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1/01/28
更新日期:2021/01/28
同治六年(1867年2月5日─1868年1月24日)2月2日,澳門總督柯打宣佈,考慮到仁慈堂收容遺棄女嬰對社會風俗有害無利,禁止再從事此類善舉,並拆除孤兒院收置嬰兒的櫃子。數字顯示,1857年1月1日,仁慈堂收容45個棄嬰,1866年12月31日時達到107個,10年間收容總數為2286名。負責研究論證仁慈堂設立之必要性的委員會主席洛佩斯‧席爾瓦在他的報告中說:“棄嬰死亡率之高十分少見,10年中死亡嬰兒占95. 5﹪,幾乎全部是中國兒童。”總督新法令於當年2月8日生效。至此,仁慈堂只負責照料此前已收容的嬰幼兒。然而法令並不能改變現實,櫃子雖被取消,但仍有很多棄嬰被拋棄在仁慈堂大門口,後者亦不得不收容他們。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166頁。
總督柯打宣佈禁止仁慈堂收容遺棄女嬰
同治元年(1862年1月30日─1863年2月17日)澳門教區司鐸籌款興建安老院於北閘,即今之馬忌士街(Rua de Eduardo Marques),其宗旨即為便利貧病教友療病養屙,並便利照顧病重教友臨終聖事。林家駿:《澳門教區歷史掌故文摘》,第36頁。
澳門教區司鐸籌款興建安老院於北閘
時間: | 回歸祖國(1999年-) |
1999年12月 | |
關鍵字: | 澳門中華總商會 |
澳門回歸 | |
慶祝活動 | |
公益金百萬行 |
資料來源: | 澳門中華總商會慶祝成立一百周年籌備委員會特刊組主編:《澳門中華總商會慶祝成立一百周年紀念特刊》,澳門中華總商會,2013,第309頁。ISBN 978-99937-750-4-1 |
著作財產權人: | 澳門中華總商會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中華總商會 |
權限範圍: | 澳門中華總商會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澳門中華總商會--慶典節日及紀念活動 |
語種: | 中文 |
資料類型: | 圖片 |
照片 | |
彩色 | |
登錄號碼: | p0014068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