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比賽屬“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2024”之第二部分,參加者需以上述選舉之當選者霍去病的生平、改革事跡、文學作品等為主題,完成專題研習報告並上傳至“澳門記憶”文史網以參賽。
回歸二十五載有獎問答遊戲的得獎結果出爐!每位得獎者可獲 “中西合璧古地圖” 澳門通雙卡套組。澳門記憶團隊已透過得獎者註冊會員時登記之流動電話號碼,以短訊形式發送得獎通知,再次感謝會員們的支持和參與!
>>立即查看得獎名單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1月29日─1550年1月17日)2月23日,葡萄牙船及東南海夷船泊於浯嶼,漳州龍溪八九都民反,泉之賈人往貨易焉。巡海道至發兵攻夷船,而販者不止。後被明軍陸續驅逐出境。迪奧戈•佩雷拉(Diogo Pereira)率領葡船返回馬六甲,而其中兩艘未售完貨的大船及30名左右葡人於3月9日返回詔安縣洪淡巡檢司靈宮澳下灣泊。準備在詔安補充給養,賣掉船上的貨物,並追討漳州居民賒貨未還的債款。福建都司指揮使盧鏜、海道副使柯喬率福兵開始對葡船圍剿。先設伏兵於葡船拋泊之梅嶺山頂。梅嶺,在洪淡巡檢司境內。3月18日,福建兵船從走馬溪出發,千舸俱進,進攻靈宮澳。走馬溪,在詔安縣東南,靈宮澳在走馬溪附近。俞大猷言:漳州詔安縣五郡走馬溪,兩山如門,四時風不為患,去縣及各水寨頗遠,接濟者,旦夕往來無所忌諱,無與猾賊一捕藪也。3月19日,葡軍持鳥銃上山,企圖佔領制高點。而被早已埋伏好的明軍用亂石擊傷,遁逃上船。盧鏜親自擂鼓督陣,將葡萄牙大帆船2艘、哨船1艘及叭喇唬船4艘團團圍住。明軍登船進擊,一船先登,眾船蟻附,葡萄牙火炮雖然利害,但人已近逼,未能灼火。葡方大敗,生擒葡萄牙馬六甲王室貴族3人:浪沙囉的•畢(Lançarote Pereira),馬六甲國王子,名矮王;佛南•波二(Fernão Borges),馬六甲國王孫,名小王;兀亮•別列(Galiote Pereira), 馬六甲國王弟,名二王。白種葡人16名,黑種番奴46名,華人海盜則有李貴等112人,番婦哈的哩 (Hadley)等29人,另外斬賊首33級。奪獲佛郎機大銅銃2門,每門重1300餘斤。號稱“全閩海防,千里肅清”。其中500名葡人僅有30名葡萄牙人僥倖在這一戰役中逃生,後在廣東浪白滘登陸。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卷93《福建》3;費爾南•平托的《遠遊記》下冊第211章第200—201頁載:“填塞雙嶼港發生在後兩年,葡萄牙人欲重新在一個名叫Chincheo (漳州)港口建立一村落,做買賣。當地商人因為可以得到許多好處,他們用重金賄賂買通了當地官員,讓他們對此採取默許的態度。在大約兩年半的時間內,我們在此和當地人平安無事做着買賣。”可知,葡萄牙人在漳州的貿易持續了兩年多時間。博克塞在《16世紀中國南部行紀》之《導言》第32—33頁稱,這兩艘船分別屬於佛南•波二(Fernão Borges) 和浪沙囉的•畢(Lançarote Pereira)。朱紈:《甓餘雜集》卷5《六報閩海捷音事》;俞大猷:《正氣堂集》卷2《呈福建軍門秋崖朱公揭條議訂漳山海事宜》、卷5《議王直不可招》。龍思泰:《早期澳門史》第1卷第4章,第12頁;費爾南•平托:《遠遊記》下冊第221章,第201頁。
天啟七年(1627年2月16日─1628年2月4日)3月6日,澳門總督菲利浦•羅博稟告葡王稱,澳門炮兵司令梅洛•卡布拉爾(Nuno de Melo Cabral)將兩名華人工匠送往果阿,但由於這兩名華人工匠不習慣使用果阿鑄鐵,從中國運去的鐵質量又不合適,造炮事毫無進展。並稱華人工匠在澳門鑄炮更為方便,因為澳門的原材料成本要比印度低得多,因此這兩名華人炮匠又返回澳門。先是中國工匠在澳門鑄炮廠表現出高超的技藝後,很快引起西葡國王的注意,1626年,國王致函葡印總督,要他從澳門聘請中國工匠,將鑄造鐵炮的技術傳授給果阿工匠,並稱“此舉十分重要,因為葡萄牙沒有這類工匠”。Documentos Rernetidos da Índia ou Livros das Monções, Vol. 24, p. 70; Vol. 25, p. 31; 博克塞:《1621—1647年葡萄牙援明抗清的軍事遠征》,載《中國史研究動態》1984年第9期。
乾隆八年(1743年1月26日-1744年2月12日)3月19日,江西籍耶穌會士艾若望(Jean Simonelli)神父進澳門初修院。艾若望,字球三,生於江西,長於澳門,經葡萄牙諸神父撫養成人。1748年在江西傳教被捕,1749年11月28日押送到澳門。1770年在廣州任代理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全國大教案中被捕,1786年後死於北京獄中。費賴之:《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第846頁;榮振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補編》,第631頁;《明清時期澳門問題檔案文獻彙編》第1冊《戶部月終註銷冊記艾球三神甫案》,第498頁。費賴之稱艾球三生於廣西,中文檔案稱其為“臨川縣民艾球三在廣東澳門洋行經管往來洋信,稱為神甫”,榮振華稱其死於1785年2月11日,誤。按中文檔案,1786年4月5日尚在北京獄中。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1月26日─1790年2月13日)3月19日,仁慈堂主席、前澳督弗蘭西斯科•賈士都通知澳門議事會說,在里斯本的檢察官托付給他一間小藥店,他工作之餘,並未感到為難。議事會向這位檢察官購買這間小藥店,由於議事會對藥房需要十分緊迫,因此,也向果阿方面發出請求。4月8日,葡印總督庫尼亞•梅內澤斯拒絕了這一請求。梅內澤斯認為,一個小藥店對於這個城市的公共財政並無益處,因為管理這間藥店會遇到很大的困難。仁慈堂不同意這種看法,堅持說,藥店對於治癒醫院的病人非常必要。當時,在澳門有兩家藥店,一間是仁慈堂的,一間是議事會的。Manuel Teixeira, Macau no Séc. ⅩⅧ, p. 654.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2月16日─1818年2月4日)3月19日,澳門望廈村紳士舉人趙允菁稟控蔡保租賃洋樓開設鴉片行事行判事官眉額帶曆劄稱:“向年蔡保即蔡全青,與朱梅官等在澳海洋面私行販賣。蔡保放肆突出,在澳地內三角亭租賃葡人味囒樓下,復大開鴉片公司行。確查其鴉片每年由澳出口,約有3000餘箱,每箱抽銀40大元。包漳州客貨,每箱加抽15大元。又鴉片紅泥每擔抽銀30大元,統計每年實得銀17萬有奇。恃其財勢,公然戴硨磲頂子,出入街道,萬目共睹。並縱伊子蔡兆瑚另開鴉片窯口,肆行無忌,威焰凌人。”《清代澳門中文檔案彙編》上冊《香山縣丞周飛鴻為飭查舉人趙允菁控蔡保租賃洋樓開設鴉片行事行判事官劄》,第141—142頁。硨磲頂子,即標明其所捐官銜為六品的頂子。硨磲又作車渠,美玉。
同治二年(1863年2月18日─1864年2月7日)10月8日,澳門仁慈堂發售澳門彩票,以白鴿票稱之:嬰堂設有白鴿票4000條出賣。每條取銀2元,共成銀8000元,為抽用行衰矜所用。此票分為4起。每起該票1000條,均照式樣如左:l條中式銀500元,1條中式銀200元,2條每條中式銀100元共200元,3條每條中50元共150元,8條每條中25元共200元,30條每條中5元共150元,75條每條中4元共銀300元。中式票120條,不中白票880條,二共票1000條。一扣用銀300元,中式銀1700元,二共銀2000元。賣票自本洋月20日起,開票4次,即每起1次。首起在番人本年12月19沙麻度日開。次起在番人明年3月19沙麻度日開,3起在番人明年6月21爹沙日開,4起在番人明年9月20爹沙日開。每起票1日開全,賣此票議開第1起,始賣第2起,以此次第清款。1863年10月8日育嬰堂票式。COTA:AH/SCM/029. MIC:A0312,澳門歷史檔案館。文中沙麻度日為葡語,意為星期六,爹沙日為葡語,意為星期二。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2月17日─1875年2月5日)3月19日,粵省派炮船赴澳門巡緝載人出洋之船。澳門禁止販人出洋後,廣東方面擔心此事根株未絕,死灰再燃。澳門又改易名目而有客館之說。其名托之於載客,實則販人出洋。由是客館雖已設立,而究未敢明目張膽煽誘華人。乃茲聞澳督已將招傭新章奏達,葡國朝廷准其辦理,所以從前之弊政將復舉行。省垣上憲聞是消息,以其反復無常,思有以杜其弊清其源,故於本日特遣炮艦“鎮濤”號駐泊海口,凡自澳門載人出洋之船,必當詳加稽查。1875年第3號《中國藍皮書》記載稱:兩廣總督派一名軍官到澳門告知,如果招工館又在旅店裡恢復,中國就會派炮艦和軍隊去澳門搗毀這些旅店,帶有關人員回廣州懲處。澳督歐美德對此答道,要是真有此事,葡萄牙軍隊會協助取消這一非法貿易的。《循環日報》1874年5月8日《杜截販人出洋說》;《循環日報》1874年5月22日《炮船赴澳門巡緝》。徐薩斯:《歷史上的澳門》,第258頁。
光緒六年(1880年2月10日─1881年1月29日)3月19日,拉塔石炮台的勇士美士基打退役陸軍上校因精神錯亂而幾乎將全家人殺害,後又跳入其住宅一口井內自殺身亡。軍方總部在4月24日的政府公報上仍僅以“退役上校美士基打去世”簡單一句話公佈了該消息。據《澳門政府憲報》記載:初十日晨早一點鐘時候,有人奔報督憲,稱說副總兵美士基打突將全家人口打斃,而來報者即是副總兵之長子,其人亦經被六口連小槍連放三響,其傷甚重。督憲聞報,即飭守備亞效度帶兵四名馳往援救。轉瞬間,本巡捕總領亦率兵八名奔赴該屋門前,見督憲、臬憲、律政司均已先到。是時敲門,竟無應者,遂令鐵斧破門而入。及至樓梯下之門,亦是緊閉,仍複破門而進,徑入上房,見兩婦經已斃命,有一婦亦受重傷。睹其屋內什物,顛倒錯亂,想必因大相鬥殺所致。遂在屋內遍搜副總兵,杳無蹤跡。及尋至水井,始見副總兵屍身落在井中,此井極為深邃,奈斯時未有合用器具,是以未能即行拯拔,迨至五點鐘始將該斃拯起。所有應賙恤之事,概行妥為辦理。至其受傷之一女二子,均送往育嬰堂醫院調治。施白蒂:《澳門編年史:19世紀》,第218頁。《澳門政府憲報》1880年3月27日第13號。
民國十三年(1924年1月1日─1924年12月31日)3月19日,澳門政府第14號法規特別訂立澳門賽馬專營權,澳門政府遂開始積極籌備建造跑馬場。為此,澳門政府輔政司(Secretário Geral do Governo)就此事於8月22日分別致函西政廳廳長(Administrador do Concelho)及警察司令,並於9月16日致函財政廳長(Director dos Serviços de Fazenda),促其準備征地事宜。而賽馬專營權南盧廉若為首的港澳大亨承辦,盧氏1925年初遂以“澳門萬國賽馬娛樂俱樂部總裁”名義向政府提出申請批租土地以作建造賽馬場之用。邢榮發:《澳門馬場區滄桑六十年(1925─1985)》,載《文化雜誌》第56期,2005年。
澳門藝術博物館是澳門文化中心的一個組成部份,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揭幕。該館最初由澳門民政總署管理[現已改由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管理],總面積逾萬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佔四千平方米,是本澳最大的藝術展出空間。藝術館樓高五層,內有五個展覽館,包括中國書畫館、中國陶瓷館,歷史繪畫館及兩個專題展覽館;此外,還有圖書館、會議廳、商店及餐廳等。展館地方寬敞,環境寧靜,觀眾可以乘升降機至五樓,舒適地觀賞各種展品,然後逐層而下,是一種美的享受。藝術館藏品三千多件,其中二千多件屬原賈梅士博物館,餘為民政總署近年徵集、購買的。藏品包括書畫作品、陶塑、銅器、水晶、木器、印章、印譜、西洋藝術及現代藝術作品、攝影等珍貴藝術品。其中石灣陶塑約有三百件,自從賈梅士博物館白鴿巢前地館址易手後,藏品被收藏多年,而今在藝術館重見天日,讓公眾觀賞,令人欣慰。開館之初,以不同的主題安排展出有“廣東名家繪畫”、“石灣陶瓷”、“史密羅夫筆下的澳門”、“歷史繪畫”及“千面舞台”,內容豐富,各有特色。由於藏品不少,今後將陸續更換展覽。 藝術館負責人公開表示,該館本是收集、保存、整理、研究本地文物,發揮傳播文化藝術的功能。開館以來,陸續舉辦各種大型藝術展覽,有國際性、地區性及本土性,發展多元化活動,满足不同層次及文化口味的觀眾需要。為推廣藝術教育,還經常舉辦工作坊、專題講座、電影放映會及兒童繪畫班等。一個藝術館不單只有宏偉的外觀,還應有豐富的內涵,顯示澳門歷史文化藝術色彩。
新型建築澳門文化中心矗立在新口岸填海區海濱,與附近公園、觀音蓮花苑聯為一起,形成一個新景區。 澳門文化中心由兩幢建築物組成,前座為高層“澳門藝術博物館”,後座為低層的“視聽中心”,高低有致,兩者由廣場連接,地下設有停車場、倉庫;附近有花園區配套設施,總面積一萬六千平方米,環境幽雅。視聽中心樓頂,還有巨大飛簷,裝飾性強,仿如皇帝頭上的珠冠,別致美觀,增加建築物的氣勢,整體設計具有都市現代風格。 視聽中心擁有一個容納一千二百人的綜合劇場及一個容納四百人的小劇場,另有會議室、演員化妝間、小型展覽室等,設施先進。綜合劇場設計富有古典劇場風格,可供各種類型的舞台藝術表演之用。 澳門藝術博物館設有五個展覽廳,另有演講廳、會議室、圖書館、辦公室、餐廳及商場等。 文化中心規模宏大,美輪美奐,建築費用龐大,在建設途中,曾經多次超支,由最初的五億八千萬元,陸續增至六億四千萬、八億四千萬,結果總造價達九億六千萬元,可謂不惜工本。整體工程超過四年,至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落成開幕。這座耗資巨大的建築物,具有多元化功能,包括會議、文化藝術體育活動,但是,也要有相關的文化政策配合,才能發揮它的作用,推動文化藝術發展,真正成為“澳門文化中心”。 澳門文化中心,不僅是一個文化景點,可供觀賞,而且經常舉辦展覽和演出,具有實際功用,不致虛有其表。
澳門藝術博物館,為澳門文化中心建築群的一個組成部分,位於新口岸冼星海大馬路,鄰近澳門回歸賀禮陳列館,前身是澳門近代成立的第一所博物館──賈梅士博物院。澳門藝術博物館於1999年3月19日開幕,總面積10,192平方米,展覽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是澳門唯一以藝術及文物為主題的博物館,亦是澳門最大的視覺藝術展出空間。該館舉辦各類型的藝術展覽及活動,亦出版相關的藝術出版物。博物館內藏品豐富,約有萬件之多,除了不少來自賈梅士博物院外還包括眾多的徵集物品。現在館藏系列涵蓋中國書畫、澳門黑沙考古發掘出土的陶器及石器、印章、石灣陶瓷、銅器、19世紀西洋繪畫、澳門現代藝術及攝影作品等珍貴藝術品及文物。整座博物館主樓高5層,共有5個展覽館和2個展覽廳,每個展館或展廳功能各異。零層展覽廳,主要展出館藏藝術品以及外地專家學者、澳門新一代藝術家的作品。另外,此層還設有多媒體圖書館及工作坊場地:前者是澳門唯一專門的藝術圖書館,館內藏書數千冊,同時亦會提供免費的國際互聯網服務和500多齣中外影片等供讀者欣賞;後者則定期舉辦不同的藝術活動及兒童藝術班,供有興趣的人士參與。1樓展覽廳,主要展出的作品類型與零層相仿。演講廳及禮品店亦設於此層,演講廳可容納100多人,設備齊全,經常舉辦展覽講座、電影週、藝術及考古課程等。2樓為專題展覽館,主要展品來自其他地區或本澳藝術家借出的藝術品。曾展出“中國行為藝術文獻展”、“中國行為藝術邀請展”、“澳門當代藝術作品展”以及“趙偉夫、潘筱瑛、杜連玉、戴多富繪畫展”等,讓觀眾從多方面接觸各地不同時代的藝術與文化。3樓也是專題展覽館,主要展出早期西洋繪畫及描繪澳門風情的歐洲版畫,過往展覽包括“君士坦丁近作展”、“十九世紀澳門歷史繪畫”、“羅浮宮珍藏古希臘瑰寶展”、“輕軌世代前的濠江舊影”等,展品主題豐富多樣。4樓設有中國書畫及中國陶瓷兩個專題展覽館,前者的展品主要為中國古書畫,而後者則為石灣陶瓷。過往展覽有“館藏石灣陶瓷展”、“吳昌碩逝世八十週年書畫篆刻特展”、“朱德群彩繪陶瓷.書法作品展”等,皆為重要的展覽項目。除此之外,澳門藝術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有長遠的合作發展計劃,令到價值連城的珍品得以在澳門展出,全面提升了市民的審美觀。由早期的“北京故宮藏清代康雍乾書畫器物精品展”、“清代宮廷包裝展”,到近年的“以物見史故宮專題文物特展”、“故宮珍藏戲曲文物特展”等都是一例。另一方面,澳門藝術博物館還十分注重教育推廣工作,由小童的兒童化妝滙演、綜合繪畫班,到青少年的考古研習、素描班,再到成人的版畫工作坊等,種類多樣,博物館甚至有專為失聰人士而設的凸版畫和立體造型工作坊,可以說是澳門地區的先河之舉。
更多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AND”,為縮小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交集”;
“OR”, 為擴大檢索範圍,表示前後搜索項之間的 “聯集”;
“NOT”,為排除不相關的檢索範圍 ,“AND NOT”表示第二個搜索項,在檢索範圍將被排除。
已經有澳門記憶帳號了?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