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軍妮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與曾任澳門舞蹈學校校長的何軍妮在皇朝區的校區見面,舞者與舞蹈教育工作者都有種讓人一眼便覺得獨特的氣質。回憶起學舞經歷,何軍妮由於是早產兒,骨架很差,小時候玩耍時動不動就受傷,何軍妮說:“媽媽聽朋友介紹讓我去學跳舞,可以強身健骨,我自己也喜歡,所以我 4歲就開始在業餘興趣班跳舞了,一直跳到9歲,老師覺得我有資質便問我有沒有興趣考專業的舞蹈學校。當時父母是反對的,因為我學習成績還不錯,但我比較執著,說如果考不上再回去讀書,考得上就讓我試試,沒想到同時考上了北京戲曲藝術學校和上海舞蹈學校。從此開啟了家庭大戰。”作為教育工作者的父親認為學舞蹈是“吃青春飯”,不長久,出路窄。“我還記得當年抗爭成功是因為我找了父親的領導,我在路上碰見他向他吐糟,後來他想了想後找了我父親去談話,局面才緩解了。”何軍妮笑道。

赴京參加第十三屆“桃李杯”全國青少年舞蹈教育教學成果展示活動後受訪
考入了上海舞蹈學校七年後何軍妮被保送到北京舞蹈學院四年,其間曾被廣州芭蕾舞團選中,擔任芭蕾舞演員並馬上進入各演出的劇目排練。可惜的是一次在排練時發生意外使她的韌帶撕裂,“當時我整個人倒在地上,右腿失去知覺,很久才逐漸恢復,立即接受治療卻無法完全復原,內心便已知自己的舞台生涯將結束了。受傷後不久,廣州芭蕾舞團便馬上要出演《天鵝湖》全劇,沒有替補的演員,我唯有讓醫生給我纏上綳帶,打止痛針硬撐下來四場演出,現在回想是件非常瘋狂的事情。當時很不甘心,畢竟在專業上努力了十幾年,卻要以這樣的方式告別舞台, 躲在家裡大哭了兩個星期才平復。”離開芭團回到學院的何軍妮被系主任委派去北舞附中代課, 後來在學院舉辦的“供需見面會”上被時任澳門演藝學院舞蹈學校張毅校長邀請來澳任教,那時是2007年。2005年才開始有專業教育的澳門演藝學院舞蹈學校,對於年僅21歲的何軍妮可謂對澳門舞蹈界一無所知,年輕的舞者面對著年輕的學校,她顯得頗為猶豫,何軍妮回憶說﹕“當時張老師叫我慢慢考慮,可先來試試課看雙方是否合適再決定,我就想著先來了解一下吧,印象很深的是來到時發現學校並沒有獨立的校舍,是在寫字樓中,而舞蹈課室正中間居然有根柱子……我愣住了,從來沒見過類似的校園環境,當時我試課前在柱子處轉來轉去,有點不知所措,況且還得知當時學校招收的第一屆專業班學生年紀與我相仿。因為張校長說只要熱愛跳舞的孩子我們都會鼓勵錄取,全力支持他們的舞蹈夢,這和內地選材情況完全不同,內地是千中挑一的。”紮著馬尾穿著牛仔褲的何軍妮坐在學校大堂等候時常被誤認為是插班生,她沒有想到自此就留在澳門,將自己近二十年的青春奉獻給了這間學校。對於中國舞蹈界殿堂級學院的北京舞蹈學院,當年芭蕾舞專業一屆僅招收十五名女學生,每一位畢業後都有很好的出路,可見初來澳門時何軍妮的內心是有落差的。“剛到澳門時在教學上也是有點難適應,在內地編課不需要考慮學生的身體條件,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即可,但在這裡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不同,身體條件也有一定限制,所以編課要有一定針對性,不僅要顧及教學大綱的進度與質量要求,還要面對學生身體條件的問題加以改善,因材施教,揚長避短,這很考驗我們編課的能力。”因為人力資源有限,在澳門擔任舞蹈老師是全能的,常常要身兼數職,不夠舞者時自己也要上台跳,遇到要匯報演出和畢業公演時,除要擔任編舞外,劇本、音樂、舞台的服飾道具等都是老師們自己撰寫、剪輯和尋找的,她笑言把我們丟到全世界都可以教了。

教授舞蹈藝術表演課程專業學生性格舞
六年後的2013年,二十七歲的何軍妮受張毅校長器重成為澳門演藝學院舞蹈學校副校長並在2018年起任校長,並將一批又一批的學生送到了北京舞蹈學院等藝術知名高校,可以說參與培養了一大批澳門當下的專業舞蹈演員和教師,如今許多舞蹈學校出身的舞者都在國內外各大知名舞團中擔任舞者,澳門舞蹈界有了專業結果的一天。印象尤為深刻的特別是去年她帶領學生參與了國際重要知名賽事如“瑞士洛桑國際芭蕾舞比賽亞太區預選賽”(Prix de Lausanne)及“AGP 亞洲國際芭蕾舞大賽”全球總決賽(Asian Grand Prix International Ballet Competition)。兩個比賽是極具國際高水準的芭蕾舞蹈賽事,以嚴謹嚴苛而著稱,特別是瑞士洛桑國際芭蕾舞比賽更是久負盛名的頂級賽事。為了能在賽事中穩定發揮,平日休息時間、週末及假期都沒有休息,為學生進行重點式訓練和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困難,在心理上給予鼓勵。在何軍妮孜孜不倦的教導與陪伴下,學生的舞藝得以進步巨大,此外何軍妮更個人自費陪伴及支持學生比賽,讓學生能在比賽中總結經驗。經過漫長的課程考核及賽事角逐,學生獲得全球TOP15的名次,並獲組委會頒發獎學金,在其他不同賽事中都有不同的同學有幸獲得佳績。何軍妮興奮地說﹕“我們終於做到了!這是澳門獲洛桑賽的首例。”回憶細節,“在比賽進行時我是全程祈禱的手勢看著我的學生跳完, 身邊的同事和家長都笑了,還偷偷給我拍了照片。”

指導學生參加AGP亞洲國際芭蕾舞大賽全球總決賽獲佳績(澳門首例)

指導學生進入瑞士洛桑國際芭蕾舞比賽預選賽(澳門首例)
瑞士洛桑國際芭蕾舞比賽被譽爲古典芭蕾“最高殿堂”。十年樹木,文化局於2005年起與上海戲劇學院聯合辦學,在屬下澳門演藝學院舞蹈學校與上海戲劇學院附屬舞蹈學校(上海舞蹈學校)合辦“舞蹈技術課程”,滬澳合作共同培養本澳舞蹈專才至今經歷了近二十年積累與沉澱, 使澳門本地培育的專業人才踏上洛桑舞台,是學校近二十年專業教育的重大突破,亦是對學校專業教育成果的重要肯定,更是澳門舞蹈專業領域新的里程碑。
展望未來,何軍妮希望澳門也能有舞蹈專業學科的大學及專業的舞團,“我們有這麼多優秀的舞者在外面有家回不得,沒有舞團無法施展多年所學的才華,她們回來除了到學校和社團任教,能給他們提供展示的平台有限,能做甚麼呢?”她說這是她和上屆領導張毅、應萼定等前輩和同仁的希望,也是眾多舞人的祈盼,她甚至設想好了舞團的定位就是為這些舞者量身訂做的、揉合不同舞種的、具備澳門特色的專業舞團。如今已卸任校長職務的何軍妮在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中擔任副理事長兼舞蹈家專委會主任,她直言這對於多年來埋頭學校,如今由學校的教學管理邁向參與澳門文化藝術未來整體的發展建設,又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非常值得的新嘗試。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