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三十一年 (1942年1月1日-1942年12月31日)9月,據中統特調處的情報,日本在實行對大後方嚴厲經濟封鎖的同時,將其握有的大量法幣向大後方誘購各種重要的戰略物資。由於澳門在抗戰期間的特殊政治經濟地位,及澳門對華南乃至中國經濟的輻射能力,日本將澳門作為其走私活動的基地之一。對於日本通過澳門所進行的走私活動,澳門政府給予了相當的合作。他們不但聽任日方走私,有時還積極參入其中。如澳門一家重要的走私公司“聯昌”公司,就是日本人山口少佐和澳門華商陶儉、高可寧等人聯營的公司,澳門警察局局長布英沙、經濟局長羅保也參入其中。同時,日偽為便利走私,還自己或慫恿中外商人在澳門設立各種公司商號專營走私。據不完全統計,日偽戰時在華南地區設立的走私公司有47家之多,其中設在澳門的就有10家。如聯昌公司,設於澳門南灣,主持人山口少佐、布英沙、羅保、高可寧、陶儉;廣福昌號,設於新馬路口749號2樓;漢卿洋行,設於博士巷4號;永隆米鋪,設於河邊新街33號;互商公司,設於桔根街112號2樓,主持者杜康;江安公司,設於大群酒店402號,主持者為黃雲甫、陳子炎;啟泰商號,設於永樂街111號。還有太平洋行及南寶公司。[1]其他則還有屬於日本海軍部由日人富田中島經營的內河公司,日本人與華商葉文山合資經營的南興煙草公司,日商新興洋行與高可寧、鐘子光合資成立的大福輪船公司,日本人大間子擁有的新興洋行,日本人與澳門商人張炳章合資建立的萬和公司,偽滿洲政府、日本軍人與澳門商人鮑德合作開設的新亞公司,日本商人山本開設的泰平洋行,香港日本三井洋行澳門分行一昭華行,由石岐憲兵隊長三澤和華商陳華合組的岐澳公路運輸公司等。[2]

[1]中統特調處編:《敵偽經濟匯報》第38期 (1942年9月)及其他各期;戰地黨政委員會編:《經濟情報》第74號 (1940年1月11日);轉自查燦長:《轉型、變項與傳播:澳門早期現代化研究》,第213-214頁。抗戰勝利後,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徐偉卿、大賭商傅老榕、高可寧均被列入“漢奸名單”,要通緝引渡到穗。之所以定他們為“漢奸”,與他們和日本人合作進行走私貿易有關。據傳,高可寧為了取消黑名單,願以20萬港幣銷案,但因要價百萬,交易未成。參見李漢沖:《廣州受降接收與肅奸紀實》,載《廣州文史資料》第48輯及黃鴻釗《中葡澳門交涉史料》第2輯,第326頁。

[2]1946年廣州行營制奸商題名錄,參見陳錫豪:《抗日戰爭時期的澳門》,第70-72頁。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