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製圖家科爾內利是方濟各會修士,他在1690年至1701年間製作了13卷本《威尼斯人地圖集》(Atlante Veneto),其中兩卷名為《威尼斯人島嶼書》(Isolario Veneto),“島嶼書”(Isolario)為地中海世界一種傳統地理文獻體裁,同時包含地圖同民族誌的信息。“島嶼書”中收錄科爾內利繪製的一幅中國總圖及七幅分區域圖,分區域圖依照明代中國內部之相鄰兩省或三省分幅,其中包括這幅廣東與福建省圖。經比對可知,科爾內利中國總圖與分圖均由衛匡國之《中國新圖誌》改繪而成。可注意到,科爾內利之總圖由於同衛匡國之總圖採取了不同投影方式,故圖形有所差異。科爾內利分圖的投影方法則與衛匡國的分省圖一致。此圖邊框上注有經緯度值,但未畫經緯線,經線以福島為本初子午線,逆時針向東計算。圖四周標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這幅廣東與福建省圖上,除了將衛匡國之廣東圖與福建圖拼合起來外,另繪有衛匡國福建圖上並未完整繪出的台灣島,其輪廓類似衛匡國總圖上的台灣島,但細節更豐富,當另有所本。此圖河流繪法同於衛匡國,山脈繪製略有簡省,卻在內陸繪出衛匡國原圖沒有的一些森林圖案。圖幅下方偏左側有關於兩省政區、人口等簡明信息,又在兩省岸外的“中國海”(MARE DELLA CHINA)中繪有數艘中式或西式船隻,均為科爾內利的創製。圖上的珠江口繪法與衛匡國一致,在“燒瓶狀”珠江口下部海灣偏東側,有上下兩個分離的島嶼,分別標註為“Hiangxan”(香山)與“Macao”(澳門),其中澳門註記邊繪有一個城址符號。在佈滿島嶼的灣口外側標註“Golfo di Macao”(澳門灣),此名稱當為科爾內利創製。

參考文獻:

[1]. Fuchs, J. L. (1983). Vincenzo Coronelli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 The twilight of seventeenth-century encyclopedism. University of Chicago.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