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本次活动以“时代精神,变革为民”为思考方向,推举五位著名历史人物作为候选人,供参与者投选。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记忆沙龙” 11月推出公众讲座场,邀请到劳加裕主讲“从井泉到自来水:澳门百年供水史”,以及关俊雄主讲“空间变奏:关闸450年历史变迁”,活动即日起接受报名。

活动详情  报名办法

更多

为与市民分享“沧海桑田──澳门北区图片征集”成果,即日起至12月4日于文史网举办网上投票活动,并设奖项鼓励市民大众参与。

前往活动页面

更多

“记忆之友”专属抽奖活动开奖!澳门记忆团队已发短讯通知得奖者,请得奖者跟着以下安排领奖。领奖期由即日起至2025年11月28日。
>>得奖名单及领奖安排
>>授权书

更多

为推动澳门历史文化传承,澳门基金会“澳门记忆”文史网特别推出“澳门中学生历史文章征集计划”。鼓励全澳中学生撰写澳门文史相关文章,记录澳门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活动详情

更多

当年今日
历史上的
1596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1月29日─1597年2月15日)11月24日,葡萄牙王室颁布法律规定,里斯本的商人和金融家投资贸易额不得超过4000色勒芬。对于这一律令,所有前往东方(包括中国、马六甲、坎贝和印度)的商人都必须遵守。Códice manusc. 19152, f.41e 19, Biblioteca Nacional de Madrid. 转自罗利多:《澳门与巴西的早期关系》,载《澳门史新编》第2册,第614—615页。

1650

顺治七年(永历四年/1650年2月1日-1651年1月20日)11月24日,清军攻破广州,对广州实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他们不论男女老少一律残酷杀死,这场屠杀持续到12月5日。时人王鸣雷记录了这一惨状称:何辜生民,再遭亡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骷髅。或如宝塔,或如山丘。欲夺其妻,先杀其夫,男多于女,野火模糊。羸老就戮,少者为奴。老多于少,野获辘轳。这一场大屠杀对近在咫尺的澳门葡人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亦促使他们加快归顺清王朝的步伐。 卫匡国(Martin Martini):《鞑靼战纪》,载《清代西人见闻录》,第53页。 九龙真逸:《胜朝粤东遗民录》卷1《王鸣雷传》。

1759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1月29日-1760年2月16日)11月20日,伊拉利奥•罗沙(Hilário de Santa Rosa)主教向议事会请求支付教区法官和代理主教20万雷阿尔,这是他们六年应得的;24日得到的回复是没有钱,且不能支付这笔钱。议事会没有这笔退休金,在这个城市的所有代理者中都没有。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XVIII, p.501.

1778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1月28日─1779年2月15日)11月24日,马尼拉总督回复澳门议事会的信中请求葡萄牙人要与西班牙缴纳同等的税款。另外一件事是西班牙船只要求澳门议事会允许西班牙船常年进入澳门,议事会允许这个请求,直到这个季风季节果阿总督同意此事。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ⅩⅧ, p. 595.

1791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2月3日─1792年1月23日)11月24日,据澳门报告,第二十四号额船“万威•微先地•罗咱”号开往哥斯达贸易。第二十号额船亦于来日开往哥斯达贸易,于第二年8月24日返澳。《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署香山县丞朱鸣和为饬查报二十四号船开行日期事下理事官谕》,第193页。《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香山县丞贾奕曾为奉宪谕饬查二十号船曾否开往哥斯达贸易实行理事官牌》及《署香山县丞朱鸣和为补报二十号船商梢炮械事下理事官谕》,第192—194页。

1804

清嘉庆九年(1804年2月11日─1805年1月30日)11月21日,署香山知县彭昭麟下理事官谕,为其来澳门办公,准备公馆。但澳门夷目却称:澳内公馆仅有一处,当时正在接待来澳门的同知府宪,故无公馆接待。24日,彭昭麟再次下谕,立即另备公馆一所,不必宽大华丽,毋得推诿。《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册《署香山知县彭昭麟为临澳公干饬备公馆事下理事官谕》,第391页;《署香山知县彭昭麟为临澳巡查饬备公馆事下理事官谕》,第392页。

1872

同治十一年(1872年2月9日─1873年1月28日)11月24日,澳门圣母无原罪学校重开,由五位修女负责管理。先是,负责管理圣母无原罪学校的法国修女们被逐出澳门后,学校被迫关闭。此事遭到澳门上层社会精英的反对,以澳门土生人教育促进会创办人先拿·飞南第伯爵为代表提出抗议,不能因为有外国教师而关闭圣母无原罪学校,故政府又批准学校重开,仍由法国修女们负责,直至1893年再次下令外国教师离澳,圣母无原罪学校才永久关闭。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 522; 施白蒂:《澳门编年史:19世纪》,第184页。

1897

《知新报》第三十八期刊登《允改约章》、《论华铁路》、《燐质铸铜》、《广州商情》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898

《知新报》第七十二期刊登《洪主政(汝冲)条陈时事折》、《创设星架坡华人大学堂募捐册序》、《议瓜分三毛亚》、《德国铁务繁盛》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1905

《天主教传教团》Chine- Vue de Macao;reproduction d´une photographie envoyée par M. Gervaix (中国-澳门风光; Gervaix 先生照片的复制品)

1921

民国十年(1921年1月1日─1921年12月31日)11月24日,周刊《舆论》(A Opinião)问世,至1922年5月25日停刊,共出版27期,在南湾街7号印字馆印刷。该报发行人为土生葡人利马.格拉西亚斯(João Jacques de Lima Gracias),为葡萄牙大选活动造势而创办,目的在于推介法兰西斯科.施利华(Francisco da Silva)和曼努埃尔.罗查分别竞选参议员和众议员,结果两人于1922年1月29日的选举中成功当选。该报具有浓厚的政治背景,且热衷于政治斗争,矛头直指澳督施利华,甚至称其为“执政航船的蹩脚舵手”。Manuel Teixeira, A Imprensa Perió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 pp. 115-116.

1921

民国十年(1921年1月1日─1921年12月31日)11月24日,下午2时,在英国驻粤总领事詹姆斯.杰弥逊(James William Jamisson)的陪同下,葡国公使符礼德就“九一六事件”前往广东省长公署与陈炯明进行首次谈判。广东特派交涉员李锦纶、省长公署交涉局副局长黄建勋在座,并由黄担任两方传译之责。符礼德认为“九一六 事件”不过区区小事,拟先将此事撇开,而此次来粤主要“欲解决水界问题,以免将来再启争执”。英驻粤总领事杰弥逊亦称:“如广东政府一味坚持以广东政府调查者为实据而压逼澳门,英国以同盟关系,不能袖手旁观,任其与国受人欺凌。”对于“九一六事件”,他坚持应先由双方派员共同调查此事,然后再商谈解决纠纷的办法。至于该调查团之组织,由粤澳政府各派委员两人,再由粤澳共同指定一无偏私,并与本案无利害关系之第三国人为中立公证人。而事端发生之后,葡国副领事即以代表葡国驻粤总领事之资格,向广东省政务厅古应芬(当时代理省长)提议,共同派员调查,古厅长答应照办。结果葡国领事忽然反悔,不肯派员,而广东政府仍依议派员往查。陈炯明遂以此为由敷衍葡国共同踏勘的提议,并坚持澳葡应对广东提出的四项条件做出明确答复。最后,陈指出若要应允葡国公使所提共同派员调查之议,澳葡必须同意下述三个条件:一、于共同派员调查,澳门政府必须答复第一、二次要求;二、共同派员调查之议一经本省长同意,第三项要求关于水界问题即当开始谈判;三、第四项要求可由澳门政府拟定相当之答复。符礼德最终同意回澳面告澳督后,再饬葡国领事以正式公文将应允各件照会广东政府。 《澳门专档》第4册《民国十年九月十六日粤省长陈炯明会晤葡使菲力特问答》,第442─448页。按:该档案将葡国驻华公使符礼德译为菲力特。

1945

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1月1日-1945年12月31日 )11月24日,外交部仍本其一贯主张,认为解决香港问题后再处理澳门问题。外交部长王世杰复函蒋介石,指陈现阶段收回澳门时机尚未成熟,建议暂缓处理。12月1日,蒋复电同意。1945年11月24日外交部长王世杰致蒋中正密函,1945年12月1日国民政府致王世杰代电,转引自陈锡豪:《抗日战争时期的澳门》,第86页。

1978

展览由中国园艺菊花展览委员会与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主办,于1978年11月15日至26日期间举行。以下引用自《华侨报》1978年11月7日第4版之报道:“今次的菊展,规模较大,有关方面为了使展览更为隆重和有气氛,对会场的设计装置,别具特色,场内中央建有一个古色古香的“赏菊亭”,专门放置大立菊供人观赏。”会场内并可见“大地牌学生褛”的大型广告牌。

1978

展览由中国园艺菊花展览委员会与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主办,于1978年11月15日至26日期间举行。以下引用自《华侨报》1978年11月7日第4版之报道:“今次的菊展,规模较大,有关方面为了使展览更为隆重和有气氛,对会场的设计装置,别具特色,场内中央建有一个古色古香的“赏菊亭”,专门放置大立菊供人观赏。”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展览会于赛车期间在商业学校举行,参展者有超过12名的葡国出口商与本澳入口商,展出的产品包括有酒类、食品、瓷砖、水松、钢及木质办公桌和厕具。参考资料:《华侨报》1979年9月7日报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参考资料:《华侨报》1979年11月11日报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吸引不同国籍的人士参观。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参考资料:《华侨报》1979年11月11日报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参考资料:《华侨报》1979年11月11日报道。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会场展览陈列彩色电视、影片投放、音响及闭路电视等。展场同时提供订购地毯服务,特价每呎2元,由多多房屋材料中心提供,电话号码:6314。

1979

会场设有专业人员指导拍摄器材使用操作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举办。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会场展览陈列彩色电视、影片投放、音响及闭路电视等。展场同时提供订购地毯服务,特价每呎2元,由多多房屋材料中心提供。

1979

广星与新力(Sony)合作展出电视录影器材和教学电视器材。同时展出的有建筑界人士必读杂志《建筑业导报》,广星为澳门总代理。

1979

1979年,广星电视行与新力(Sony)联合赞助“葡国双周”的会场音响及闭路电视。是次视听器材介绍为广星电视行向各界人士提供之家庭电视及专业用之教学电视器材等其中一部分。

1979

1979年,广星电视行与新力(Sony)联合赞助“葡国双周”的会场音响及闭路电视。

1979

1979年11月11日至25日,“葡国双周”活动期间,广星电视行及新力 (Sony) 产品在会场(商业学校二楼)介绍最新电视录影器材及电视教学器材。参考资料:《华侨报》1979年11月11日报道。

更多

重要通知:“澳门记忆”文史网《服务条款》修订公告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 点此浏览最新的《服务条款》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进阶搜寻

关键字

    主题

    资料类型

    地点

    时间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会员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