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昌盛 和谐共融─澳门回归25载”摄影展图片征集评审结果出炉!。
>>立即查阅入选名单
是次比赛属“年度中国历史人物选举2024”之第二部分,参加者需以上述选举之当选者霍去病的生平、改革事迹、文学作品等为主题,完成专题研习报告并上传至“澳门记忆”文史网以参赛。
回归二十五载有奖问答游戏的得奖结果出炉!每位得奖者可获 “中西合璧古地图” 澳门通双卡套组。澳门记忆团队已透过得奖者注册会员时登记之流动电话号码,以短讯形式发送得奖通知,再次感谢会员们的支持和参与!
>>立即查看得奖名单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2月4日─1621年8月27日)4月27日(一称26日),英国东印度公司700吨级商船“独角兽(Unicorn)”号与“杰麦斯•罗雅尔(James Royal)”号一同自万丹出发,沿中国海岸航向平户。两船准备在那里修整且加强武装。库恩(Jan Pietersz Con)稍后称,英船“伊丽莎白(Elizabeth)”号和荷船“哈勒龙(Harelem)”号将在日本五岛(Goto)列岛附近巡航,攻击所有来长崎的 葡、西船只,而英船“公牛(Bull)”号和荷船“河舶(Hoppe)”号则将封锁澳门附近海峡,其中“伊丽莎白”号在从澳门至平户途中,于澎湖海域掳获1艘葡萄牙船只。W.Z.Mulder, Hollanders in Hirado, 1597—1641, pp.110—113; Paske-Smith, History of Japan, I:332—345, 412; Samuel Puchas, Hakluytus Posthumus or Purchas His Pilgrimes, V:146. 转引自黄一农:《欧洲沉船与明末传华的西洋大炮》,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3分册,2004年。
康熙十一年(1672年1月30日-1673年2月16日)4月27日,葡印总督路易斯•阿尔布克尔克(Luís de Mendonça Furtado e Albuquerque)设立一个专门机构,负责处理有关澳门与马尼拉之间直航事务。该机构由刚刚到任的新澳门总督罗东尼(António Barbosa Lobo)负责。并命令美士基塔•比门德(António Mesquita de Pimentel)为马尼拉直航船长。此后还建立西班牙驻澳门商站,吕武朥(D Gabriel Lecaros)为驻澳商站大班。《澳门记略》称:“有吕武朥者,尤黠慧,往来澳(门)、十三行,先后二十余年,土语华语及汉文字皆谙晓,人呼吕大班。营责取息,获利巨万。”当年即有一艘澳门船赴马尼拉进行贸易。Benjamin Videira Pires, A Viagem de Comkrcio Macau-Manila nos Séculos XVI a XIX, p. 36; 印光任、张汝霖:《澳门记略》卷下《澳蕃篇》。按:吕武朥来澳时间不详,生卒亦不详,故附于此。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1月24日─1782年2月11日)4月27日,英国东印度公司广州商馆医生亚伯拉罕•莱斯利(Abraham Leslie)向华人行商求官和瑛秀放高利贷,后求官和瑛秀破产,莱斯利损失严重,他遂抢占求官与瑛秀之商馆。因为莱斯利不过是求官与瑛秀的债权人之一,故无权占据两人之商馆。清政府下令莱斯利离开,莱斯利均拒绝服从。于是,特选委员会用武力将其逮捕,将其捆绑由大班于本日押解至澳门,并移交澳门政府,严令禁止其回广州。澳门议事会担心他会逃往广州,故将其监禁,关入大牢几个月。莱斯利获释后,前往加尔各答,向英印总督递呈一份备忘录,控诉澳门政府的压迫。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2卷,第389页及第408页。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2月,林则徐在广州创立的翻译房出版《澳门消息报》,用汉语报道外国人在华活动动态。每月还将发过的文章分类汇总在《澳门月报》上。3月9日,澳门议事会颁布法令,禁止在澳门收存、吸食鸦片,严禁各国居民向卷入鸦片买卖的中国人提供庇护。3月22日,义律请求澳门总督对英国侨民提供保护。边度(Adrião da Silveiro Pinto)总督接受了请求,但申明所有卷入鸦片交易纠纷的英国人不在此列。4月1日,前山寨守官致函澳门检察官利马(José Baptista de Miranda e Lima),转达钦差大臣要澳门交出所有鸦片的命令。4月27日,前山寨守官致函澳门检察官,命令在3日内必须交出所有藏于葡萄牙居民家中的鸦片,否则将封闭澳门进出通道。5月24日,英驻华贸易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上尉和英国商人离开广州前往澳门。8月26日,由于澳葡政府在中英交恶中宣布中立,在澳门居住的所有英国人,在义律的劝说下,离开澳门前往香港。9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访问澳门。在莲峰庙召见澳门葡萄牙官员,勒令私藏鸦片者一律在限期内上缴,否则严惩不贷。9月12日,义律请求边度总督允许英国商人到澳门避难,并建议将澳门外港作为英国人贸易中心。边度总督拒绝了上述建议。11月3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2月6日,清朝官府下令禁止英国人在澳门逗留。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2月15日─1848年2月4日)4月27日,澳督亚马留在澳门发布告示:谕令澳门华人未经澳门政府许可,任何人不得在澳门擅自修建房屋。澳门同知、香山知县及县丞得讯后,分别致函亚马留称:亚马留只可以管辖葡商,无权在澳门张贴告示,并责令亚马留将告示收回。亚马留当即拿着香山县丞的信登门威胁称:如果信中再如此措辞,骄横无理,我立即命令你离开澳门。香山县丞不敢回驳,仅以道歉回复。Lia Arez Ferreira do Amaral, O Significado do Governo de Ferreira do Amaral em Macau(1846—1849, p. 31-33.
光绪十四年(1888年2月12日─1889年1月30日)5月31日,里斯本葡萄牙国王谕旨:据华人卢九禀称,年已逾壮,在澳门居住已历三十余年,置有产业,今请隶入西洋旗籍等情。朕览该卢九所呈出各凭据,与所禀相符,按本国民律之十九款,该卢九可隶入本国旗籍,朕今特行批准。该卢九呈出户部首1888年5月9日收印厘单,已据将领给本谕旨之费用116769厘士缴讫。此谕旨由吏部尚书嘉士度奉大君主1888年4月27日淮卢九入本国籍之旨意撰拟呈进,本日该卢九已在里斯本户部首司将费用5300厘士缴讫。吏部首司奇玛签名,户部首司宾爹喇用印,注收印厘5000厘士,1888年5月11日。《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第3册《葡国君主批准卢九入葡籍谕旨译文》,第750—751页。
《知新报》第十四期刊登《论实学》、《致伍星使书》、《论加热法》、《洋关进款》等文章。《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创刊,由康有为筹划出版、梁启超兼理笔政、何廷光(字穗田)出资、康广仁则负责具体运作创办,该报于维新运动时期所创办,为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刊物。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的百日维新失败后,《知新报》仍继续出版。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在加拿大创立保救大清皇帝会后,更将《知新报》与《清议报》定为会报。《知新报》原按上海《时务报》模式创办,初拟为《广时务报》。及后经梁启超斟酌后,才定名《知新报》,报头使用篆书。其办报宗旨,正如其创刊文章的「知新报缘起」指出:「不慧于目,不聪于耳,不敏于口,曰盲、聋、哑,是谓三病」而「报者,天下之枢铃,万民之喉舌也,得之则通,通之则明,明之则勇,勇之则强,强则政举而国立,敬修而民智。」《知新报》是澳门第二份中文报纸,翻译不少西文报刊,录英、俄、德、法、美、日等各国大事,同时远销海外旧金山、悉尼、安南、新加坡等地。设社址于澳门南湾大井头四号,其后在1900年11月22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初一)出版的第129期有迁馆告白:从大井头四号移寓至门牌十九号。初为5日刊,自1897年5月3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五月初一)的出版的第20册起,改为旬刊 (十日刊),篇幅较前增加一倍;又至1900年2月14日(清光绪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12册开始,再改为半月刊,每期约60余页,册装。目前所收集的最后一期是1901年2月3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出版的第134册,是否仍有后续出版的刊册,有待进一步研究。本会感谢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支持,合作将该馆珍藏的共134册《知新报》原件进行电子化,得以在此平台与公众分享。此外,本会为每期之目录加设链结功能,以便各方读者阅读。《知新报》主要撰述和译者如下:撰述:何树龄、韩文举、梁启超、徐勤、刘桢麟、王觉任、陈继俨、欧榘甲、康广仁、黎祖健、麦孟华、林旭、孔昭炎、康有为 英译:周灵生、卢其昌、陈焯如、甘若云葡译:宋次生德译:沙士日译:唐振超、山本正义、康同薇
清宣统三年(1911年1月31日─1912年1月18日)4月27日,黄花岗起意失败后,参加起意的同盟会会员谢英伯、高剑父等常到澳门活动,受到各方面的欢迎。同时澳门同盟会成员梁彦明、周岂凡、何进斗等人在澳门崇实中学发起剪辫会,校内师生多积极回应。郑南、郑雨芬、郭辉堂等亦为剪辫会中的成员。同年,在香港同盟会的领导与支持下,同盟会澳门支部成立,总部机关设在南湾街41号,由香港分会会长谢英伯兼任主盟人。谢一度奉派去檀香山,乃改由“香军”参谋林君复继任主盟人。当时支部的主要负责人有:刘公裕、卢怡若、陈峰海、刘卓凡、陈卓平(财务)、林了侬、梁倚神、刘大同等。澳门支部成立后,积极筹集活动资金,香港同盟会派女同志钟芬廷和女医生张竹君到澳门,由赵连城当向导,拜访富户大室,向太太小姐们募款;又招募新成员,培基学堂一批进步学生首先加入,计有古桂芬、冯秋雪、冯印雪、区韶凤、何国材、周树勋及赵连城,还有香山县绿林好汉头目梁意、澳门“疍家王”梁镜清等中坚分子,逐渐成为一个活跃的革命据点。梁镜清为了支援革命,变卖了自己三艘渔船,所得款项全部捐献给了同盟会。梁倚神,字觉幻,又号幻公。擅国画,乃居廉画师弟子,与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属师兄弟,曾一起在广州创办《真相画报》。清季移居澳门,居新马路菩提巷,故作画常署菩提馆主。与高剑父等在澳门奔走革命,宣传反清。王文达:《澳门掌故》,第204页。赵连城,又名璧如,香山大赤坎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随其姊到澳门居住,时约14─15岁,以赵璧如之名入读培基学堂。后又入同盟会,成为澳门同盟会的首批会员。据金英杰称,梁镜清因走私鸦片发财后,在澳门开设就利和宏利两家鱼栏,并拥有自己的渔船。其人没读过书,但粗通文墨,为人豪爽仗意。1907年被刘思复发展为同盟会会员。梁镜清与香山著名海盗梁意又是拜把兄弟。梁镜清为了帮助同盟会解决军火问题,将自己的两家鱼栏改为摊馆,以开赌掩护革命党人,并将赌场盈利捐作同盟会经费,1911年前山起意之香军,一部分即梁镜清策动的梁义的海盗队伍。参阅金英杰《宏利赌场,蛋家王位坐者皆输》,载《新报》2009年6月4日。冯自由:《革命逸史》第4集《澳门华侨与革命运动》,第74—75页;《梁彦明烈士纪念集》之郭辉堂《梁彦明烈士年谱》,第9页;赵连城:《同盟会在港澳的活动和广东妇女参加革命的回忆》,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辛亥革命回忆录》第2册,第308—309页。陈卓平的《爱竹斋全集·诗钞续集》第1页《赠刘公裕同志》诗之自注云:“辛亥年,余组澳门同盟分会,与林(君复)、莫(纪彭)诸君运动前山新军。”可知,陈卓平应是组建澳门同盟分会的重要人物。刘公裕在当时为澳门工务局局员。
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1日—1929年12月31日)4月27日,澳门政府第268号训令,决定创办《澳门档案》官方刊物,刊载各国家档案馆、属地档案室有关澳门事务的文件。这份刊物无论从历史抑或政治的角度出发,都是十分有价值的。为此,根据组织章程第22条,作出决定如下:第1条,作为《澳门宪报》附属刊物,以小册子形式,把存放在澳门各档案室内具有历史价值的文件,按月刊登出版。第2条,该出版物负责人由澳门利宵中学教师高美士(Telo de Azevedo Gomes)以无偿形式担任该职务。第3条,在职权范围下,澳门所有公务员得允许上述负责人对档案进行检核,并给予必要的协助,以致达到目的。Arquivos de Macau, la. série, Vol. I, No. 1, Jun de 1929, p. 5.
更多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