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作者小洪第烏斯是荷蘭著名製圖家約道庫斯.洪第烏斯之子,1629年在其長兄和母親相繼去世後,小洪第烏斯接手了洪第烏斯家族的製圖産業,他和妻兄揚索紐斯(Johannes Janssonius, 1588-1664)合作,繼續繪製和出版地圖集。隨著西方人對東亞沿海探索的深入,他們對東亞地區海岸線的知識也更加豐富和準確,這都反映在地圖的繪製上。該圖是17世紀早期歐洲關於亞洲最詳細和準確的地圖之一,繪製了許多河流、山脉、島嶼,比以往的地圖標出了更多的城鎮。朝鮮已從過去地圖中的島嶼改為連接東北亞大陸的半島。印度洋的人魚和水怪、南亞的大象、東非的獅子,以及中國舢板和巡游在各個海域的歐式商船,賦予圖紙强烈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地圖對中國海岸線的描畫得到進一步改進:寧波角(C. de Liampo)以南的海岸線更加接近實際,山東半島和渤海灣面積比實際偏小,但形狀初具雛形;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以東的第一島鏈海域標注爲“中國海洋”(Oceanus Chinensis)。儘管改進頗多,地圖對中國內陸的描繪仍然嚴重失真,中國各大水系被畫成是互相通連的。地圖較詳細繪製了珠江口沿岸的地理情况,廣州(Cantao)的位置被改正到珠江口的最北端。在珠江口東面的陸地上寫有Macao,不過代表澳門城的符號被畫在珠江口外的一個島嶼上。需要指出的是,圖中所畫的澳門周邊諸島、十字門和大小橫琴已經依稀可辨。
本圖複製自哈佛大學圖書館地圖部館藏,該圖被收錄在揚索紐斯的《環宇地圖集》(Atlas, ou Represéntation du monde universel et des parties d′icelui, faicte en tables et descriptions),1633年法語版(MM 1.1633.2 pf)
參考文獻:
[1]Keuning, J. (1947). The History of an Atlas: Mercator - Hondius. Imago Mundi, Vol. 4, pp. 37-62.
[2]. Van der Krogt, P. (1996). Amsterdam Atlas Production in the 1630s: A Bibliographer's Nightmare. Imago Mundi, Vol. 48, pp. 149-160.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5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