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环监狱在澳门回归前年多来发生多宗严重事件,包括有囚犯殴斗致死及囚犯越柙,成了居民关注的焦点及谈论的热门话题。 

本澳监狱历史,可追溯数百年前,初设在“议事亭”内(即民政总署现址)。“议事亭”本是明、清官员与居澳葡人议事的地方,旁设监牢,用以囚禁犯罪的葡人。邻近的东方斜巷原称监牢斜巷,至东方戏院兴建,才以街名不雅而易名;而今东方戏院早已拆建,仅以街名存在。 

一九一二年,当局在贾伯乐提督街与镜湖马路交界处兴建城堡式监狱,门禁森严,名为“中心监狱”,俗称“市牢”。后因囚犯增加,地方不敷应用,于是当局另觅路环竹湾马路青年监狱背后地段兴建新监狱,一九八八年三月动工,九零年五月十八日建成启用,将“市牢”及路环青年监狱的囚犯迁入,而“市牢”则拆建成新厦,作为民居,路环青年监狱改为女性监狱及少年辅育院。 

路环新监狱楼高两层,由五座建筑物组成,面积达一万八千平方米,耗资六千三百万元。建筑物中三座是监仓,可容纳八百名囚犯,另两座是行政大楼。监狱按保安程度分成重防、戒备、一般及拘留等监仓,而监仓之间有通道相通;此外,还设有多个生活、管理及行政科室。狱内保安设施较为先进,装置有电子控制台、电视监察室、警号、火警警告器,各通道均设有闭路电视,保安严密。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当年狱内却发生那么多事故?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