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5月22日,澳門粵和昌繅絲廠公司登載告示:因生意不前,負欠各家銀兩無款清還,經函請各股東於4月20日在本公司集議,是日公議從眾取決,將粵和昌公司生意鋪底連自置之地及全鋪上蓋各項開投,以價高者得,以俾清還各家債款。粵和昌為何連旺之產業。[1]
[1]《澳門政府憲報》1908年5月23日第21號。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01/15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2月2日─1909年1月21日)5月22日,澳門粵和昌繅絲廠公司登載告示:因生意不前,負欠各家銀兩無款清還,經函請各股東於4月20日在本公司集議,是日公議從眾取決,將粵和昌公司生意鋪底連自置之地及全鋪上蓋各項開投,以價高者得,以俾清還各家債款。粵和昌為何連旺之產業。[1]
[1]《澳門政府憲報》1908年5月23日第21號。
更新日期:2019/01/15
1611年(明萬曆三十九年),由9艘戰船組成的葡萄牙護航艦隊抵達澳門,中國官府要這支船隊照章交納船税。指揮這支艦隊的梅內澤斯(Dom Diogo de Vasconcelos de Menezes)卻以這些船隻為王家兵船為由,拒絕納税,並威脅中國官吏,必要時將以武力對抗。廣東官府下令封澳,斷絕對澳門的糧食供應,引起了當地葡萄牙人對梅內澤斯的不滿,他們抓住幾個船長,強迫船長向中國官府交税。梅內澤斯等繼續抗拒,市民集結到議事亭,要議事局出面解決。最後,由議事局為艦隊代交了4870兩銀子的船税才使風波平息。
梅內澤斯抗税事件
1866年(清同治五年)3月,苦力船“拿破崙•卡尼伐羅”號從澳門出洋,船上的華工因不堪虐待,奮起奪船,遭到武裝鎮壓,大批華工被槍殺。船方又縱火燒船,到烈火無法撲滅時,該船船長、船員堅持不打開囚禁華工的鐵柵,自己急忙棄船逃走,而船上數百名華工則全部被活活燒死。
“拿破崙·卡尼伐羅”號慘案
澳門歷史上一次重要的工人運動。1922年5月28日澳葡士兵調戲一名中國婦女,引起民憤,葡警扣押抗議的周蘇等3人。29日近萬名中國工人和民眾聚集警察局,要求釋放被捕工人。葡警開槍打死70多人,傷100多人,造成血案。翌日澳門華商學會、聯合總工會、中華教育會等聯合發起罷市、罷工、罷課行動。澳葡當局宣布戒嚴,解散工會團體。華人大批離澳返粵。全國紛紛聲援,廣東國民外交後援會等力主收回澳門,呈請廣東國民政府、北洋政府進行外交交涉和軍事干預。11月澳葡政府開始與工人代表對話,答應發放撫恤費、恢復已被解散的工會、取消亂黨名目等條件,工潮漸告平息。
“五·二九”工潮
鴉片戰爭後,隨着中國五大口岸的對外開放,東南沿海的貿易日益活躍,而沿海各省的中國水師在鴉片戰爭中損失殆盡,失去打擊海盜的能力。海盜活動十分猖獗,對中外商船造成嚴重威脅。這種形勢給澳門的葡萄牙人創造了一種新的職業——護航,他們在澳門大量建造護航快艇,開始為中外商船護航。澳門葡人建造的雙桅快艇,船體堅固、船速很快、載重量大多為50至100噸,最大為150噸,每條船上一般配備5名葡萄牙人,10名廣東水手,安裝西式火炮4至6門,最多達20門。海盜非常畏懼這種西式船炮,所以葡萄牙人的護航很受中外商民的歡迎。有時中國官員還僱請他們剿滅海盜。短短幾年中,澳門護航業發展很快。1851年(清咸豐元年),澳門護航艇為60艘,到1855年達到了200艘。後來他們採取向出海船一概發保護證、收護航費的辦法,向中國船隻勒收巨額保護費。有巨利可獲的護航事業,在一段時期內成了澳葡的重要行業。
護航業的興起
1935年11月30日,泛美航空公司開闢港澳航線。航機為四引擎“馬丁103”型水陸兩用機,命名為“菲律賓飛剪”號,後易名為“中國飛剪”號。該航線每星期僅開航一次,設有導航用的無線電台,航機時速130英里,由香港到澳門約需25分鐘。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該航線中斷。
港澳民航線開通
澳門早年航空史上的一次空難。1948年7月16日下午6時,卡特林娜式港澳民航機“澳門小姐”號於香港啟德機場起飛後約8分鐘,4名劫匪持械脅迫機師,要將飛機開往中山縣一地降落。機師反抗,匪徒開槍,飛機失去控制,遂在香港西面九針島海面墮海沉沒。全機28人,僅一人獲救,其餘全部罹難。
“澳門小姐”號劫機事件
18世紀60年代, 葡萄牙本土在著名政治家龐巴爾(Marques Pombal)侯爵領導下進行了一場改革,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取締耶穌會。176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澳葡當局根據葡萄牙的命令,也鎮壓澳門的耶穌會。耶穌會擁有的一切財產,包括聖保祿教堂,都被沒收,聖保祿神學院和聖約瑟修院也被封閉,學員均被驅散,聖保祿神學院圖書館在近兩個世紀內大量收藏的珍貴圖書,全部被賤賣。24名耶穌會士被押送里斯本,關在聖朱利安堡壘。
耶穌會被取締事件
華人被澳葡軍人殺害事件。1826(清道光六年)年初,在澳門的華人少年嚴亞照被葡萄牙少校法瓦喬(Favacho)殺害,其母嚴徐氏向香山縣府指控殺人兇手。香山縣府要求澳葡當局將被告送交香山縣丞衙門審訊。澳葡當局訛稱“兇手”是帝汶奴隸麥努埃爾,聲稱兇手應按葡萄牙法律判罪。嚴徐氏即至廣州上訴,兩廣總督阮元派廣州知府高廷瑤去澳門查處,高廷瑤多次向澳葡當局索取兇犯,仍遭拒絕,僅讓中國官員在澳門獄中面訊“罪犯”。結果,中國官員確認此人因醉酒殺人,澳葡當局又堅持照葡萄牙法律處決罪犯。3月13日,在澳門絞死這名帝汶奴隸時,聚集在刑場上的居澳華人發生暴動。他們認為被處決者無罪,兇手卻逍遙法外,還用磚石投擲中葡官員,搗毀法瓦喬的住宅,甚至準備衝擊大炮台。澳門總督出動配備有野戰炮的軍隊及炮船,並擊斃了一名中國居民,才勉強鎮住局勢。居澳華人還要求中斷對澳門葡人的糧食供應,因中國官府的阻撓而未能成功。
嚴亞照案
人物: | 何連旺 |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1908年04月20日 | |
1908年05月22日 | |
關鍵字: | 粵和昌繅絲廠公司 |
商業 |
資料來源: | 吳志良、湯開建、金國平:《澳門編年史》第四卷,廣東人民出版社,2009,第2155頁。ISBN 978-7-218-06327-0 |
語種: | 中文 |
登錄號碼: | t0009590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