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孫中山在日本成立同盟會。4年後澳門成立分會,會址設南灣街41號。除總部之外,該會在和隆街設立一書室——樂群書室。
冼星海在澳門出生,其作品《黃河大合唱》影響巨大。
更新日期:2019/07/18
更新日期:2019/07/18
人物: | 孫中山,1866-1925 |
冼星海,1905-1945 | |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1905年08月 | |
地點: | 日本 |
澳門半島--望德堂區 | |
和隆街 | |
澳門半島--風順堂區 | |
南灣街41號 | |
關鍵字: | 歷史 |
同盟會 | |
樂群書室 | |
革命人士 | |
同盟會澳門分會 | |
黃河大合唱(歌曲)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楊允中主編:《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澳門基金會,2005,第626頁。ISBN 99937-1-032-6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16886 |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2月13日─1908年2月1日)6月22日,澳門公鈔局出示,凡居住本澳做手藝之人,必須按照一年所獲入息繳納皇家鈔銀。不論何國人一律要納。茲將所有做生意或手藝不是開設店鋪各等人列明如左:1. 醫生、狀師、先生、華文先生、立契書手、幫狀師、估價人、執字工人及本條未經指出之各做手藝人。2. 當皇家差事收受使費各員役。3. 行船主、帶水大夥、水手頭人。4. 大生意小生意或出本或贃用者。5. 資本家或出本自做或充本與人做生意者。《澳門政府憲報》1907年6月22日第25號。
澳門手藝人必須按照一年所獲入息繳納皇家鈔銀
宣統元年(1909年1月22日─1910年2月9日)9月13日,仁慈堂委員會將好景酒店租給法國人奧古斯托‧維爾農(Augusto Vernon)經營,月租250港元,從9月16日開始。1913年1月8日,維爾農因病返回歐洲,遂將酒店轉租給阿爾貝特‧沃特京西(Albert Watkinsi)。仁慈堂委員會為避免麻煩,也同意了這一非法轉讓。但澳門政府於2月15日發佈公告,否認這次轉讓,堅持以維爾農繼續為承租人,並任命阿爾貝特出任酒店經理。因維爾農缺乏資金繼續經營,不久廢除合同。Manuel Teixeira, Toponímia de Macau, Vol.1, p.313; Luís Andrade de Sá, Hotel Bela Vista, pp.30—32.
好景酒店租給法國人奧古斯托‧維爾農經營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2月19日─1902年2月7日)11月12日,澳門總督柯高以澳門政府的名義下令徵用西望洋山坡南面的所有建築物和土地,包括好景酒店、馬利亞‧費利巴(D.Maria Filippa)別墅、張昌(Cheong-Chong)、余吉秀(Iu-Catsau)、梁鳳(Leong Fong)三家鞭炮廠及竹仔室別墅。先是,法國人欲購買海鏡酒店(即好景酒店,Hotel Bela Vista),將其改為供其在印度支那公民使用的療養院。英人懼怕法人在本地勢力膨大,極力反對此次交易。法國駐廣州領事哈杜因(Hardouin)到澳門用盡一切辦法向澳督柯高遊說,以便實現這筆交易,並稱:法國看中好景酒店主要是澳門氣候宜人,適合患熱病及肺結核的軍政人員療養。哈杜因還許諾將療養院置於葡萄牙法律監督之下,並由專門指定的葡萄牙醫生來執行這一任務。柯高表面贊同法國人在“好景酒店”開辦療養院,但他把這、一問題的終決權交給了里斯本政府。英國人成功地向里斯本施加壓力,澳督柯高遂以政府名義徵用好景酒店以打消法國人購買該酒店的企圖。施白蒂:《澳門編年史:20世紀(1900—1949)》,第8頁;Luís Andrade de Sá, Hotel Bela Vista, pp.26—27. 關於張昌、余吉秀、梁鳳三家鞭炮廠譯名參閱濠江客:《峰景酒店百年前爭奪戰》,載《澳門日報》2000年7月2日。
澳督柯高以政府名義徵用好景酒店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月25日─1907年2月12日)5月15日,華商楊一琴、洪照與澳門政府簽訂承充氹仔番攤生意合同,自1906年5月16日起至1911年6月30日止。《澳門政府憲報》1906年6月l6日第24號。
華商楊一琴、洪照承充氹仔番攤生意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2月8日─1903年1月28日)6月5日,陳聯馨香店東主兼司事陳祥赴澳門華政廳衙門稟請,在田畔街第12號門牌,開設印字機器廠。《澳門政府憲報》1902年6月7日第23號。
陳祥申請開設印字機器廠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1月29日─1904年2月15日)2月12日,澳門著名華商葡萄牙籍人林蓮稟請:長子林煥章,今年36歲,次子林煥斌,今年31歲,三子林煥玻,今年2歲,長孫林配焜,今年7歲,孫女林玉韶,均欲加入葡萄牙國籍。林蓮,又名林含蓮、林蓓生。澳門人。嘉慶年間即已在龍田村購地營生,並在澳門有商號稱“林蓮號”,道光二十八年時該號在望廈、龍田擁有土地13.5748畝。故成為澳門最大的物業主,其在澳門城內板樟堂街、河邊新街等處擁有房產達70餘處,價值估銀為l2萬餘元。又與蕭瀛洲等人合夥創辦三記號商行及時豐銀號,至1902年時,蕭瀛洲等人退出,由林蓮獨家經營,1910年4月,時豐銀號倒閉。不久,林蓮在澳門病逝。《澳門政府憲報》1903年2月14日第7號。《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匯編》上冊《林蓮號開列在龍田等村田畝單》,第79頁;《澳門政府憲報》1903年4月18日第16號。
林蓮稟請家人欲加入葡萄牙國籍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2月2日─1898年1月21日)4月1日,根據葡中條約規定,這一天葡國小分隊從小橫琴島撤出,同時中國軍隊亦從其據點撤走。但葡國政府依然通過當地居民的管理者“地保”徵收“什一稅”和發放准照。然而地保卻說中國軍隊雖然已沒有據點,但軍官仍會回來煽動居民拒向葡人納稅。為解決這一問題,離島行政長官親自向小橫琴島居民做出說明。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89頁。
葡國小分隊從小橫琴島撤出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11月19日,《真理報》(A Verdade)週刊在澳門創刊,康斯坦修‧施利華(Constãncio José da Silva)為創辦人兼主編。主要編輯人員有卡瓦略·萊戈(JoséMaria Ernesto Palmeira de Carvalho Rego)和貢薩維斯(V.A.Gonçalves)。康斯坦修同他父親若瑟‧司利化一樣,是一位崇尚民主、提倡新聞自由的政治報人。他文風辛辣,經常發表文章抨擊政府的政策及教會,曾多次以所謂濫用新聞自由而被起訴。1910年12月7日被澳門政府查封停刊,1911年1月7日複辦直至1911年4月。Manuel Teixeira, A Imprensa Perió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 p.73—74.
《真理報》週刊在澳門創刊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2月4日─1906年1月24日)3月6日,縱橫粵東的強人林瓜四及其黨羽蕭三、梁創芝、杜華、杜金和、彭美等六名,由廣東水師統巡李準從澳門提解回省。林瓜四,粵東大盜,年三十餘,在澳門多有活動,且有很深的關係。林瓜四在澳門被捕後,澳門方面多方運動,力求解救,幾釀成交涉。顧在3月7日,粵省在將林瓜四解省後的第二天即加以處決。鄭煒明的《清末(澳門)路環海盜及其與同盟會之關係》(載《濠鏡:澳門社會科學學會學報》第4期,1988年9月)稱:林瓜四、林瓜五兄弟領導的路環海盜與同盟會有聯絡關係,曾一度企圖搶奪“二辰丸”運載的槍械在香山前山起事。此說不妥,林瓜四已於1905年3月間被清政府處決,怎麼可能參入1908年的“二辰丸”呢。其實此事僅為林瓜四之弟林瓜五所為,與林瓜四並無關係。《廣東日報》乙巳年(1905)二月十一日,“林瓜四真提解抵省矣”。
縱橫粵東的強人林瓜四及其黨羽被提解回省
人物: | 孫中山,1866-1925 |
冼星海,1905-1945 | |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1905年08月 | |
地點: | 日本 |
澳門半島--望德堂區 | |
和隆街 | |
澳門半島--風順堂區 | |
南灣街41號 | |
關鍵字: | 歷史 |
同盟會 | |
樂群書室 | |
革命人士 | |
同盟會澳門分會 | |
黃河大合唱(歌曲)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楊允中主編:《澳門百科全書》(修訂版),澳門基金會,2005,第626頁。ISBN 99937-1-032-6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16886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