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司打口前地至妈阁及附近街道,统称“下环”,是本澳街区之一。 

下环街附近原是一个向内弯的小海湾堤岸,往昔属北湾的一部份。北湾是由妈阁至沙栏仔的一个海湾,十九世纪后期,有关当局将北湾填海成陆,拉平堤岸,建屋筑路,乃有河边新街等街道,下环街不再临海滨,变成内街。下环福德祠原设在街上,路边奉祀,后来才迁建河边新街,庙内碑石也有记载此事。北湾面貌大改,成了历史地名。 

下环街是一条狭长弯曲街道,保留海湾形态,也是本澳一条古老街道。二十世纪初,下环街已建有不少富户大屋,店铺毗连,繁华兴旺。因海湾是渔船停泊地和海产集散地,船具店及鱼栏多集中于此。其后,在新填地上辟路建屋,扩大街区范围。数十年前,区内主要商业区为河边新街、下环街、下环小市街等。河边新街至妈阁庙一段,更为渔业集中区域,鱼栏林立;而对开海面仍为渔船停泊之所。妈阁街、陈乐巷等一带横街小巷,住宅栉比。近十多年来[约1980-1990年代],下环不少旧楼陆续拆卸重建新厦,商业随着时代转变,开设其他行业, 仍为本澳一个商住区。 

下环街街名牌的葡文译作“虾蟆湾街”,因往昔近妈阁庙前海边,原有一块“虾蟆石”,其形圆,其色青润,每当风雨当夕,海潮初上,则“阁阁”有声。该奇石自北湾填筑后埋没。澳门的中葡文街名往往不是互相对照的,此是一例,而葡文街名,则保留原来地理特征。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