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黃京波:澳門科技發展中重要的伯樂

口述 黃京波

科研人才的搖籃

澳門基金會是澳門科技發展中重要的伯樂之一,從過去到現在基金會在科技方面投入的資源和舉措,都是在未來會開花結果的。

——聯合國大學駐澳門研究所所長黃京波



1999年起,特區政府積極推動科研發展,先後出台多個法律法規及成立相關機構,如制定《科學技術綱要法》、設立科技委員會、成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等,逐步規範及凝聚本澳科研領域力量,科研氛圍漸見活躍。

回顧澳門科創發展的歷程,基金會扮演了“孵化器”的關鍵角色,促成一批科技機構的成立,例如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澳門電腦與系統工程研究所、澳門發展及質量研究所、澳門科學館股份有限公司等,這些機構皆成為推動本澳產業多元化的重要動力。

1988年,聯合國大學從新加坡、香港和澳門當中,選定澳門作為其軟件技術研究所的駐地,為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開發所需的資訊技術和培養相關人才;1991年,聯合國大學國際軟件技術研究所(2015年易名為“聯合國大學駐澳門研究所”)正式在澳門設立(下稱:研究所)。基金會不但參與了研究所落戶澳門的全過程,亦成為代表澳門地區執行有關協定的機構,並於早期為與澳門有關的研究和應用項目提供資助或展開合作。

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才,更多科研領域人才匯聚於此,能助力本地科研更上一層樓,研究所與本地及外地高等院校合作,舉辦培訓課程、大學生實習計劃、合作開展研究項目等,透過發展跨學科項目,推動在科技、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領域中的政策和實踐研究,歷年來作為軟件技術人才的培訓基地,此外,研究所近年舉辦人工智能、數字技術等主題的大型學術活動,創設平台促進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業界集思廣益,探討澳門可持續發展前景,成為澳門連繫國際的橋樑。

【“我心中的澳門基金會”訪談系列】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