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月23日─1842年2月9日)10月3日,著名的葡萄牙漢學家澳門聖若瑟修院教師江沙維神父病逝。
江沙維,1780年生於葡萄牙特拉茲.多茲.蒙德斯省多若鎮,早年加入遣使會,1814年6月28日到澳門,後一直在澳門聖若瑟修院從事研究與教學,從1828年至1844年間,他出版了一批漢學著作,每天辛勤工作達16~18小時。他生前還是加爾各答亞洲學會的理事,並於1840年11月18日當選為里斯本皇家科學院通訊院士,但尚未接到證書和頒給他的無染受孕(Conceição)聖母勳章就去世了。
作為一名漢學家,他令人吃驚地完成了如此之多的著作。1828年,他在澳門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是一本16開本的小型著作,其書名為《拉丁語法》。該書是為聖若瑟修院的學生學習拉丁文而編的。1829年,寫成了他的代表作——《漢字文法》(Arte China)一書。1831年底,出版了《葡華字典》,它為8開本,裝成厚厚一冊。1833年出版《漢葡字典》,是一部同樣的著作,其主要長處沒有其他書可以媲美。他同時還出版了四部拉丁文字典。第一部是1836年出版的《拉丁文一漢語袖珍字典》,它主要收集會話中的最重要的詞彙。第二部書名為《拉漢小詞典》,只是將以前的著作重印,但增加了大量的冷僻與不常用的詞彙。它為8開本,1839年在澳門印刷。第三部書名為《拉漢大辭典》,彌補在《拉漢小詞典》中的不足;裡面還包含了許多詞組和句子,為中國學生學習拉丁文提供簡易的練習。總之,僅《漢字文法》、《葡華字典》和《漢葡字典》就足以確立江沙維成為傑出漢學家的地位。
4日清晨,許多市民在未獲邀請的情況下,主動前來參加他的葬禮。江沙維神父獲得了所有澳門人的愛戴,他們認為,他是一名好神父、一位優秀市民和一位樸實的哲人。
[1]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3, p.721; Chinese Repository, Vol.15, No.2, pp.69—80.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2/07/2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