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日,随着第二轮的保障口罩供应澳门市民计划开始,口罩售卖点增至89个;市民除了可在本澳的卫生中心和政府协议药房购买口罩外,亦可于三个社团(工联、街总、妇联)辖下共23个服务点购买,以减少市民购买口罩的轮候时间。口罩计划推出逾一年后仍然继续,至2021年5月26日仍保留83个售卖点。
惟自第三十轮(2021年5月27日)开始,卫生中心及卫生站停售口罩,并保留由三个社团和协调药房售卖口罩的安排,全澳各区共设72个售卖点。

关联资料
更新日期:2021/06/09
2020年2月2日,随着第二轮的保障口罩供应澳门市民计划开始,口罩售卖点增至89个;市民除了可在本澳的卫生中心和政府协议药房购买口罩外,亦可于三个社团(工联、街总、妇联)辖下共23个服务点购买,以减少市民购买口罩的轮候时间。口罩计划推出逾一年后仍然继续,至2021年5月26日仍保留83个售卖点。
惟自第三十轮(2021年5月27日)开始,卫生中心及卫生站停售口罩,并保留由三个社团和协调药房售卖口罩的安排,全澳各区共设72个售卖点。
更新日期:2021/06/09
一位英国人被澳葡当局囚禁的事件。1829年(清道光九年)8月,英国船长贝克(Baker)殴打多次对他妻子非礼的澳葡官员洛雷罗(Loureiro)。事发后,澳葡当局未加审判,便将贝克囚禁于大炮台。英国东印度公司特别委员会主席布楼东(Plowden)屡次与澳葡当局交涉都不能使贝克获释。澳葡当局还公开否认布楼东有任何官方或代表官方的资格与他们交涉。在囚禁55天后,贝克被迫交出一笔保证金才重获自由。
洛雷罗事件
华人被澳葡军人杀害事件。1826(清道光六年)年初,在澳门的华人少年严亚照被葡萄牙少校法瓦乔(Favacho)杀害,其母严徐氏向香山县府指控杀人凶手。香山县府要求澳葡当局将被告送交香山县丞衙门审讯。澳葡当局讹称“凶手”是帝汶奴隶麦努埃尔,声称凶手应按葡萄牙法律判罪。严徐氏即至广州上诉,两广总督阮元派广州知府高廷瑶去澳门查处,高廷瑶多次向澳葡当局索取凶犯,仍遭拒绝,仅让中国官员在澳门狱中面讯“罪犯”。结果,中国官员确认此人因醉酒杀人,澳葡当局又坚持照葡萄牙法律处决罪犯。3月13日,在澳门绞死这名帝汶奴隶时,聚集在刑场上的居澳华人发生暴动。他们认为被处决者无罪,凶手却逍遥法外,还用砖石投掷中葡官员,捣毁法瓦乔的住宅,甚至准备冲击大炮台。澳门总督出动配备有野战炮的军队及炮船,并击毙了一名中国居民,才勉强镇住局势。居澳华人还要求中断对澳门葡人的粮食供应,因中国官府的阻挠而未能成功。
严亚照案
澳门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工人运动。1922年5月28日澳葡士兵调戏一名中国妇女,引起民愤,葡警扣押抗议的周苏等3人。29日近万名中国工人和民众聚集警察局,要求释放被捕工人。葡警开枪打死70多人,伤100多人,造成血案。翌日澳门华商学会、联合总工会、中华教育会等联合发起罢市、罢工、罢课行动。澳葡当局宣布戒严,解散工会团体。华人大批离澳返粤。全国纷纷声援,广东国民外交后援会等力主收回澳门,呈请广东国民政府、北洋政府进行外交交涉和军事干预。11月澳葡政府开始与工人代表对话,答应发放抚恤费、恢复已被解散的工会、取消乱党名目等条件,工潮渐告平息。
“五·二九”工潮
特大台风灾害,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9月22日夜,一次罕见的特大台风横扫了澳门地区。港湾内大小船只纷纷沉没,岸上的房屋成片倒塌,花王堂受电击起火,火光冲天,烧毁大量的房屋。据事后统计,在这场重大劫难中,澳门约有5000人死亡,2000艘渔船、货船沉没,还有包括花王堂在内的大批建筑被摧毁,损失共达200万元。因这一年是甲戌年,史称“甲戌风灾”。后来,澳葡当局为纪念这一重大自然灾难的死难者,定9月22日为“天灾节”。
甲戌风灾
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由9艘战船组成的葡萄牙护航舰队抵达澳门,中国官府要这支船队照章交纳船税。指挥这支舰队的梅内泽斯(Dom Diogo de Vasconcelos de Menezes)却以这些船只为王家兵船为由,拒绝纳税,并威胁中国官吏,必要时将以武力对抗。广东官府下令封澳,断绝对澳门的粮食供应,引起了当地葡萄牙人对梅内泽斯的不满,他们抓住几个船长,强迫船长向中国官府交税。梅内泽斯等继续抗拒,市民集结到议事亭,要议事局出面解决。最后,由议事局为舰队代交了4870两银子的船税才使风波平息。
梅内泽斯抗税事件
1866年(清同治五年)3月,苦力船“拿破仑•卡尼伐罗”号从澳门出洋,船上的华工因不堪虐待,奋起夺船,遭到武装镇压,大批华工被枪杀。船方又纵火烧船,到烈火无法扑灭时,该船船长、船员坚持不打开囚禁华工的铁栅,自己急忙弃船逃走,而船上数百名华工则全部被活活烧死。
“拿破仑·卡尼伐罗”号惨案
1926年11月7日由澳门港口工程主任罅些喇倡办,澳门政府主办。目的是借此推动澳门工商业的发展。展览会为期3个月,设陈列所60多个,展出澳门各种货物596种。展览会还备有各种娱乐设施,入场观众达29万人次,成为澳门工商发展史上一大盛会。
望厦实业展览会
又称为查封唐人庙事件。阿巴罗修道院(Seminário do Santo Amparo)由耶稣会士通过中国信徒募捐而建成,为一个包括一教堂、一华人望教之家及两所神学院的综合体。始建于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重建、扩建于1719年,专用于向中国居民传教和培养中国籍的神职人员, 故又称为“唐人庙”或“进教寺”。由于此时清政府在内地对天主教进行查禁,传教士大多被逐往澳门。因此,在澳门中国人人教的人数甚多,还有一部份内地居民专门赶到澳门入教或做礼拜。对于这种违禁活动,广东官府分别采取了一些措施,禁止中国人来澳入教。香山县令张汝霖在广东督抚的允准下,于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3月委派香山司巡检顾麟会同香山县丞顾嵩前去查封这座唐人庙。3月20日,张汝霖亲自来澳门查封了阿巴罗修道院。澳门主教伊拉利奥(Hilario de Santa Rosa)和耶稣会士试图煽动澳门议事局进行抗拒,还声称如中国政府要封闭教堂,便是“灭教”,他们宁可回国。张汝霖回答是:你们愿意遵守中国法令,则呈请封寺;不愿遵守中国法令,则可呈请回国。最后,葡萄牙人只好让步。
查封阿巴罗修道院
尊敬的“澳门记忆”会员,您好!
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澳门记忆”文史网的支持与信任。为持续优化会员服务质量与保障会员权益,本网站将自2025年4月28日起正式实施新版的《服务条款》。敬请各位会员详阅修订后之条款,有关内容可于以下查阅:
您已详细阅读并同意接受该等《服务条款》修订内容。
若您对本次更新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感谢您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澳门记忆”文史网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安心、便捷的会员服务。
“澳门记忆”文史网 敬启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8日
使用说明
检视全站索引
“AND”,为缩小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交集”;
“OR”, 为扩大检索范围,表示前后搜索项之间的 “联集”;
“NOT”,为排除不相关的检索范围 ,“AND NOT”表示第二个搜索项,在检索范围将被排除。
已经有澳门记忆帐号了? 登入
留言
留言( 0 人参与, 0 条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实故事,共同填补历史空白!(15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