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記憶”開站六周年,以“六六無窮‧探索不同”為主題,推出多項周年系列活動,展現“澳門記憶”豐富精彩的資訊,引領大眾探索不一樣或有待了解的澳門。誠邀市民參與,成為建構“澳門記憶”的一份子。
順治十八年(1661年1月30-1662年2月17日)1月26日,鑒於數年來有關鄭成功將東渡攻打大員(台灣)的謠傳不斷,荷蘭人先後於1660年4月23日和7月17日派出強大的船隊和士兵,準備聯合大員的軍隊痛擊敵人。巴城總督馬特索科爾於本日的報告中稱:“我們不能容忍這樣一支強大而寶貴的船隊到達大員後發現無所事事,一無所獲地返回巴城,這樣做將使公司遭受巨大損失。評議會因此決定,派最強大的陣容和600名士兵,於10月31日在北風狂起時前往澳門,在那裡突襲(葡人),佔領那座城市及工事。因為葡人在澳門境況不佳,勢力削弱,對我們來說機會難得。多年來我們一直忙於對印度的葡萄牙人作戰,無暇顧及澳門。若非藉此派強大艦隊前往大員的機會,這一計劃將不會在短期內予以實施。我們認為,攻取澳門時機已到,對這一行動我們盼望已久,特別是如果這一計劃繼續推遲,公司恐怕難以達到將葡人從北部地方趕出去的目的。因為澳門的葡人將尋求英國人或其他外族人的保護,繼續佔領澳門,養精蓄銳,使衰落的澳門復興,很可能重新使之成為葡人在東印度的基地。以上種種原因促使我們攻打澳門。為此,我們指派範•德•蘭(Joan van der Laen)先生統率這支艦隊,並派對廣州與澳門極為熟悉的商務員雅各布•凱瑟爾為副手去實施這一行動。”據范•德•蘭先生報告,9月2日和3日之間,船隊在與澳門同緯度的地方遇到一場風暴,使遠征船隊受到損失,遂決定將進攻澳門計劃向後推遲。 程紹剛譯注:《荷蘭人在福爾摩沙:1624-1662》,第525-527頁。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2月4日-1716年1月23日)8月16日,意大利耶穌會士、數學家倪天爵(又譯喜大教,Nicolas Giampriamo)神父抵達澳門。17日,意大利耶穌會士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與羅懷忠(Jean-Joseph da Costa)抵達澳門。9月3日,廣東巡撫楊琳將郎世寧與羅懷忠召至廣州,11月22日到達北京。郎世寧,字若瑟,時年27歲,著名宮廷畫家;羅懷忠,字子敬,時年36歲,著名外科醫生。榮振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第266頁。案:有兩位耶穌會士俱用“倪天爵”的中文名,一為意大利神父,一為法國助理修士,而第二個倪天爵又有中文名為“陳忠信”,此為榮振華書不載。《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第1冊《廣東巡撫楊琳奏報西洋人郎寧石等搭船至澳門及所到西洋貿易船隻情形摺》,第105頁。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1月25日─1763年2月12日)4月2日,根據葡印總督埃加伯爵(Conde de Ega)向澳門傳達的國王命令,澳門耶穌會會員的全部財產劃歸澳門教區,包括聖保祿學院、聖若瑟修院和聖母教堂(Igreja da Madre)及其墓地(Cemitério)。 先是,1750年,西班牙和葡萄牙簽訂了關於劃分美洲邊界的條約,依據該條約,烏拉圭河東岸的大片土地劃歸葡萄牙,但耶穌會神父則將當地人武裝起來,把這一片土地從葡萄牙手中奪了過來,使之重歸西班牙。葡萄牙首相龐巴爾侯爵(Marquês Pombal)認為這是耶穌會給葡萄牙帶來的恥辱,決定懲罰耶穌會,遂宣佈將耶穌會士從葡萄牙王室中趕出。1758年葡王若澤一世(José I)被刺傷,疑為耶穌會士所為。1759年9月3日。龐巴爾首相決意要剷除耶穌會及該會教士,遂頒布葡王若澤一世法令,宣佈耶穌會及其傳教士為非法,並將其視為葡萄牙國王和國家的敵人與侵略者。1760年,葡萄牙國王下令沒收耶穌會在全國各地的財產,澳門也必須執行這一命令。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ⅩⅧ, p. 510.埃德蒙•帕里斯(Edmond Paris):《耶穌會秘史》,第81頁;Manuel Teixeira, Macau e a Sua Diocese, Vol. 3, PP. 337—338;1759年9月3日葡萄牙國王若澤一世取締耶穌會法令,葡萄牙國家東波塔檔案館藏,編號:Macao 6 No. 20,轉自李向玉:《漢學家的搖籃──澳門聖保祿學院研究》,第264—268頁。
清嘉慶四年(1799年2月5日─1800年1月24日)9月3日,葡人萬威味‧先地(Manuel Vicente)派通事率黑奴數十人蜂擁衝入蕉園圍,喧嘩拆屋,男婦驚惶,孩童嚎哭。蕉園圍閘門被拆,近閘圍牆被拆,圍內居住男婦跪懇,黑奴才停止拆屋,並稱,限俟月底,務要盡遷。澳差徐超(又名徐璋),在旁為葡人爪牙,喝令民戶搬遷。蕉園圍住戶黃玉成、鄭德如、林祥高、陳華昌、林元、陳彩明、吳啟祥、林譚氏、區鄭氏、張劉氏及地保韋運林赴香山縣衙稟告。據稟:上述人等世居澳門蕉園圍,現住房屋係各承祖父遺存或後來頂受,並非葡人之屋。只是地屬葡人管,每年共納地租銀30兩零3錢,由葡人味嘰收取,往年居住均無事。後味嘰將蕉園圍地賣與萬威‧味先地為業,萬威準備重建新屋,故於本年四月通知住戶要增加地租,以圖將居民迫遷。七月再次威脅居民“不遷則拆”,遂有八月初四日蕉園圍拆屋案發生。時任香山知縣李德輿根據澳門華民的控狀,於10月5日發文通知澳門議事會理事官,要求理事官查明事實,如果華人所控屬實,則議事會應嚴行禁止拆屋事宜,但並沒有採取處理此案的辦法。11月新任知縣許乃來上任,遂對此案加強處理。對萬威申明朝廷規例,不許違例拆屋另建,蕉園圍仍由黃玉成等人居住,照舊收取租銀。萬威不服,又由議事會理事官出面再次提出,要求趕走黃玉成等居民,許乃來於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00年1月18日)批駁理事官的請求,並指責理事官沒有“約束夷人,毋令滋事”。並要求理事官轉飭萬威,“毋得妄思押遷,擅行拆毀,倘敢不遵,嚴行究辦”。該案直至嘉慶五年(1800年1月25日─1801年2月12日)始定。傳稱:“許憲到任,始得斷遵,至今華人獲安,其後不致夷人加租押遷者,皆其德賜。”乃來,號菊船,浙江仁和人,以名孝廉做宰香山,蒞任三載,百廢俱修,合邑士民,咸被其德。王廷鈐等纂輯:《香山縣下恭常都十三鄉採訪冊》卷上《經政門.案牘》,第8385頁,及卷下《宦績》,第69頁;《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上冊《香山知縣許乃來為萬威味先地逼遷蕉園圍黃玉成房屋事下理事官諭》,第260—262頁。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2月,林則徐在廣州創立的翻譯房出版《澳門消息報》,用漢語報道外國人在華活動動態。每月還將發過的文章分類匯總在《澳門月報》上。3月9日,澳門議事會頒佈法令,禁止在澳門收存、吸食鴉片,嚴禁各國居民向捲入鴉片買賣的中國人提供庇護。3月22日,義律請求澳門總督對英國僑民提供保護。邊度(Adrião da Silveiro Pinto)總督接受了請求,但申明所有捲入鴉片交易糾紛的英國人不在此列。4月1日,前山寨守官致函澳門檢察官利馬(José Baptista de Miranda e Lima),轉達欽差大臣要澳門交出所有鴉片的命令。4月27日,前山寨守官致函澳門檢察官,命令在3日內必須交出所有藏於葡萄牙居民家中的鴉片,否則將封閉澳門進出通道。5月24日,英駐華貿易監督義律(Charles Elliot)上尉和英國商人離開廣州前往澳門。8月26日,由於澳葡政府在中英交惡中宣佈中立,在澳門居住的所有英國人,在義律的勸說下,離開澳門前往香港。9月3日,欽差大臣林則徐訪問澳門。在蓮峰廟召見澳門葡萄牙官員,勒令私藏鴉片者一律在限期內上繳,否則嚴懲不貸。9月12日,義律請求邊度總督允許英國商人到澳門避難,並建議將澳門外港作為英國人貿易中心。邊度總督拒絕了上述建議。11月3日,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12月6日,清朝官府下令禁止英國人在澳門逗留。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2月14日─1840年2月2日)9月3日,欽差大臣林則徐偕同兩廣總督鄧廷楨,統領將備管帶弁兵巡視澳門。當日,他們於早晨由前山整隊出發,入關閘,巡視澳門查禁鴉片。澳葡理事官做遮·嗎地沙(José Baptista de Miranda e Lima)率領4名軍官、100名士兵,在關閘左恭迎。樂隊奏樂,導引入澳。林則徐一行,駐蓮峰廟正殿,接見澳葡理事官,向理事官申明禁令,論以安分守法,不許囤貯鴉片,不許徇庇奸夷。接見後,林則徐賞給澳葡官員色綾、摺扇、茶葉、冰糖等中華特產,賞給士兵牛、羊、酒、面及銀元400元。接著,林則徐在蓮峰廟向天后、關帝神殿進香後,一行從三巴門進入澳門城區,經大三巴牌坊、關前街、醫院街、南灣,至媽閣廟向天后進香,巡視了澳門主要街道。主要在南環街由南而北沿途督率隨員抽查洋樓、民房,見租賃給不法英商的房屋已經關閉,各座洋樓沒有煙土貯藏。巡視途中,居澳華民搭蓋彩樓,扶老攜幼,夾道歡呼。三巴、媽閣、南灣等澳葡炮台鳴炮19響,以最高禮遇隆重歡迎。當天中午,在澳葡官員護送下,林則徐一行離開澳門,返回前山、石岐。林則徐全集編輯委員會編:《林則徐全集》第3冊《奏摺》之《巡閱澳門抽檢華夷戶口等情形折》,第195—197頁。
1839年9月3日(清道光十九年七月廿六日),欽差大臣林則徐偕同兩廣總督鄧廷楨,統領將備管帶弁兵巡閲澳門。當日,林則徐一行於早晨由前山整隊出發,入關閘,巡視澳門查禁鴉片。澳葡理事官率領4名軍官、100名士兵,在古關閘恭迎。林則徐一行,駐蓮峰廟正殿,接見澳葡理事官,向理事官申明禁令,諭以安分守法,不許囤貯鴉片,不許徇庇奸夷。接見後,林則徐賞給澳葡官員色綾、折扇、茶葉、冰糖等中華特產,賞給士兵牛、羊、酒、麵及銀元400元。接着,林則徐在蓮峰廟向天后、關帝神殿進香後,一行從三巴門進入澳門城區,經大三巴牌坊、關前街、醫院街、水坑尾、南灣、紅窗門,至媽閣廟向天后進香,巡視了澳門主要街道。沿途督率隨員抽查洋樓、民房,見租賃給不法英商的房屋已經關閉,各座洋樓沒有煙土貯藏。巡視途中,居澳華民搭蓋牌樓,扶老攜幼,夾道歡呼。三巴、南灣、媽閣等澳葡炮台鳴炮十九響,以最高禮遇隆重歡迎。當天中午,在澳葡官員護送下,林則徐一行離開澳門,返回前山、石岐。林則徐巡澳前已派員往澳門查戶口、銷鴉片,從澳門搜集外文資料編印成《澳門新聞紙》,這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譯報和類似的參考消息。林則徐巡澳雖只3個時辰(6小時),但影響甚大,再次顯示中國政府對澳門享有主權。1989年為紀念林則徐巡閲澳門150周年,當年12月初在澳門舉行慶祝大會和“林則徐與澳門”學術研討會,蓮峰廟值理會在廟前豎立林則徐紀念雕像,並於1997年在雕像旁建成林則徐紀念館。
以林則徐命名的紀念館實在不少,如福州、虎門、伊犁等地均設有林則徐紀念館,早年亦有人提出將廣州的東山湖公園改成林則徐公園,並在公園內組建林則徐紀念館,雖然計劃最終未能成功,但相信誰也不能否定林則徐在近代史中的地位。澳門在有限的城市土地內建有林則徐紀念館,更屬難能可貴。1839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堅決執行杜絕鴉片的政策,並於虎門銷毀200多萬斤鴉片。由於當時濠江正是鴉片交易的集散地,故同年7月林則徐與兩廣總督鄧廷楨來澳巡視,並在9月3日於天后殿前天階的亭台會見葡萄牙官員,諭以其必須安分守法,不許囤貯鴉片等物。亭台今日仍舊保存,可惜亭台屋簷下曾懸有一塊寓意公正的“心”字匾額現已不見了。傳說當年林則徐巡視澳門時所過之處“不但華民扶老攜幼夾道歡呼,即夷人亦皆疊背摩肩,奔趨恐後,恬熙景象”,可見這位偉人的魅力。澳門林則徐紀念館位於罅些喇提督大馬路蓮峰廟內,1997年11月落成,由蓮峰廟慈善值理會籌建和管理。該館樓高2層,面積接近1,000平方米,共斥資400多萬澳門元興建。未進館前已先可在左方看到林則徐站立遠望的雕像,其氣宇軒昂、目光炯炯的神態中展現出的民族氣魄和風骨,與紐約東百老滙街前端的林則徐銅像所表達的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可謂如出一轍。而且該座雕像的出現要較紀念館早6年之多,這是1989年由唐大禧和林彬兩人所製,整個雕像高約4米多,重8噸,奠石上是澳門知名書法家梁披雲先生所書的碑文。現在館內陳列井然有序,分“巡閱前的澳門”、“查禁鴉片與巡閱澳門”、“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永恆的紀念”幾部分。展品包括林則徐當年在廟內的辦公桌、澳門昔日風貌等大量珍貴歷史圖片,亦展示了林則徐1839年來澳巡視的事跡和路線、當年民眾吸食鴉片的器具、林則徐與朝廷之間的各類文書以及《澳門新聞紙》譯稿本等200多件珍貴展品。除此之外館內亦有各種清代船隻的模型,包括中國水師船、葡萄牙商船及走私鴉片船等。在紀念館的中央,擺放了真人大小的蠟像模型,栩栩如生,再現了當年林則徐接見一眾葡萄牙官員的情形。除了長期展覽外,紀念館亦不時會組織臨時展覽和活動。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2月15日─1848年2月4日)9月3日,果阿上訴法庭合議庭裁判書下令將卡埃塔諾.馬爾紹無罪釋放。先是,1846年澳門商人馬爾紹在議事會與阿西斯.費爾南德斯、西帕里亞諾.叭之咕及梅洛等人合謀,向華商及英商空售一批根本不存在的鴉片。馬爾紹在澳門以“詐騙”罪抓捕,送交當時管轄澳門司法的果阿上訴法院審判,卻被無罪釋放。裁判書援引《最新改革法》第21編第862款規定葡萄牙人在外國觸犯刑律可在葡萄牙或其屬土判決罪行,但此案無法判決被告,原因是,犯罪地點在廣州,此非葡萄牙領土地。亞馬留對此事憤憤不平。1847年9月3日果阿上訴法庭合議庭裁判書,轉引自薩安東:《葡萄牙在華外交政策:1841—1854》,第108頁。阿西斯為澳門議事會理事官,亞馬留的頭號政敵,西帕里亞諾.叭之咕則是澳門議事會成員,亦是帶頭上書公開反對自由港政策的人。
同治元年(1862年1月30日─1863年2月17日)9月3日,澳督吉馬良士向葡萄牙外交大臣遞交了一份報告,其中稱:“為國獲得這一成約,除了我個人微小的意足之外,國之巨大榮譽難以言表。我完全有理由說,儘管我們在東亞地區有過輝煌的過去,但是,這是首次以明確和有尊嚴的方式確定了葡萄牙王室的權利和特權。”AMNE—3P, A19, M20, Pasta1862。此份文件薩安東於1997年已經發表,見薩安東主編,金國平漢語手稿識讀及翻譯:Colecção de Fontes Documetais para a História das Relaçães entre Portugal e a China《中關係史資料匯編》,第3卷,澳門基金會,葡中基金會,葡中關係研究中心,澳門大學,1997年,DOC. n∘63, pp. 277—295。譯文見第277頁。
光緒八年(1882年2月18日─1883年2月7日)9月1日,坐落於澳門板樟堂街17號的官立議事公局中心小學(Escola Municipal de Instrução Primária)落成。11月1日,官立議事公局中心小學正式開學,教師為特奧多西斯奧‧羅德里格斯(Teodósio José Rodrigues),月薪50澳門元,經費由澳門議事公局承擔。次年9月,與中央女校(Escola Central do Sexo Feminino)合併,並於9月3日開學。學校分為初級教育和中級教育,初、中教育內又各分低、高兩級。路斯維森特‧耶蘇(José Vicente de Jesus)、派特里西奧‧路斯、瑪麗亞‧多雷斯(Maria das Dores da Costa)及埃特爾維拉‧伊斯瑪麗亞(Etelvra Ismália de Sena)分別被聘為該校中級和初級教育教師。1884年後,中級教育分為低、中、高三級。學校初設於聖若瑟修院內,並由該院負責課程設置。1889年開始有自己的學制,但部分課程仍在聖若瑟修院內教授。1890年9月7日,該校遷往位於崗頂斜路的新址。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27頁。A. H. de Oliveira Marques, História dos Portugueses no Extremo Oriente, Vol. 3, pp. 520—522; Manuel Teixeira, A Educação em Macau, pp. 50—51.
光緒九年(1883年2月8日─1884年1月27日)9月3日,議事公局花費鉅資創建的男子中心學校在三巴仔街第1號屋即聖若瑟修院內正式建立。男子中心學校由商業學校、市政學校小學部、政府小學及聖若瑟神學院小學部等四個學校合併而成。澳門土生葡人教育促進會出資捐助學校的開銷並捐贈各種學校用品。10月6日,澳門政府在《澳門政府憲報》上發佈公告,華童欲入館肄業者,自本日起,准其報名註冊。華童欲學習大西洋文者,准該學童並其父母或代理人等,於每日l2時至2時到該校教師若瑟.比唎喇(José Vicente Pereira)處報名註冊。所有報名註冊及學習西洋文者,均不取其傭金,如該學童或有貧窮者,公物會將書籍並讀書文具,一概給予。該校定於9月22日開學。該校共有4名教師和175名男學生,分為三個等級,校長為派特里西奧.盧茲(Patricio José de Luz)。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31頁;Manuel Teixeira, A Educação em Macau, p. 51稱9月6日議事公局男子中心小學剪綵。《澳門政府憲報》1883年10月6日第40號;Manuel Teixeira, A Educação em Macau, p. 52.
光緒十三年(1887年1月24日─1888年2月11日)9月3日,廣東巡撫吳大澂帶兵船五隻,親赴澳門,周曆各村各島,查勘界址。先拜訪澳督高若瑟,並與高若瑟面談,且告以劃清租界之意,隱示以收回占地之圖。4—5日,巡視附近各村各島並曉諭該處居民,勿因從前受欺受侮,輒與葡人口角爭毆,致生枝節。同時澳督高若瑟回拜,禮節甚恭,吳大澂亦優禮之。至6日回省。吳大澂此行,意在表明對澳門事務的關切。據其致總理衙門電文中稱:“澳門關閘以外數十年無人過問,葡遂以為粵省不甚愛惜之地,肆意侵佔。”此事在澳門引起一陣恐慌,據葡使言:“此非和平議約之象,請撤減兵船。”澳門政府為此添設軍兵,急修馬角炮台,以為防禦,遂使澳門商民騷動不安,謠言紛紛。經華商稟請,華政衙門出示嚴禁,稱因近來查辦緝私嚴密,無賴遊民流為盜賊,日益眾多,恐匪人欲借謠言,乘機搶奪,擾害本國保護之居民。督憲添設軍兵,實為防禦澳內賊匪起見。現下本澳安靖,必無意外之虞。原文作高士達,根據澳督在位時間來看,當為高若瑟。《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匯編》第3冊《廣東巡撫吳大澂為親往澳門勘察事致總理衙門電文》,第300—301頁;《總理衙門為請撤減兵船往澳事致廣東巡撫吳大澂電文》,第304頁。《澳門政府憲報》1887年10月6日第40號。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2月2日─1898年1月21日)9月3日,經澳門政府批准,澳門仁慈堂招人承售澳門彩票票張,押票銀款1萬元。盧九、盧光裕與柯六合夥組“恒和公司”以年承充包銷仁慈堂彩票善款15000銀元為條件,成功拿下仁慈堂彩票專營權,期限10年。恒和公司總部設在近西街南端一幢葡式洋樓,樓高4層。公司股份盧家占三分之二,盧光裕出任總理,但公司實際由盧九掌控。恒和公司創辦第一年,就成為澳門商界最頂尖的“四大公司”之一,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上,還在廣州、香港及上海開設了分公司,其在上海霞飛路開設了分公司富麗堂皇,其經營澳門仁慈堂彩票成為上海外國租界中一隻發行最大的西方彩票。《澳門政府憲報》1897年8月28日第35號;金豐居士:《近西街“恒和公司”》,載《訊報》2009年4月17日及24日。
更多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