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風塵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走入任風塵的工作室,一頭三花小貓靈巧地跳上跳下,頸項帶著一顆鈴鐺,運動時叮咚作響,讓人聯想到陸游的詩句: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酒逢知己飲
1998年,一群喜好寫作格律詩詞的文友如任風塵、胡曉風、范逸文、蕭志華等七八人在二龍喉公園茶敘,幾人志同道合,無拘無束,一起鑽研古典詩詞,斟酌平仄、用字、用韻,一聊便是一個下午。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後來,越來越多人參與到茶座當中,規模越來越大,不單只論詩詞,也論曲藝、書畫等傳統藝術,任風塵等人也有志於傳揚國學精要,便決定名正言順地註冊成立協會。2019年,澳門二龍喉詩友會(簡稱“二龍喉詩友”)正式成立。
數年以來,二龍喉詩友秉承古人嚴謹的詩學精神,古典詩詞的一字一句都仔細推敲,並積極推廣傳統詩詞。任風塵說二龍喉詩友的發展,離不開詩友陋筆的付出。陋筆除了為文了得,也擅與人交往,為詩友會搭建了不少交流的平台,與本澳的各間學校及灣區的藝術組織合作推廣詩詞文化、舉辦傳統文化講座。談起舊友知己,任風塵只是說:“陋筆他比我年紀更小,人也有才幹,可惜走得很突然。”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增廣賢文》
詩向會人吟
“我在文字、詩詞、楹聯方面比常人更執著一點,認識多一點。”任風塵身材挺拔,精神矍鑠,目光如炬,一頭華髮仔細辮好,不披不散。
“唯憾以來,世有耕詩墾詞者,多趨側重文意,而輕格律。”任風塵堅決反對“因律害意” 之說:“一首好的詩除了本身的修辭文意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音律上要準確。”又援引明人胡應麟的觀點:“為詩大要,不過二端,體格聲調、興象風神而已。”列舉多位唐詩名家如何另闢蹊徑,化句引典,字詞句千變萬化而能遵守近體詩周縝的要求,遵格而不違格,用韻陰陽平互間, 使詩句誦來鏗鏘。由唐詩,到宋詞,再到曲藝,都有所考究。講到曲詞的肯綮處,任風塵吟唱起粵劇〈牡丹亭驚夢‧幽媾〉:好似月裡仙降凡塵……
任風塵的作品書寫民生最多,關注現實生活,沒有固定的主題,小至水電費,大至國際事件,統統都可入詩,“不要讓圈子圈住自己”。物不平則鳴,人不得已而後言。寫詩對於所有詩人而言,不論古今,都是排解心中思緒的最佳方法。但他並不喜歡公開發表作品,一來沒有時間,二來不願誇耀詩名,寧可默默耕耘。但他從未停止創作。
為推廣古典詩歌及粵語文化,任風塵多年託字於澳廣視,為四千餘集《粵音正讀》、一千餘集《趣談唐詩》等節目撰稿、旁白,學問深厚,他只自謙道:“我只是中文字懂得多一點點。”
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任風塵對古典詩詞、楹聯的鑽研可以說是承繼古人,“看到國學中的精要,便想把最精粹的文化精萃守護好,傳承下去”。在當代洪流之中, 堅守傳統,並為之付出大量心血和努力,尤為難得。詩詞文字之於任風塵,可以說是他的一生之業:“文學是一種長線戰鬥,寫詩填詞沒有實在的經濟收益,但一定要有人傳承。”

任情任性任風塵
人的姓繼承自父親,名由父母長輩賜予。又有表字,以彰德行,也由父母師長賜予。別號多由本人自取,寄寓自己的情趣和審世態度。任風塵本姓吳,“任風塵”是他的筆名,除此之外, 他更有數個別號。任風塵說,這些別號都是個人性格修為發展出來的,隨性而行。
“我在澳門出生、居住,澳門別名‘濠江’,所以又叫‘濠上人’。”任風塵寫得妙手詩詞,也會一時技癢,手書作品,落款便用“濠上人”。任風塵肖虎,便有“於菟宿”一號,“於菟”是春秋時楚地對虎的稱呼,粵音讀作“烏徒”,“宿”取星宿之意,粵音讀作“瘦”。
東坡居士有詞云:“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羅貫中又有句: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任風塵居寓齋所之名為“大夢樓”,便又有“大夢樓主”之名。
屈子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云:眾人皆醉我獨醒。任風塵則與古人云相反,取“眾人皆醒唯余獨醉”之意,此為其一;其二是好杯中物,酒量不錯,酒後又能自理,“不發酒癲”, 這是“酒後的修行”,故又有“獨醉書生”之名。任風塵承繼古人對音韻、用字的琢煉,但師古又不泥古,正合〈漁父〉中的答問:“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埋劍”之意為藏鋒,如伯牙絕弦一樣。子期短壽,伯牙再無知音,不如斷琴不作,“埋劍布衣”這個名字有“不平怨憤的意氣”。
宋人方鳳《書示同志》云:毋徒涉城市,出處任風塵。
任風塵說這是巧合,當年最初的筆名是“風塵”,取瀟灑之意,後來才改作“任風塵”。在冥冥中,竟與前人心境共通,這也是中國古典文學埋藏在文字之中的感動。任風塵說自己“越學越唔識”,發覺學無止境,要持著一顆謙卑的心繼續學習。多年來常有人與他洽談出版作品、辦展覽,他說:“未是時候,未是機會。”
問到“任風塵”有何涵意時,任風塵笑著說:“任風塵?任情任性任風塵囉。”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