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沙海灘長約1350米,黑沙幼滑,1992年被譽為澳門八景之一,名為“黑沙踏浪”。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3/02/13
黑沙海灘長約1350米,黑沙幼滑,1992年被譽為澳門八景之一,名為“黑沙踏浪”。
更新日期:2023/02/13
水是生命的泉源,不論飲用和生活都離不開用水。在自來水普及之前,澳門居民主要依靠井水和泉水,使用地下水源維生。踏入二十世紀初,澳門城市發展和衛生需求等因素下,澳門開始發展自來水供水系統,供應經過濾和消毒的淡水給居民。然而,澳門缺乏充足的淡水源,因而在1960年代起與內地政府共同處理供水的問題,包括在珠海修建大型水庫及建立輸水網絡,解決澳門的供水問題。這篇文章將向大家回顧澳門供水的歷史,如何從本地水源轉向西江水。
澳門水史——回顧澳門百年供水的演變
渡船街是澳門新橋區的主幹道。或許,很多人都猜想到,此馬路昔日是與渡船有關,但河流在哪裡,則不是人人知道。另外,此街區名為“新橋”,言下之意則是否曾有“舊橋”呢?再者,昔日的新橋與舊橋,到底位於何處呢?讀者欲知答案,請看下文分解。
渡船街的新橋、舊橋與蓮溪
澳門缺乏河流和湖泊,居民的日常用水只能從地下獲取,其中水井是最重要的水源之一。除了鑿井取水之外,一些山地亦流出地下水,形成山泉,成為居民們另一個重要的天然取水點,如二龍喉、亞婆井等,雖然這些山泉隨著時間消失,但它們的故事卻長流於歷史之中。
山泉往事:澳門名泉的故事
時間: | 建國之後(1949-1999年) |
回歸祖國(1999年-) | |
2022年 | |
地點: | 路環島--聖方濟各堂區 |
黑沙海灘 | |
關鍵字: | 海灘 |
拍攝 | |
山岳 |
責任者: | Pinheiro, Gonçalo Lobo |
著作財產權人: | Pinheiro, Gonçalo Lobo |
數位作品提供者: | Pinheiro, Gonçalo Lobo |
權限範圍: | Pinheiro, Gonçalo Lobo授權澳門基金會使用。如需使用有關資料,需徵得有關版權實體的同意。 |
資料類型: | 照片 |
黑白 | |
彩色 | |
登錄號碼: | p0025001 |
尊敬的“澳門記憶”會員,您好!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澳門記憶”文史網的支持與信任。為持續優化會員服務品質與保障會員權益,本網站將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實施新版的《服務條款》。敬請各位會員詳閱修訂後之條款,有關內容可於以下查閱:
您已詳細閱讀並同意接受該等《服務條款》修訂內容。
若您對本次更新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繫。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信任,“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會員服務。
“澳門記憶”文史網 敬啟
發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