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作者約翰.斯皮德,英國斯圖亞特時期最著名的地圖製作家。本圖選自1627年斯皮德在倫敦出版的22幅地圖集《世界知名地區全覽》(A Prospect of the Most Famous Parts of the World),這是第一部由英國人繪製的世界地圖集。該圖參考了巴布達以及洪第烏斯的中國地圖,繪製出中國、朝鮮、日本及周邊地區,反映的是明代中國的地理情況,繪製了中國主要省份、地形和水文等。其中,有些地名是從馬可波羅時代流傳下來,例如中國東北部仍為Cathaya(契丹)。廣東省珠江入海口東岸繪有一較大島嶼,在旁邊的陸地上標有Macao(澳門),而將廣州(Cantaon)錯誤地繪製在珠江口西岸的另一個較大的島嶼上。地圖左右兩側的八幅圖畫分別描繪了中國及周邊其他國家不同性別、職業的人物,大多出於西方人的想像。中國人被標成Chinian而不是現在的Chinese。地圖上方還繪有四幅插圖,自右向左分別是:一)日本人行刑圖、二)北京城平面圖、三)澳門城平面圖、四)中國風力車出遊圖。其中,圖一、圖四均取材自洪第烏斯中國地圖的裝飾畫;圖二北京城平面圖原文標有Xuntien al Quinzay,即“順天或行在”,根據該圖繪製的經緯度,該城位於北緯42.5度,應指北京,而非一些資料所說的杭州。圖三澳門城平面圖以東爲上,通往拱北的蓮花莖和西北角的青洲島清晰可見,四面都畫有船隻,特別是西面的內港帆船密布,表現出澳門是個航運發達的港口城市,城內畫有燈塔、教堂和許多歐式建築,爲瞭解當時的澳門城提供了依據。需要指出的是,本圖爲1626年繪製,在中華王國的地圖上只繪製了澳門和北京兩個城市的平面圖,可見當時澳門在西方人對中國認知中的重要地位。

本圖複製自哈佛大學圖書館地圖部館藏,該藏本為同一作者1627年所出版的《世界知名地區全覽》(A Prospect of the Most Famous Parts of the World)(G1810 1626 .S6)

參考文獻:

[1]Baynton-Williams, Ashley. (2014). John Speed. 20 July 2014 Retrieved from http:// MapForum.Com

[2]. Baldwin, R. (2007). Colonial Cartography under the Tudor and Early Stuart Monarchies, ca. 1480 - ca. 1640In D. Woodward, editor, 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 3 : Cartography in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pt. 2, pp. 1754-178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 Worms, L. (2007). The London Map Trade to 1640. In D. Woodward, editor, The History of Cartography (Vol. 3 : Cartography in the European Renaissance, pt. 2, pp. 1693-172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 鄧景濱. (2000). 澳門蓮系地名考. 澳門 : 澳門語言學會.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