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如彩虹般的人生──謝賢莉

文藝家:謝賢莉

作者:楊嘉欣

謝賢莉肖像
肖像畫作者:陸曦

品讀謝賢莉的創作生涯,可從花卉開始。她像池中白荷,幼年被父親禁止作畫而甘願謙遜自潔;她如雪裡梅花,經歷印尼排華以歸僑身份來澳讀書仍堅韌高雅;她似芬芳白玉蘭,在女性藝術家不被看好的世道仍高尚地散發幽香。

2023年謝賢莉個人畫展

謝賢莉在人生下半場才開始學習國畫,畫齡只有數年就奪得《第二十五屆全澳書畫聯展》“國畫最佳創作”獎,為何對水墨國畫情有獨鍾?她說因為國畫要下的苦功多,每一筆也是真功夫。“我內心大概是住著一個女孩。”謝賢莉的國畫有揮灑大器的一面,亦有雅趣歡欣的愉悅,她筆下俏皮的小鴨、燦爛綻放的向日葵,以及枝頭上共享玉露的小麻雀,自在寫意,滿載對生命的美好嚮往和信念。

以眼為筆 以心作畫

謝賢莉的童年是在印尼度過,小時候活潑好動的她已是“破壞王”,隨處跑,家中常聽見她的笑聲和吵鬧聲,但每次隨父親到訪舅公的家卻會乖乖安靜地坐下來,因為觀看舅公一家三口繪畫是她最大的樂趣,一看就數個小時不吃不喝,謝賢莉的父親當時已有感女兒對繪畫的興趣甚大,幼稚園老師亦因謝賢莉的藝術才華,主動建議謝父安排女兒習藝,發展天賦。12歲那年,眼下女兒對畫畫滿腔熱誠和衝勁,父親終於開口對謝賢莉說出內心的憂慮:藝術與家庭兩者不可兼得。只有滿腔追求藝術的熱情,將來如何盡好相夫教子的本份?“如果你想成為幸福快樂的女人,就放棄繪畫。”父親堅持要女兒起誓不再拿起畫筆,謝賢莉順從了父親的心意停止作畫,可她內心的畫卷並沒有收起,“從那時起,我遇見美麗的事物,就會在心中把它畫下來。”

父親:帶你領悟世界之美

謝父雖然拿走了女兒心愛的畫筆,卻是女兒在審美上的啟蒙良師。謝賢莉談及父親,總是美好溫暖。精通樂器的謝父,閑時會帶著子女載歌載舞,談笑風生。他經常帶著家人一起旅行,希望子女累積閱歷和眼界,有次在山上別墅,謝父叫女兒欣賞窗外的美景,當時謝賢莉疑惑地問: 何謂美景?父親解說,窗外有一大遍綠草,遠山上有一茶園,茶園山下的雲霧若隱若現,置身於雲霧之上像神仙。那時謝賢莉才領悟父親所言,要尋覓美好,不可著眼於當下,眼光要看得更廣更遠。1965至1967年印尼排華,謝父把子女安排到澳門繼續就學,從此謝賢莉就與澳門結下不解緣。

丈夫:用你的作品戰勝敵人

謝賢莉一直謹記父親的教誨,專心照顧家庭,90年代末謝父離世,她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勵下重拾畫筆,當時她二話不說認定要學習國畫。她憑天賦和勤奮,學藝未夠一年,其水墨作品已在數百名競爭者中突圍而出,入選全澳書畫聯展,這是對她藝術創作的肯定,卻又令她步步驚心。畫齡尚淺就輕易入選,謝賢莉面對不少批評,在一片誤解和指責聲中,她曾短暫放棄作畫,當時丈夫看在眼裡,深明謝賢莉在創作中才找到意義和價值,鼓勵她重拾丹青,謝賢莉至今仍深刻記得丈夫的話:“為何因為別人的批評就放棄?拿起你的畫筆,用你的作品成為你最強的武器,正面迎戰。”作為女性藝術家,她常常提醒自己要以家庭為先,不可自視過高,家人的鼓勵和肯定成為謝賢莉前進與創作的力量,她重新找回繪畫的意義和價值,也不再因別人的批評否定自己。

玉蘭綻放 寫意芳華

逆風追尋藝術的路上,謝賢莉意志堅定,摧而不折,她認為女性擁有像水的柔情,面對逆境時亦能發揮滴水穿石的力量。人生下半場,她的作品蛻變出獨有的女性美,不再是隨性抒發的大刀闊斧,能兼容瀟灑大放與細膩風韻,她喜用花卉形容每個階段的女性,正如她首次獲獎的作品──《紅艷欲語》,畫中的白玉蘭高貴純潔,氣韻生動。“困難是生活的磨練,即便失意,我仍會畫快樂的景物來鼓勵自己。”曾有人問謝賢莉為何畫下垂的牡丹,她笑稱,那是上下對望的牡丹意境,人在高處時要回望走過的旅程,記得如何力爭上游,到達高峰時要停下腳步,伸手扶持正在努力向上的人。

謝賢莉在畫室創作

謝賢莉十多歲隨父來澳,當時心想自己只是過客,想不到在此落地生根,晚年重拾畫筆,因藝術廣結善緣,澳門成為她第二個家,見證小城七十年代至今的喧囂繁華。她感慨自己在澳門回歸後才真正習藝,沒有機會透過作品記錄兒時居澳的情懷和變遷,“中式漁村、葡韻風情、中西交融的大街小巷,那時我和兄長見到大排檔,就如發現寶藏,這就是澳門獨有的風味。我的心願是將來創作一個家國情系列,把我心中的情懷畫出來。”謝賢莉口中的“家”從印尼到澳門,心中始終保留對藝術的執著與初衷。拿起畫筆後,她周遊列“國”的足跡越見廣闊,水墨芳蹤遠至歐美,從前她的世界只有家事和街市,如今教授過的學生從三歲到八十,謝賢莉對美的領悟,讓她看見世界之大,也讓她的人生活出“謝式美學”,那就是用墨彩傾注她對美善的信念,活出高潔自信的芳華人生,“我很慶幸自己學會繪畫,現在我可以自豪地告訴父親,我的人生畫出了自己的彩虹,是一幅美麗的作品。”

謝賢莉在葡國寫生

024年出席香港傑出人物大會


作者簡介

留言

留言( 0 人參與, 0 條留言):期待您提供史料和真實故事,共同填補歷史空白!(150字以內)

進階搜尋

關鍵字

    主題

    資料類型

    地點

    時間

    使用說明

    檢視全站索引

    

    會員登入