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人稱之為賈梅士洞花園住宅,曾長期由英國東印度公司使用。1885年由政府購得後,把於1875年在大砲台設立的“作戰物資總處”搬來,並用作作戰物資貯藏庫;後來也曾作為工程公所、官印局及賈梅士博物院。1989年由東方基金會購入作為澳門辦事處。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8
葡人稱之為賈梅士洞花園住宅,曾長期由英國東印度公司使用。1885年由政府購得後,把於1875年在大砲台設立的“作戰物資總處”搬來,並用作作戰物資貯藏庫;後來也曾作為工程公所、官印局及賈梅士博物院。1989年由東方基金會購入作為澳門辦事處。
更新日期:2019/11/18
光緒七年(1881年1月30日─1882年2月17日)3月18日,澳門政府收購南灣街27號塞爾卡爾宮為總督府,因塞爾卡爾子爵夫人把塞爾卡爾宮抵押給渣打銀行,而由區法院法官拍賣給能支付其作價金額五分之四的人,即25068. 66元,最後由澳門政府拍得。澳門政府遂將此地正式作為總督府。塞爾卡爾子爵夫人指的是梅洛的妻子,小梅洛僅有男爵銜而無子爵銜。塞爾卡爾子爵逝世前曾將南灣別墅和聖珊澤宮作為遺產劃分給其妻子。關於南灣別墅和聖珊澤宮的產權糾紛,是當時澳門民事訴訟中一件很複雜的案件,詳情可參閱Isabel Nunes, Santa Sancha, pp. 12—14. Manuel Teixeira, Toponímia de Macau, Vol. 1, p. 72.
澳門政府收購南灣街27號塞爾卡爾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1月27日─1847年2月14日)聖母救濟會主席杜阿爾特.貝爾南迪諾(Manuel Duarte Bernardino)先生在西望洋山修建聖珊澤別墅,由澳門土生葡人著名建築師湯瑪斯.阿基諾(José Agostinho Tomás de Aquino)主持修建。此地原稱 “洗衣塘(Tanque do Mainato)”。由馬拉巴爾詞語“Mannattan”派生而來,意為“洗衣服的那個人”。聖珊澤的葡語名稱為Santa Sancha,她是800多年前的一位葡萄牙公主,即葡王桑肖一世(D. Sancho I)與王后杜爾瑟之女。約於1180年在科英布拉附近的塞拉斯(Celas)出生,卒於1229年11月4日,傳說美貌絕倫,且心地善良。她多次拒婚,終生未嫁。後在洛爾旺(Lorvão)修道院出家,並為西都會(Ordem de Cister)成立塞拉斯修道院。死後葬於洛爾旺修道院,開始成為人們崇拜的偶像。1705年12月23日,教宗格萊芒五世(Clemente V)授予其真福品,儘管她未列入聖品,但葡人出於對她的崇敬與信仰,仍稱其為“聖珊澤”。根據葡萄牙國王唐.若奧五世(D. João V)的申請,教廷禮儀部規定,3月13日為“聖珊澤節”。金國平、吳志良:《東西望洋》,第402—403頁。Isabel Nunes, Santa Sancha, p. 11; 塔維拉(Consortium Tomás Taveira):《澳門從開埠至20世紀70年代社會經濟和城建方面的發展》,載《文化雜誌》第36-37期,1998年。羅伊佩(Isabel Nunes)書稱“聖珊澤”的建築日期還是“奧秘的”,塔維拉則稱在1846年。
聖母救濟會主席杜阿爾特‧貝爾南迪諾在西望洋山修建別墅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2月16日─1780年2月4日)本年,澳門鴉片富商俾利喇在白鴿巢花園旁建成一座澳門最宏偉的巨宅,時人稱“俾利喇行宮”。俾利喇, 最初在果阿從事海上貿易,在果阿即已成為當地富豪,其間來過澳門幾次。1770 年,他來澳門,並在白鴿巢花園東北端買下一幅地,開始營建巨宅,同時開始經營澳門的鴉片貿易。至本年,巨宅落成。該宅為一幢三層高的宮殿式南歐風格建築物,金字形紅瓦頂, 希臘式前出檐,上有細緻精美的石雕檐飾,檐飾中間有俾利喇的“爵士紋章圖案”,正門前有大理石石階,門廊是古羅馬樣式,廳堂裝飾富麗堂皇。 宅前即是一片廣袤花園。“俾利喇行宮”雖是俾利喇本人親自規劃營建而成,但實際上他本人一天也未住過。豪宅落成之後,由於他與英國東印度公司關係密切,這座豪宅遂租予東印度公司,作為公司的公署及高級官員的官邸,直至東印度公司撤離澳門,一共租了55年。俾利喇本人也因此被英女皇冊封為爵士,這也是澳門歷史上唯一擁有英國貴族榮銜的葡萄牙商人。李鵬翥:《澳門古今》第37頁;金豐居士:《白蟻蛀蝕,拆去最高一層,東方基金大樓自矮》,載《新報》2006年3月30日。
富商俾利喇在白鴿巢花園旁建巨宅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2月5日─1849年1月23日)索薩‧阿爾梅達(Vitorino José de Sousa e Almeida)神父在東望洋山麓二龍喉地方修建一座豪華別墅,並在該處開闢了一座小花園,人稱“二龍喉宮殿”。該宮殿亦是由澳門土生葡人著名建築師湯瑪斯‧阿基諾設計。文德泉:《阿爾諾索伯爵筆下的澳門》,載《文化雜誌》第7—8期,1989年。
索薩‧阿爾梅達神父在東望洋山麓二龍喉修建豪華別墅
時間: | 清後期(1845-1911年) |
約1890年 | |
地點: | 澳門半島--花王堂區 |
白鴿巢前地 | |
賈梅士花園房屋舊址(現東方基金會會址) | |
關鍵字: | 公園 |
住宅 | |
澳門官印局 | |
工程公所(Direcção das Obras Públicas) | |
賈梅士博物院 | |
賈梅士洞花園住宅 | |
作戰物資總處 |
攝影: | Mee Cheung |
資料來源: | 利冠棉、林發欽:《19-20世紀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歷史教育學會,2008, 第174頁。精裝ISBN 978-99937-927-1-0;平裝ISBN 978-99937-927-0-3 |
藏品所有人: | 利冠棉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澳門歷史教育學會 |
權限範圍: | 利冠棉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系列: | 明信片中的澳門--澳門公園 |
語種: | 中文 |
英文 | |
葡文 | |
資料類型: | 圖片 |
明信片 | |
黑白 | |
郵戳 | |
電子資料格式: | TIF, 1623x1036, 10.86MB |
登錄號碼: | p0007269 |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