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合辦:澳門基金會、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

澳門城因港而生,因港而興。在葡萄牙人來澳居留和建城之前,澳門就以“亞馬港”或“阿媽港”為人所知,這正是澳門早期外文名稱“Amacao”的源頭,其後逐漸演變成今天“Macao”這個名字。1557年葡萄牙人始建澳門城,媽閣至大碼頭一線的內港成為澳門最繁華的所在。這裡華洋雜處、商鋪林立,隨船而來的傳教士沿內港興建了澳門最古老的教堂,花王堂、風順堂,居民圍繞教堂聚集築屋,逐漸形成了澳門社區的行政區劃——堂區。17世紀初,為防禦外敵,葡萄牙人修築了澳門城牆和炮台,儼然一座歐洲的港口要塞。但實際上,明清以降直至鴉片戰爭前後,澳門並非真正的葡萄牙殖民地,而是中央政府讓渡一部分權力默許葡萄牙人在此進行管治的一個特殊地區。1757年廣州“一口通商”後更使得澳門成為朝廷指定各國西洋人貿易季外的逗留之地。基於這個特殊地位,澳門港城不僅發展成為中西貿易和全球航線的樞紐,還成為西學東漸、東學西傳的重要窗口。這些歷史都能在本次展出的古地圖中找到生動註解。

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從2013年開始承擔澳門基金會資助的科研項目“全球地圖中的澳門”,以全球史觀和澳門歷史研究為線索,從海內外收藏機構收集、整理、複製古地圖,進行研究、集中展示和出版,目前已收集超過古地圖7,000件。本次展覽回歸到澳門港城自身,精選50餘件歷史上最重要或最具代表性的澳門城圖,分為六個部分,先從中文地圖對澳門城進行回顧,然後按照先後順序展示早期葡萄牙繪製的澳門港城圖、17世紀荷蘭人繪製的澳門港城圖、18世紀其他歐洲國家繪製的澳門城圖、19世紀鴉片戰爭前後的實測澳門城圖,最後到近現代澳門港城的發展。從這些展品中我們可以窺見近五個世紀澳門港城的繁華鼎盛,也可以看到城市生長的肌理,感悟澳門的前世今生與滄桑巨變。

| 延伸閱讀 |
澳門與絲綢之路:“古地圖中的澳門”

| 延伸閱讀 |
澳門與絲綢之路:“古地圖中的澳門”

| 延伸閱讀 |
澳門與絲綢之路:“古地圖中的澳門”

| 典藏精選 |
澳門科技大學“全球地圖中的澳門”

| 典藏精選 |
澳門科技大學“全球地圖中的澳門”

| 典藏精選 |
澳門科技大學“全球地圖中的澳門”


重要通知:“澳門記憶”文史網《服務條款》修訂公告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 點此瀏覽最新的《服務條款》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