | 軍事設施 |
炮台 | |
海岸線 | |
山岳 | |
軍事 |
資料來源: | 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08, 第233頁。精裝ISBN 978-99937-927-1-0;平裝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
權限範圍: | 利冠棉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軍事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圖片 |
明信片 | |
黑白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1651x1062, 12.73MB |
登錄號碼: | p0007361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