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爾捷出生於荷蘭萊登(Leiden),其祖父是因政治避難而來到荷蘭的法國人。莫爾捷本人長期與法國地圖出版界保持密切的聯繫,將法國製圖學風格帶入荷蘭,從而對荷蘭製圖學產生了重要影響。17世紀後期,法國政府組織力量對歐洲沿海進行了測量,法國製圖學家簡洛特(Alexis-Hubert Jaillot)根據這些測量資料繪製成了大型海圖集《海神弗朗索瓦》(Le Neptune François),1693年在巴黎出版。莫爾捷以驚人的速度仿製了這部海圖集,且加上其他幾幅地圖,也於1693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海神弗朗索瓦》。這是在荷蘭出版的最昂貴、最精美的海圖集,流傳很廣。1700年,莫爾捷出版了《海神弗朗索瓦續編》(Suite du Neptune François),本圖即選自於此。這幅地圖的最大特點是詳細地表現了亞洲的海域,包括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相反對亞洲的陸地部分不十分重視,許多地區都被留空。在東亞沿海密密麻麻地標註出了大量地名,海洋中的島嶼不僅數量多,而且畫的較為準確。中國部分,長江以南沿海地區畫得比較接近實際地理狀況,但長江以北地區錯誤較大,特別是山東半島被嚴重縮小,海岸線幾乎被畫成一條直線,導致渤海灣嚴重變形。廣東珠江口東側的一個黑點旁標有Quanchue,即指廣州城;珠江口三角洲地區用不同顏色畫出了三個較大的島嶼,其中綠色的島嶼上方寫有Macao,其西側的紅色島嶼則不知所指。以南海面上分佈著許多小島。此外,雷州半島西側的一個小海灣被標註為Bay of Nova Macao(原文Macoo,意爲新馬交灣),很值得注意。

本圖複製自哈佛大學地圖部所藏的《海神弗朗索瓦續編》(Suite du Neptune François)(MA 17.93.2 pf)

參考文獻:

[1]National Library of the Netherlands. Neptune François. 2015-1-15 Retrieved from http://www.kb.nl/en/web-exhibitions/100-highlights-of-the-koninklijke-bibliotheek/from-1-to-100/60-neptune-francois

[2]. Van Egmond, M. (2002). The Secrets of a Long Life: The Dutch Firm of Covens & Mortier (1685-1866) and Their Copper Plates. Imago Mundi, Vol. 54, pp. 67-86.

[3]. Wolter, J. A., Grim, R. E., & Library of Congress. (1997). Images of the world: The atlas through history (pp. 102-103). New York: McGraw-Hill.

關聯資料

更新日期: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