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生父為荷蘭裔猶太人何仕文(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生母為廣東寶安女子施娣。何仕文於1859年抵港直至1873年離港,1888年入籍英國至1892年去世,何氏只當了四年的英國人。何東父母並沒有正式結婚。由於何仕文的離開,何東自幼由母親獨力撫養,受中國文化薰陶,常常以中國人自居,自認廣東寶安人。何東幼年入讀私塾,稍長轉讀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1878年以優異成績畢業。

何東畢業後隨即加入廣東海關,建立了初步人際關係及華洋貿易的基礎。1881年他辭海關工作,加入香港怡和洋行華人部,任職初級助理員,專責翻譯,因表現突出而獲迅速提升為買辦助理。在怡和任職僅兩年,1883年他接替姐夫蔡昇南成為買辦,不久更獲委任為剛成立的香港火燭保險公司及廣東保險公司的總買辦。在任職買辦的同時,何東自資成立何東公司,從事食糖的買賣,而胞弟何福及何甘棠亦加入怡和成為買辦。1894年何東升任怡和洋行華務總經理,於1900年,以健康欠佳為由辭職,由其弟何福接任。

離開怡和後,何東全力發展自己的生意,除一般貿易外,還進軍航運及地產買賣。何東於1928年前後接辦經營出現困難的《工商日報》,注入資金及改革管理後,成功令《工商日報》走出困局。除香港外,何東在上海、青島、東北及澳門皆有大量投資。

1906年,何東向香港總督會同行政局申請獲准在中環半山居住,成為自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後,首位在太平山山頂居住的擁有中國血統的人士,可見不問出身如何,在港澳社會,財富才能決定其身份和地位。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