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澳門漫畫界的傳奇筆耕者──曹長雄

文藝家:曹長雄

作者:徐婉瑩

曹長雄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曹長雄的漫畫創作始於1950年代末,他有多個筆名,如長雄、冠佳、馬樂等,作品刊發各大報刊,至今仍筆耕不輟。

初心與歷程:漫畫人生的起點

緣於對畫畫充滿熱愛,在《澳門日報》成立之初,他便開始投稿,就這樣,他一步步踏入了漫畫的世界,用畫筆記錄著時代的變遷。

曹長雄的每個筆名背後都有一段故事。60、70年代,他開始於香港報紙畫漫畫,編輯讓他在 不同版面作畫時,他便用“冠佳”、“馬樂”等名字。“馬樂”專門在馬經版面畫些賭仔的心態,“冠佳”則是從他大兒子和二兒子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來。這些筆名,見證了他在漫畫界的多元身份和不懈熱情。

2017年獲澳門特區政府頒授文化功績勳章

作品與報刊:時代的見證者

曹長雄的作品曾發表於《澳門日報》、《華僑報》、香港的《晶報》、《快報》、《新晚報》等多份報刊。他的連環畫《木仔與木叔》、《德哥與木叔》在香港晶報,《積少》則在《新報》連載多年,深受讀者喜愛。這些作品,不僅是他藝術成就的體現,更是時代變遷的見證者。

談及《木仔與木叔》、《德哥與木叔》等作品的成功,曹長雄表示,這些作品之所以深受讀者歡迎,是因為它們緊貼民生,用幽默的方式反映社會現象和問題。創作過程中,他深入民生區,觀察百姓生活,將所見所聞融入漫畫之中,使得作品充滿了生活氣息和時代感。《德哥與木叔》曾在新加坡星洲日報連載過至少五年。

在深圳畫展留影

自資出版 開創先河

在1970年代,曹長雄自資印刷《德哥與木叔》單行本,並在香港發行。這一舉措,不僅讓他的作品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也讓他成為了澳門文化創意產業的先行者。他表示,當時自費出書可說是創澳門的先河,這一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了創作的艱辛與喜悅。

曹長雄師從著名畫家譚智生,他的作品既有堅厚的基礎,也充滿了濃烈的地方色彩,刻畫出諷刺和滑稽的特色。他關注民生百態,常針砭時政弊端,用畫筆為百姓發聲。他的作品一針見血,通過日常場景揭示社會現象和問題的關鍵所在。

曹長雄出生在一個有九兄弟姐妹的家庭中,他排行第二。這樣的家庭背景對他的成長和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父親在澳門出生,當過的士司機,後來在媽閣塘工作,一做五十年。父親雖然月入不多,也很慳儉,但對他的畫畫愛好也給予了支持。這樣的家庭環境,讓他更加珍惜每一次畫畫的機會,也更加關注民生和社會現象。

與譚智生老師在嶺南中學合影

政府工與畫筆的雙重人生

曹長雄曾是政府工作人員,工餘時間他始終沒有放棄畫畫。他表示,要在工作和漫畫創作之間找到平衡並不容易,但他始終堅持下來,亦幸得上司的體諒,他作品題材緊扣時代脈搏,關注民生百態,甚至敢將工作上遇到的實況入畫。他認為,漫畫在反映社會現象和問題方面具有獨特之處。通過漫畫,他可以用幽默和諷刺的方式揭示社會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他的作品充滿了對民生的關懷和對時代的批判,展現了漫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力量和魅力。

此外,曹長雄還談到了自己很少參加比賽或畫展的原因。他表示,他的老師譚智生曾告訴他不要攀附權貴,這句話一直影響著他。他更願意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創作中,用畫筆記錄時代變遷,反映民生百態。

如今,曹長雄仍在《華僑報》每週有四個版面發表作品,工作量不少。他表示,只要自己還能畫得動,就會繼續畫下去。回顧2017年得到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的文化功績勳章,他表示很出乎意料也很榮幸。這份榮譽不僅是對他個人的肯定,更是對他多年來堅持創作和關注民生的認可。曹長雄的漫畫生涯,是澳門文化史上一段傳奇的篇章。他用畫筆記錄時代變遷,反映民生百態,為澳門的文化創意產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珠海首屆動漫節中即席繪畫

更多作品 | 澳門虛擬圖書館


作者簡介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