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唯有攝影不可辜負──林健璋

文藝家:林健璋

作者:水月

林健璋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二零二三年德國攝影師艾達格森(Boris Eldagsen)跟攝影藝術界開了一個讓人笑不出的“玩笑”。他在“SONY世界攝影大賽”奪得公開組創意類別黑白照片冠軍後,向全世界宣佈獲獎作品是使用AI生成的,亦同時拒絕受獎。

這件事讓全球攝影界譁然。澳門攝影家林健璋說:“用AI生成的照片參賽,評判單憑肉眼是分辨不出的。科技推動世界改變無可避免,但攝影藝術是另一回事,我會繼續用相機進行創作。”

攝影是他的領航員

林健璋在攝影界取得的名銜不下五十個,今天的他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可的國際攝影組織“FIAP國際攝影藝術聯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otographic Art)”澳門地區代表、澳門唯一獲頒授FIAP Master(攝影藝術大師)名銜的攝影家,但名銜之於他來說不是最重要的,他說:“攝影豐富了我的人生,取得獎項及榮譽固然開心,但更重要的是攝影讓我變得自信,積極向上、勤奮學習、懂得應對、謹慎思考,方方面面都對我有所裨益,塑造成今天的我。"

可以說,攝影是他人生的主調,其餘都是和弦。他曾三度晉身“國際攝影沙龍世界十傑”, 一度成為澳門攝影界的佳話,是一個難以攀登的高度,但林健璋卻說:“我的確用了很多時間和心力參加國際沙龍,但入圍十傑不代表我的藝術水平是世界前十名,只是全年累計入選最多照片的十位之一。我享受參與的過程,並從中學會了許多知識,對我後來協助澳門攝影學會舉辦同類的國際沙龍起了極大的作用。”

賣郵票買相機

藝術領域各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攝影家彷彿是用鏡頭“繪畫”的能手,但沒有與眾不同的審美能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擁有再高級的器材也是枉然。林健璋說:“攝影藝術不是靠器材製造出來的,取決於構圖的眼光。攝影師在照片中想要傳遞些甚麼?能不能讓觀者產生共鳴?最優秀的作品是讓人一眼望去,便感受到照片所訴說的內涵。”

儘管他在一九八五年才第一次參加攝影基礎學習班,但其實七年前他已經向攝影領域邁出了一小步,當時的他沒有料到他走向的,是畢生熱愛的追求。“我爸爸有一部柯達(Kodak)110型菲林(膠卷)盒式小型相機,用來拍攝家庭生活照,也許是受到他影響,漸漸對攝影產生濃厚興趣。十七歲時我將多年蒐集的心愛郵票變賣,買了人生第一部影攝佳(Yashica)疊影對焦式35mm 菲林相機。”

對攝影家來說,對第一部相機的感情也許相當於他的初戀,“我記得用這部相機拍攝的第一組照片是一九七八年在澳門銅馬廣場舉行的牡丹花展,之後幾年我拍攝的多是一些澳門景色、節日活動、工展會、花卉等等。”法國攝影家馬克.呂布(Mark Riboud)說過,“攝影不能改變世界,但可以展示世界的變化。”林健璋在攝影的最初階段,也不經意在展示著澳門社會的變化。

“跑牛”比跑車可怕

林健璋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八兄妹中排第六,父親在沙梨頭經營“紙料鋪”(售賣紙紮物品和文具的店鋪)。“我們是上居下鋪那種小店,紙紥工藝我只略懂皮毛。第一份工是在裙褂租賃店工作。那個時期,我學會了一些針線縫補的手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從事攝影藝術創作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購買攝影器材及外出創作所需的金錢,為了彌補這方面的開支,我實行以攝影養攝影,因此,當上了業餘婚禮攝影師。”裙褂租賃店的顧客大多是漁民,因此漁民也是他最初的主要客源。澳門各大酒樓、內港酒艇、婚禮拍攝熱點,留下他不少足跡。此外格蘭披治大賽車、小型賽車賽事等也是他賺外快的場地,有一次他在拍攝小型賽車賽事中,被失控飛馳而來的賽車撞倒,膝蓋受傷休養了兩個月。不過這次意外沒有在粵北山區田間的拍攝過程中,被一頭牛追趕更讓他難忘,猶有餘悸的他說:“牠狠狠地瞪著我,突然起跑直衝過來,我心想糟糕了!背著沉重的器材在崎嶇乾涸的田間拚命奔跑。”

由澳門民政總署及澳門文化局聯合主辦之“奇形異彩──林健璋攝影作品展”

說故事的攝影藝術

印度街拍攝影大師拉格比爾.辛格(Raghubir Singh)認為,攝影對他來說“是一滴露珠, 同時反映出他的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那麼創作題材多元化,但最愛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的林健璋,又是如何理解他的攝影?“照片是有故事的。拍攝內涵是通過人生的歷練、對世界的理解、內心的思維等等深度表達出來的。”

而拍攝有人物在內的照片,更要同時具備靈活的頭腦和一雙“火眼金睛”,他說:“先要構思想要拍攝的主題,尋找合適的人物,思考這個人物可以講一個甚麼故事,然後在瞬間將這個故事攝進鏡頭。這些都得經過長久鍛煉才能做到。”孫悟空被太上老君抓進煉丹爐七七四十九日煉出火眼金睛,他這一輩的攝影家大抵比孫悟空熬的日子還要長!

在全自動器材讓人得心應手的今天,拍攝變得輕鬆多了,林健璋感嘆道:“以前抓拍像打仗,當發現拍攝目標時,便得快手拉上菲林杆上片、瞬間調好光圈、快門、對焦、構圖等操作, 然後下一秒打中對方!”他生動的描述使人彷彿看到身穿迷彩軍裝,卻手持相機的他在“追擊敵人”的樣子。

由澳門民政總署及澳門文化局聯合主辦之“風光攝影漫談──林健璋攝影講座”

以心待人、待己、待攝影

足跡遍佈國內外名山大川,曾七度帶隊深入新疆、六度進西藏的他表示,高原雪嶺、戈壁沙漠、冰川峽谷之美難以抗拒,但計劃行程得兼顧很多事,特別要考慮成員的安全問題,“尤其在海拔高的地區,若有人身體撐不住便要立即離開,否則可能性命不保,因此最近的醫院和機場在哪裡,如何在最短時間送走同伴,都是重中之重的考量。”

“廣交朋友、以心待人”是林健璋處世之道。他在攝影藝術世界裡讓人生變得豐滿、多彩, 而讓他感到無法追回的,是沒有在年少時努力讀書,考試測驗時常交“白卷”。此外還錯過了甚麼?他微微一笑,說:“錯過了的人和事就讓它錯過了吧。”他有豁達的人生觀,認為任何事情都不必看得太重。

由澳門基金會主辦之“山國風情──林健璋攝影作品展”

培養後輩 薪火相傳


現在是公務員的他還有一年多便退休,退休後他的首要任務是整理舊有的膠卷底片、圖像和拍攝資料。舉辦過《奇形異彩》、《山國風情》兩次個人展覽的他,期望不久的將來再辦個展。而與這個“私心”同樣重要的,是培養下一代接班人,“我要提拔有一定資歷的後輩,教他們處理會務和國際比賽的事務,讓澳門攝影藝術持續發展、澳門攝影界在國際上繼續發光發熱。”

接受由國際攝影藝術聯盟主席 Mr. Riccardo Busi 親自來澳門頒授的“攝影藝術大師 FIAP Master”名銜證書


作者簡介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