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真誠忘我 盡情表達──莫華倫

文藝家:莫華倫

作者:鄭靖

莫華倫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乙巳暖春,舊葡京酒店門前,行人如織,和風如煦。中午時分,我匆匆趕往酒店二樓不夜天咖啡廳,莫華倫已等候有時──他端坐桌旁,目光炯炯,笑聲爽朗,和電視上一樣可親可敬。

鄉情:北京 翠亨 夏威夷

莫華倫的童年故事,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鋪展開來。他的父親莫慶義是當時北醫三院的醫生,攜家眷住在醫院附近,天安門廣場是他奔跑的樂園,廣闊的天地容納了他無盡的夢想。北京動物園裡的小動物,是他童年的玩伴,帶給他無數的歡笑與驚喜。香山上的哼哈二將塑像, 威嚴肅穆,曾讓年幼的他心生敬畏,卻也在他心中種下了對藝術與文化的好奇。在物資並不豐富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元宵節時,莫華倫家中並不吃餃子,而是吃粗糧做的窩窩頭。“有窩窩頭吃已經很好了。當時的窩窩頭好大個,這麼大!”他用手比劃。看著我驚訝的表情,他得意地笑了:“你沒吃過吧!”

後來,莫華倫隨家人遷居夏威夷。往事如風,令人陶醉:莫華倫的母親原籍中山翠亨村,他的外婆後來在夏威夷與孫中山相遇,並由孫中山親自為她接種水痘疫苗。這一段在大洋彼岸發生的巧妙緣分,將海外遊子的心和祖國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是一份難以割捨的鄉情。

個人寫真

音樂重塑人生

曾經的莫華倫是一名害羞少年。直至他赴美深造,學會用聲音表達豐富的情感,才發現,音樂可以打破內心的藩籬。“音樂改變了我的性格,也重塑了我的人生。”他說。

在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的小賣部打工時,莫華倫每天都能夠近距離觀看舞台上的經典歌劇。“現場觀劇的震撼是電子音樂媒介無法比擬的,”莫華倫喝了一口咖啡,“一齣歌劇最多有二千多名觀眾,但演員都不使用麥克風,那是原汁原味的藝術。”長期浸淫在濃厚的藝術氛圍中,莫華倫逐漸領悟到,藝術源自生活,歌劇本身就是由一齣齣動人的故事編織而成的華章。

莫華倫的音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作為如今蜚聲國際的男高音,他坦言,“黃皮膚”在西方傳統藝術領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與不公。“即便唱得比別人好,劇院仍會偏好白種人出演。”面對隱形的歧視,他默不作聲,轉而堅持每天學語言、看劇本、背歌譜,誓用實力突破由歧視帶來的發展天花板。

職業生涯的轉機,發生在《弄臣》的男主角演出前突然生病之時。莫華倫在沒有排練的情況下臨危受命,頂替男主角登台表演,演出結果卻出人意料的好,贏得劇院的讚許和信任。從此, 他得到了更多重要的角色,最後成為德國柏林歌劇院的首席男高音──也是柏林歌劇院史上首位華人主角,以及首位登上倫敦歌劇院的華人音樂家。“不要等到機會來到面前時說‘我還沒有準備好’,機會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如今,莫華倫積極推動大灣區的音樂發展。他曾帶領香港歌唱家巡演內地21座城市,美聲演繹《獅子山下》《喜歡你》《萬里長城永不倒》等經典歌曲。面對“流行歌也能用美聲唱嗎” 的疑問,他笑答:“美好的音樂是共通的,沒有流行與美聲的區別,只有好聽與不好聽之分。歌聲不僅是技巧的展現,更是情感的流露。表演的真諦在於真誠,在於豐富的表達力。演員要通過歌聲將情感融入到角色中,做到‘人角合一’。舞台上沒有時間思考,唯有靠平時的積累,才能做到‘養兵千日,用在一時’。”他又以長跑運動員作喻:“只有持之以恆地在藝術的長途上奔跑,才能在舞台上綻放光芒。”說起心愛的音樂表演藝術,莫華倫整個人仿佛在發光。

參加中國文聯文藝志願者演出

世界舞台上的中國之聲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澳門文聯副會長、香港歌劇院藝術總監及曾經的澳門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莫華倫見證了中國文體事業的蓬勃發展,以及由此帶來的西方社會對中國文化日增的尊重。但他也遺憾地表示,國外歌劇院仍對中國文化存在偏見。“他們更看重中國人觀看歌劇表演所帶來的收益,而非中國人的文化底蘊。”

莫華倫熱衷於在世界舞台上用歌聲傳遞中國文化。《祖國,慈祥的母親》是他在外國演唱得最多的一首歌。儘管國外的觀眾不懂中文歌詞,但莫華倫憑藉美妙的歌喉輸送出祖國五千年歷史的悠長畫卷,不僅打動了台下的中國人,也讓外國觀眾為之動容。“每一場演出,我都會加入一首中國歌曲,讓世界聽見中國的聲音。”對此,莫華倫輕鬆而堅定。

近年來,莫華倫還積極推動原創歌劇的發展,並致力於培育青年力量。“藝術是永不休止的,需要代代傳承。”莫華倫在港澳文化界深耕多年,見證澳門國際形象日漸提升。“香港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澳門亦正積極建設文化之都,大灣區城市間的時空距離逐漸縮近,一流演出場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真的太驚人了!大灣區城市間的互動交流十分重要,這需要政府和財團提供更多政策和經濟上的支持,讓歌劇藝術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展望未來,莫華倫希望能利用大灣區豐富的戲劇場地資源,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讓外國文化走進來,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同時推動歌劇中國化。“我正在醞釀一部新的原創歌劇作品,希望用音樂繼續講好中國的故事,讓世界聽見更多來自中國的聲音。等成功了,再告訴你吧!”莫華倫笑道。

時針指向兩點整。“抱歉,我要趕兩點半的渡輪回港,下午還有個會議,我們下次再約暢談!”熱情的莫華倫在陽光下向我揮手作別。背後,他的人生舞台還在延展,鋪開……

香港歌劇院音樂會演出


作者簡介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