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澳門的藝術聲量──梁晚年

文藝家:梁晚年

作者:朱叢遷

梁晚年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見到梁晚年先生是一個秋日的下午。當時夕陽正倚在西望洋山頂,湖面輕輕泛著金色的波瀾,時間仿佛在此停滯,可海風又帶來了悠遠的寧靜感,有划著舟艇的健將,朝著面前的窗戶駛來……

這是我第一次見梁晚年先生。

中國有一種武術叫做蔡李佛拳,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拳法的始創人為了紀念教他練拳的蔡姓師傅和李姓師傅以及南少林眾多師傅。蔡李佛拳大開大合,集南北拳術百家之長,在世界各地為中國功夫打出了不少的好名聲,梁先生正是該門拳法的繼承人。拳法有云:心在拳先,身隨心動,這點不僅體現在梁先生的一身好功夫上,更是刻在他一部部傳世佳作的藝術品上。

梁先生的作品不拘一格,或許是得益於武術擊技的輕重緩急,和藝術創作上的凝練概況有相通之理。創作者不凡的人性張力和神思修為,博大與凝結,細節與輪廓最好的體現或許就是石塘山山頂的澳門媽祖像。美術評論家梁鼎英曾說:該媽祖像近看精雕細刻而無瑣碎花哨之弊,遠觀大氣恢弘,具凝練概括的藝術張力。這種概括與凝練之間必不可缺的是信心兩字,常人行事或創作為細節所惑、不知重點,而明晰重點就意味著有了絕對的信心,相信心中所想。

梁晚年與雕塑作品《十二生肖》中的《兔》

澳門是一個中西合璧的城市,東西方文明在此地充分對話的五百年間,衍生出了極其豐富的文化藝術,正如此時不遠的地方佇立著的中國的媽閣廟和西方玫瑰堂一樣,它們無疑是存在著的,那麼媽祖呢?媽祖只能存在於神話和傳說中嗎?不同於很多雕塑家將媽祖塑造為菩薩的形象,梁晚年先生力圖用他的藝術將媽祖塑造得更像一個真實的、存在的人,並用物理意義上存在著的慈愛凝視感染世人,因此如果近觀梁晚年先生的媽祖像,親切與降臨之感油然而生,不同於西方美術雕塑更小頭身比的審美傾向,梁先生塑造出的媽祖更加接近於閩南女子的實際身形,精心還原媽祖成仙時年僅二十八歲的實際年齡。

如此匠心可以看出,在梁先生心裡媽祖是存在的,因此梁先生的媽祖面部還原得更為具體, 寫實。無論是慈愛的眼眸,還是嘴角上揚的紋理,眼紋和法令細節俱有,仰望這樣的雕塑看到的是一個鮮活存在的面容,容許觀者親臨那慈愛面容之上的厚重冠冕。雖然冠冕厚重,但媽祖身後綬帶卻靈動地漂浮成立環的形狀,這樣的處理既是持重又是親切和天真的。因此在午後的陽光中,你總能看見觀者不時回眸那親切慈愛的媽祖像,那樣具有溫度的俯視能感化生靈,產生親近的對話感。但待觀者走近時,俯視蒼生的視角又會止步於媽祖的衣襟,裙擺細節的疏闊,更能將觀者的視野聚焦在慈悲的目光中。

梁晚年的作品澳門疊石塘山頂的《媽祖像》

前面說到蔡李佛拳集百家之長,擁有中華各門派武術的影子,創始人本著打破門戶之見,集各派武術所長的初心創立該拳種,使得蔡李佛拳賡續中華武術的生命力,這也正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具體體現。正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始終是澳門的文化根脈, 對中華的重歸渴望和對家的嚮往也鐫刻在梁晚年先生的內心中,最直接的是澳門媽祖像19.99米的高度對應1999年澳門的回歸日期,更能在梁晚年先生的其他作品中看到梁先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境的創造性疊加。在梁晚年先生的作品《長壽圖》中,用國畫寫意地繪畫出兒孫滿堂、頤養天年的場景,其中老人喜不自禁,親自雀躍至場中,大大寫下一個壽字,行筆至“寸”處與五字重合,於是畫作在長壽之意外又疊加了老者五世同堂的豪邁感,梁晚年的作品在藝術表達上的守正,疊加他在創作方式上的創新,寓情理於作品中,強調了作品在理性和墨守成規之外的盎然生機,和真實感人的動情表達,他所達成的不僅是賡續中華藝術的全新生命力嘗試,也是梁晚年先生走過人生歲月中,萃取中西智慧後對於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初心與發力。

作品《長壽圖》

無論是在澳門還是在內地,梁晚年先生的作品都是振聾發聵的。正如梁晚年先生在採訪中所言他的創作衝動源自於他總是想要做最高亮點的東西,無疑他是做到了。梁晚年先生創作的重達三噸的作品《滴翠盈銀》,寓意祖國永遠繁榮富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永久展出;十二生肖雕塑在澳門金光大道上構建出了蔓延十公里的露天風景……

梁晚年先生曾說他兩歲習畫,十餘歲名動廣府,可見藝術上他是一個天才。而梁晚年先生又是習武之人,或許是個人的藝術天賦與武術精神完美融合,才讓他在藝術領域取得了如此卓越的成就,展現了一個多面藝術家的非凡魅力吧。

作品《滴翠盈銀》


作者簡介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