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繪製了南洋大臣所轄中國東南的近十個省份海疆及沿江地區的地理形勢,北起山東日照,南至廣東最西端的欽州、漁洲,同時包含台灣和海南兩島。地圖對沿海、沿江地區的描繪較為詳細,但對除此之外的內陸地區則標註得非常簡略。圖中以不同符號代表不同等級的行政區域,如回字框為省會,方框為府,菱形框為廳州,圓框為縣,實心圓為場、所、關隘等,並以形象化的符號畫出山體的分佈。地圖重點描畫了廣東沿海地區,珠江口位於地圖的左下約四分之一處。澳門被畫在一個比較大的島嶼上,島的北部有座香爐山。該島以北的香山縣被畫成另一個島嶼,與澳門所在的大島之間被一條細細的水道分隔。圖中澳門所在的島嶼面積幾乎是香山縣所在島嶼的三倍,與實際情況不符。澳門東面的小島密集,旁邊註有九星洋。此圖成圖時,香港已經開埠數十年,但圖中並未標出香港。九星洋以東的一個較大的島嶼標為大澳,應是香港的大嶼山,其與今日香港島之間的水道被標註為急水門。比較少見的是澳門西南面一個較大的島嶼上面註有聖人墓,應是指沙勿略之墓。地圖繪有縱橫直線構成的方格線,同時註明每方一百里,因而各地間位置遠近、大小比例情況都有較大的改善,但也仍然有許多失實之處。1870年,西方地圖測繪技術已經傳入中國兩百餘年,但中國地圖的繪製依然進步緩慢,令人扼腕。

本圖複製自美國國會圖書館地圖部所藏單幅地圖《南洋分圖》(G7820 1870 .H8)。

參考文獻:

[1]林天人編撰; 張敏英文編譯. (2013). 皇輿搜覽 : 美國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清輿圖 (pp332). 台北: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Washington D.C. : 美國國會圖書館.

[2]. 廣東歷史地圖集編輯委員會編. (1995). 廣東歷史地圖集. 廣州: 廣東省地圖出版社.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