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望廈荒地水塘,居民在塘邊洗滌用具。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
往昔望廈荒地水塘,居民在塘邊洗滌用具。

更新日期:2019/11/16
“在澳門還沒有的士和三輪車時,許多人會搭乘由‘單車仔’騎乘的單車。‘單車仔’是指以駕駛自行車載人的苦力,當年在三輪車還沒有出現的時候紅極一時,我也是‘單車仔’的一員。我記得每次運一位客人,不論路途遠近,都是兩毛錢,最多的時候每天大概有10多位客人,這樣每天就大概有幾塊錢的收入。”
尋找終身事業
“新橋的廟宇文物區歷史悠久,有土地廟、蓮溪廟、石敢當行台等;澳門四大會館當中,有兩間位於新橋,一是工羡行會館,一是泥水行會館;幾間特色的地道土地廟、舊城牆、沙梨頭的姻緣石等,都是重要的文物。這些大小廟宇文物的背後,有眾多傳統節慶活動,如土地誕、華光誕、石敢當寶誕、包公誕等。中國人的信仰很廣泛,求心之所安,認為哪一個神能夠保祐自己,就崇拜那一個神。若新橋的廟宇文物區能夠加以整理、美化,並連貫旅遊路線,當能有新的天地。”
新橋廟宇文化的關注者
“新橋有一句童謠:‘落雨仔,水浸街。’處於低窪地區的新橋,每逢大雨降臨便成了一片澤國。水浸雖然影響生活,但也有很多令人緬懷的回憶,如留在學校摺疊紙船,撈魚仔,哥哥面對着高至胸口的水位涉水背我回家……
舊區經濟的推動者
“1960年開始是理髮室的生意高峰期,我當時每天凌晨4時多起床,6時多便開始營業。生意好得很,除了理髮外,歡樂髮室還提供整理鬍鬚、採耳、洗眼和“攞眼沙”等服務。時代不同了,今日雖然開了很多現代髮型屋,但我們傳統的理髮服務仍有存在的價值,老一輩居民都喜歡光顧我們。”
剪出半個世紀的歡樂
“日據時期,廣東、香港的一些著名品牌都紛紛將藥廠轉移來到澳門,有流傳到如今的著名藥品品牌,就是那些避難到澳門的藥廠,當年日據時期在澳門所創立研發出來的。比如至今仍暢銷港澳和國內外的京都念慈庵川貝枇杷膏,就是當年在新馬路噴水池附近的藥廠生產的;再比如胃仙U,是當年日本在澳門開設的藥廠生產的,後來轉移到香港,至今仍然暢銷不衰;再比如我們澳門人更加熟悉的幸福傷風素系列,當年也是澳門的藥廠生產,後來再將藥廠搬到香港,如今已經成為了香港人消費最多,也是最耳熟能詳的藥品之一。所以,澳門的製藥業,特別中藥業盛極一時。”
見證澳門中藥業百年興衰
| 時間: | 民國時期(1911-1949年) |
| 1925年-1941年 |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地瑪堂區 |
| 望廈 | |
| 關鍵字: | 池塘 |
| 群眾 |
| 攝影: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Catela, José Neves) |
| 資料來源: | 若瑟・利維士・嘉德禮:《永不回來的風景 : 澳門昔日生活照片》,澳門藝術博物館,2001,第52頁。ISBN 99937-29-26-4 |
| 藏品所有人: | 澳門基金會 |
| 儲存地點: | 澳門藝術博物館 |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基金會 |
| 權限範圍: | 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 語種: | 中文 |
| 英文 | |
| 葡文 | |
| 資料類型: | 照片 |
| 黑白 |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4202x2968, 35.69MB |
| 登錄號碼: | p0000027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