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上架木藝工會就組織起“體育部”,舉辦游泳比賽、足球、乒乓球比賽、聯歡晚會表演節目等。何華全年輕時愛踢足球,圖為何華全(前排左二)參與工會的足球比賽。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20
1950年,上架木藝工會就組織起“體育部”,舉辦游泳比賽、足球、乒乓球比賽、聯歡晚會表演節目等。何華全年輕時愛踢足球,圖為何華全(前排左二)參與工會的足球比賽。
更新日期:2019/11/20
李勝,1926年在澳門出生,三個哥哥做裝修工(俗稱“做三行”)。幼時在華僑平民小學讀過四年書,稍大一點就鎅樹焗炭,1945年和平後,他剛十幾歲,就過香港學做木工。幾年後返回澳門,一直做木工維持生計,直至退休。
大家行友彼此團結
戴超,1917年在廣東新會出生,16歲來到澳門學師做傢俬。抗戰時期,他拉車謀生,被葡國兵強迫去打井水、洗廁所,遭受的痛苦令他一生難忘。抗戰勝利後去香港打工,1948年回澳門,1958年支援廣州建設,在廣州鋼鐵廠做工。1962年回澳門繼續做木工,1981年退休,去香港跟子女居住。
艱苦奮鬥一生
徐洪,1936年在澳門出生,從爺爺那輩起就是上架行的人,爺爺就葬在上架行的墓地。他六歲時父親去世,他的三個兄弟在澳門“風潮時期”餓死,只剩他一個孩子。1951年鏡平小學畢業後,就學師做木藝四年。1955年出師後一直在澳門鴻昌隆傢俬公司做木工,也曾做過澳娛的裝潢工程。1974年以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做些判頭的工作,至今仍然從事相關行業。
要爭取權益 就要參加工會
何華全,1933年在澳門望廈出生,在蓮峰廟小學讀了幾年書,14歲去香港學師,做建築行業。三年後回澳門,做些雜工,又因為當年香港建築業發展快,工作機會多,而多次往返港澳。70年代初在澳門回力做管工,50多歲時退休。
工會能夠團結一班人
羅泉,1929年在廣東四會出生,爸爸在他出世前被人打死,媽媽在他一歲多的時候離開他去了新加坡,外婆、舅父把他養大。1948年來澳門,之前,在香港學師造木。1950年去東帝汶做工,1955年返回澳門。在澳門主要為教會做些木工活,再去新聞的娛樂公司,從木工做到木工部管理人員,做了四十多年,直至2009年,他79歲時退休。
員工團結辦工會
光緒十年(1884年1月28日─1885年2月14日)6月10日,澳門管理工程公所招人前往帝汶做泥水及木匠工人,每日做工時間,以10小時為額,所有做工器具,本人備辦。每月每人工銀16元。《澳門政府憲報》1884年6月14日第24號。
澳門管理工程公所招泥水及木匠工人前往帝汶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