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路在澳門半島南部,東端接殷皇子大馬路,由南灣大馬路起,西端至火船頭街與巴素打爾古街之間。長620米。是20世紀20—30年代以來澳門最繁盛的街道和商業中心。但是80年前它並不是一條通衢大道,而是彎彎曲曲,斷斷續續,1918年才開始把西段的彎曲小巷拉直,把東段龍嵩街口與大堂街之間的小山崗挖平打通,將橫亙東端路口的一座大屋拆掉,修建成一條筆直的馬路,時稱新馬路。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8
新馬路在澳門半島南部,東端接殷皇子大馬路,由南灣大馬路起,西端至火船頭街與巴素打爾古街之間。長620米。是20世紀20—30年代以來澳門最繁盛的街道和商業中心。但是80年前它並不是一條通衢大道,而是彎彎曲曲,斷斷續續,1918年才開始把西段的彎曲小巷拉直,把東段龍嵩街口與大堂街之間的小山崗挖平打通,將橫亙東端路口的一座大屋拆掉,修建成一條筆直的馬路,時稱新馬路。
更新日期:2019/11/18
由新馬路起至新填巷止的一段路,是營地大街的延續,也是這條街最寬闊的路段,店舖毗連,商業興旺,闢有小休憩區,設置椅櫈及植樹,讓居民及途人閒坐休息。這裡往昔稱為“橋仔頭”,為船艇寄碇處。但今從環境來看,該處屬市中心地帶,遠離海岸,原來怎會是“橋仔頭”? 追源溯始,也略知澳門半島地形變化。往昔“橋仔頭”附近一帶屬北灣,堤岸是半彎形,海岸線由媽閣起,沿下環、司打口、橋仔頭、蘆石塘(即爐石塘,今名庇山耶街)而至沙欄仔,皆為海浸之地,沿灣設有系列水口,如桔仔圍水口、吉慶里水口、十八間水口等,在古地圖上仍註有這些水口名稱。所謂“水口”,與“橋仔頭”一樣,皆為渡頭,船艇停泊,方便貨運及旅客上落。往昔紅窗門關卡在今紅窗門街與天通街交界附近,由中國汛兵駐守,下臨“橋仔頭”海邊。一八六八年,澳門有關方面將北灣填海成陸,由彎形改成直線之堤岸,在新填地上築路建屋,不要説“橋仔頭”湮沒,而各水口也蕩然無存,有些只剩下十八間[即商人巷]、桔仔圍、吉慶里作街名,環境大變。其實,這一帶之地形變化,可從街名追尋舊跡,如新填巷、新埗頭街、木橋街、快艇頭街……也可以想像當年這一帶仍是海浸之地,可作歷史佐證。“橋仔頭”雖不是街名,三四十年前[約1960-1970年代],從老居民説話中仍會聽到,而今已鮮有人提及了。
“橋仔頭”地名追溯
民國七年(1918年1月1日-1918年12月31日)本年,澳門政府把新馬路西段的彎曲小巷拉直,把東段龍嵩街口與大廟頂之間的山岡挖平打通,由議事亭前地向三角亭一路拆毀老屋,其中包括當時位於亞美打利卑盧馬路和南灣街交匯處的富商林連的大宅,直達南灣海濱,修建成一條筆直的馬路,時稱“新馬路”。此前,新馬路只有議事亭西邊由議事亭通往營地街“大鵬巷”和由爐石塘通往西岸的“賦梅里”(Beco dos Barbeiros)。新馬路開通後,澳門政府把議事亭前至西端海旁路口命名為亞美打利卑盧大馬路(Avenida Almeida Ribeiro),而把議事亭前至南灣東端路口稱為美副將大馬路(Avenida Coronel Mesquita)。一路雙名,頗為不便,後統稱為亞美打利卑盧大馬路,而將望廈普濟禪院前的新闢馬路命名為美副將大馬路。李鵬翥《澳門古今》,第10頁及第77-78頁。
修建新馬路
時間: | 建國之後(1949-1999年) |
1950年代 | |
地點: | 澳門半島--風順堂區 |
新馬路 | |
關鍵字: | 街道 |
建築物 | |
汽車 | |
國際大酒家 |
資料來源: | 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08, 第133頁。精裝ISBN 978-99937-927-1-0;平裝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
權限範圍: | 利冠棉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門--街道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圖片 |
明信片 | |
黑白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1596x1131, 12.94MB |
登錄號碼: | p0007211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